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核爆
月球表面仍然没有核弹的痕迹。但这给军事计划制定者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他们仍然想要核爆某种新的、引人注目的、令人激动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炸的东西呢?
氢弹的著名制造者爱德华•特勒有一些主意。他曾是核爆月球的热情支持者,但作为代替方案,他建议核爆直布罗陀海峡。他声称,几颗放置在合适位置的氢弹,可以把海峡封住,由此使整个地中海像浴缸一样灌满水。这可能意味着包括威尼斯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会不幸被淹没,但是另一方面它会浇灌撒哈拉沙漠,所以这看起来是一个公平的交易。即使这个建议听起来如此吸引人,却全无下文,但随后特勒想出了一个更好的计划,并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认真地推动了数年之久:核爆阿拉斯加!
从特勒的眼光来看,阿拉斯加与月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它离我们很远,看起来很荒瘠,而且相对而言杳无人迹。他的想法是五或六颗氢弹可以在阿拉斯加西北沿海,靠近汤普森角的地方制造一个人造港湾。这将会是核弹力量的绝好展示。不幸的是,阿拉斯加的居民,尽管人数没多少,却并不喜欢这个念头。他们指出,一个新的港湾没有大用,因为阿拉斯加沿海地带一年里有九个月都会被冰封。特勒并没有让这样的逻辑挡住他的路。他不懂为什么他的批评者们不明白,不管这个主意有没有用,瞬间出现的港湾将极为引人注目。从1958到1962年的四年间,他一直与批评者们争论,想要制造出他的核爆港湾,然而批评者们最终成功地让这个想法沉寂了下去。
在将直布罗陀海峡和阿拉斯加排除在外之后,美国国防部最终想到了一个目标。他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天空,开始思索核爆太空本身这一想法—说得再具体点,是太空中被称为“范•艾伦带”的区域。
范•艾伦带是幻影一样的辐射带,围绕着地球存在,由太阳风投下的电子和质子带组成,延伸数千英里,受地球磁场的影响而处于现在的位置。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在1958年初,通过分析美国第一颗成功发射的卫星探索者一号上的盖革计数器的数据,发现了它们的存在,这一区域由此而得名。当他公布这一发现时,一些出版物为了想出比喻来描述它们而绞尽了脑汁。例如,《科学通讯》将这些辐射带形容为“太空甜甜圈”,因为在作者的想象中,它们就像巨大的甜甜圈状的辐射带,包围着地球。
虽然“核爆太空甜甜圈”听起来没有“核爆月球”那样的震撼,但是从美国军方的角度来看,范•艾伦带作为目标,较月球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它们更容易被炸到;其次,虽然从地球上看月球焰火效果可能会令人失望,但范•艾伦带的核爆可以制造无与伦比的光影大秀。高能粒子将会倾泻下来,落在地球大气层上,制造生动的极光般的效果,绵延数千英里。所以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同时,美国国防部猜测爆炸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军事用途。希腊人尼古拉斯•克里斯托菲洛斯是一名电梯修理工转变成的核物理学家,他预测爆炸将会围绕地球制造人造辐射带,这不仅会干扰通信系统,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屏障,毁掉任何穿过它的导弹上的电子设备,这能够使洲际弹道导弹成为历史。克里斯托菲洛斯想象通过每年在太空中引爆数千颗核弹,来制造一个永久性的保护罩。
以太空为中心制造导弹屏障的想法促使美国国防部决定,实验性地在范•艾伦带引爆一颗核弹。有军官在范•艾伦公开宣布发现辐射带之后的第二天找到了他,看他是否愿意合作,计划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同意了。历史学家詹姆斯•弗莱明曾写道,这显然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一位科学家“刚发现某个东西,即刻就决定把它炸掉”。
