洛玛岬的升空实验

    在任其想象信马由缰之前,猎户座计划的工程师们意识到他们需要测试核弹推进太空船的概念,以确保它在实际中和理论上一样可行。这要求他们建造一台原型机。很明显他们不能运用原子弹,所以他们依赖传统炸弹开展实验。

    实验在洛玛岬进行,那是与圣迭戈海湾北部边缘相连的一座半岛。猎户座计划的工程师们建造了一个高一米,重三百磅的模型,他们称之为“热棒”。他们建造它以喷射小炸药筒装的一种塑性炸药—C—4炸药,穿过其底部的平板发射。当套上玻璃纤维外壳时,它看起来就像一颗非常宽大的子弹。不装外壳的话,它就像一只海上的浮标一样—一座小塔立在圆形平台上。1959年的整个夏天他们都在鼓捣它,试图让它运作起来,随后在1959年11月14日,他们准备好迎接最后的实验了。

    此计划的爆破专家杰里•阿斯特尔拍下了整个过程。当C—4在装置下方被引爆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然后装置向上腾起。第二发炸药落下,然后“砰”又一次爆炸,装置腾起得更高了。砰、砰、砰。每一次爆炸发生时,热棒看起来都像是要翻倒、坠回到地面一样,但是它却令人难以置信地摇晃着越升越高。六次爆炸将它推到了一百八十五英尺高的地方,随后一顶降落伞撑开,它安然无恙地降落了下来。这是一次完美的测试飞行。这一实验的运作与工程师的预想别无二致。

    据说,当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评审组看到录像时,评审员们都沉默了。很多评审员怀疑过猎户座计划的可行性,然而现在证据就摆在他们面前,证明至少从理论上来说,这一概念是可行的。工程师们信心焕发,开始着手设计全尺寸的太空船。

    也许猎户座太空船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工程师们相信他们可以运用1958年已有的技术建造它。他们知道如何造炸弹,也知道如何建造巨大的建筑结构,如航空母舰。猎户座太空船只是简单地将这两种形式的技术知识结合在了一起。

    但显然,太空船的设计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困难。毕竟,让一米高的模型配合C—4炸药飞起来是一回事儿;建造一艘四千吨的太空船,靠原子弹飞起来完全是另一回事儿。

    第一,减震器的问题。如果在推进板和太空船之间没有减震器,来自核爆的突然的推力会要了船员的命,这样就糟糕了。但是该如何建造减震器,才能承受多次原子弹爆炸而不损坏呢?

    第二,销蚀的问题—钢制推进板的损耗又该怎么办呢?这块板子在解体之前又能承受多少次爆炸的冲击呢?

    第三,具体又该怎样在太空船后侧射出核弹呢?在加速度峰值时,核弹必须每隔半秒就引爆一颗。人们要么通过推进板上的活板门发射核弹,然后祈祷活板门永远别卡住,要么就从推进板侧面抛射核弹,指望核弹别飞向错误的方向。两个选项都不算理想。然而,这些都是工程设计上的问题。猎户座团队确信,时间充足的话,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