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实验

    到了20世纪60年代早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家庭养育实验—数量足以令研究者了解到在人群中间养育一只猿猴,并不会魔法般地将这些动物转变成“人”。然而,这并没有阻止科学家继续想象用养育的办法培养出人性化的猿猴。事实上,最具野心的尝试即将出现。

    它发生在俄克拉荷马州诺曼这个安静的小镇上。位于诺曼的俄克拉荷马大学里,有一位教授比尔•莱蒙,1957年在诺曼买下了一座农场,并慢慢将其转变为一座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他仍然只拥有几只黑猩猩,但他的野心是将他的农场变成世界级的设施,在这里开展最尖端的心理学研究。猿猴语言实验和家养研究是他最核心的兴趣。

    莱蒙认为,此前所有的家养研究的问题都在于缺乏严谨性。它们在猿猴的一生中开始的时间太晚了,又在那些受挫的研究者意识到,照顾一只猿猴比他们预想得要麻烦得多时,便提早结束了实验。但莱蒙认为,如果要开展这类实验,就应该正确地开展。黑猩猩应该在出生时就被带走,完全与其自身的物种分隔开,完全沉浸在人类的养育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太早放弃。有耐心而且完全投入到项目中至关重要。所以,露西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它注定要成为有史以来最人性化的黑猩猩。

    莱蒙找到了两个同事,莫里斯和珍•特默林夫妇,他们的家庭乐于成为收养家庭。莫里斯(以莫里的名字为人所熟知)是俄克拉荷马大学心理系主任。珍是莱蒙的助理。特默林一家立誓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投身于这个项目。一旦找到合适的黑猩猩,他们会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研究对象。

    于是找寻新生黑猩猩的行动开始了。1964年,莱蒙通过熟人得知,佛罗里达州塔彭斯普林斯市的一家小型街边动物园中有一只怀孕的黑猩猩,这家动物园名叫诺埃尔方舟黑猩猩园。他赶忙安排人去领取幼崽。在幼崽出生的那一天,珍飞到塔彭斯普林斯,在那里她发现母猩猩蜷缩在笼子的一个角落里,怀中抱着初生的幼崽,怀疑地看着任何靠得太近的人。珍给母猩猩递了一瓶掺了镇静剂的可口可乐。母猩猩接了过来,小心地闻了闻,然后喝了下去。几分钟后,它睡着了。于是珍爬进笼子,轻手轻脚地把雌性幼崽从它身旁抱了出来。她把幼崽放在一个摇篮车里,乘民航客机把它带回了俄克拉荷马的家中。小猩猩很快被命名为露西,这才刚刚迈出了它变成“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