1958年8月和9月,一系列先期的、使用一千吨级核弹的绝密实验,在南大西洋实施。正如克里斯托菲洛斯所料,爆炸制造了人造的辐射带,将地面包裹起来,造成了大范围的无线电和雷达干扰,但是这些收效较小的核弹不过是完整规模实验的热身而已,军方计划于1962年夏季在太平洋进行一百四十万吨级的氢弹实验。
美国军方并不打算将1962年的实验当成秘密。核弹的效果太过于明显,也成不了秘密。事实上,这将在太平洋的上空造成可见的变化,成为历史上被最多人见证的实验。预见这将带来一场夺目光影秀的媒体给它取了个外号叫“彩虹核弹”。
然而,全球的科学家发出了警告。剑桥的马丁•赖尔博士担心这样大规模的爆炸可能会永久性地扭曲范•艾伦带,或者令它们完全消失,而后果无人知晓;宇宙射线可能穿过大气层倾泻而下,毁灭地球上广阔的区域,这可能会引发全球灾难;抗议者在全球各个城市的美国使馆外示威游行;九十岁高龄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形容这一实验计划为“一种荒唐的轻率行为,以及对所有心存理智的人和国家的蓄意侮辱”。
为了平息这些恐惧,美国国防部发表了一篇新闻稿,向每个人保证他们已经对情况做了分析,没有发现任何需要担心的事,而且确信范•艾伦带“几天或者几周内”会恢复正常。
人们做了详尽的准备工作。位于夏威夷以西八百英里的约翰斯顿岛被选作了发射的地点。美国海军将电子设备运送到整个太平洋各处偏远的岛屿上,来记录核爆的效果。在夏威夷,随着发射日期的邻近,酒店的管理者宣传着酒店房顶即将举行的彩虹核弹主题派对。
1962年7月8日晚上十一点前的几分钟里,一颗雷神导弹携带着核弹升上了天空。这次升空的核弹代号为海星一号。在海拔二百四十八英里的高度,核弹爆炸了。
巨量高能粒子向四面八方飞出。在夏威夷,人们首先看见夺目的白色闪光穿透云层。没有声音,只有光亮。随后,随着粒子落入大气层,出现了一条条绿色和红色的光带。《生命》杂志记者托马斯•汤普森报道称:“蓝黑色的热带夜空突然间变成了明亮的柠檬绿色。比正午还要明亮。绿色变成了粉红色,最终变成了可怕的血红色。就好像谁倒了一桶血水在天空中一样。”人造的极光持续了七分钟后渐渐消逝。
天空中的光亮并非实验带来的最奇怪的效果。一阵电磁脉冲的能量在整个夏威夷电网中传开。输电线的保险丝被烧断,防盗警报器蜂鸣声大作,车库大门神秘地自动开了又关,电话线断了,电视和广播出了故障,岛上数百盏街灯同时熄灭。
美国军方终于如愿引爆了引人注目的核弹,但是他们从整个过程中学到了重要的一课:氢弹和卫星不能“混搭”。当时有二十一颗卫星正在轨道上运转,电磁脉冲严重损坏了其中的七颗。受损列表中包括世界上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电星一号,事出意外,其发射时机安排得很糟,由AT&T公司在海星一号升空之后的那天发射,使这颗卫星直接冲进了由爆炸制造的辐射云中。爆炸同时令地球磁场产生了暂时性的倾斜。在三十分钟里,夏威夷的磁场移动了三分之一度。尽管美国国防部做出了相反的保证,但范•艾伦带许多区域的辐射水平却直到很多年之后才回归正常状态。
美国政府意识到他们必须在测试太空核弹爆炸,与发展卫星技术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他们选择了卫星,第二年他们与苏联签订了《部分禁试条约》,禁止一切在大气层、水下和外层空间进行的核武器实验。其结果是,全世界再也没有见过氢弹在太空中爆炸所带来的古怪的亮光。如果我们真的再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全球的经济很可能会崩溃,因为爆炸会毁坏数百颗现在正围绕着我们运转的卫星,它们在向我们提供诸如电视、导航以及气象预报在内的重要服务。
军事战略家时不时地警告道:如果任何流氓国家或者恐怖组织想要发表声明,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太空发射核弹。它不会杀死任何人,却会通过毁坏卫星,使整个世界陷入混乱。不幸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形,却没有什么防御手段,因为强化所有的卫星抵挡核爆的攻击,开销将太过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