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鸡笼

    在波焦利之后,人们对通电刺激孩子成长的兴趣沉寂了四十年。随后,1912年,这一想法出现了复苏。时间处于被历史学家称为“电气化的黄金时代”的顶峰—在这一时期,电成了产业经济的驱动力。

    输电线布满了全国各地的乡村,城市的街道突然间被电灯照亮,工厂里电动机发出嗡嗡的声音。公众欣然接受了电,成为一切现代、崭新和充满活力事物的标志。其潜力看似无限,又必然有益。医师们顺应潮流,承诺用电治愈从秃顶、疲乏到阳痿等各种病症。鉴于对电的热情如此高涨,人们似乎很自然地想知道其积极作用是否也对小孩有效。至少,对于英国的研究者托马斯•索恩•贝克而言,这种疑问再自然不过了。

    贝克是一名年轻的英国电学专家。他迫切地想出人头地。1907年,他的职业生涯有了第一次突破,《每日镜报》聘用他帮助开发一种技术,通过电话线传送照片。他造了一台被他称为“电解电话传真机”的机器。大约可以在十分钟内传输一张图片—虽然图片颗粒感明显,但还是可以识别出来的。这是原始版本的传真机。然而,他的发明并非这一类别中唯一的发明—研究者们自19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在做电传输方面的实验—而《每日镜报》很快又认定他的电话传真机运行成本太高,不会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与此同时,贝克的头脑充满了其他的念头。他发明了一种电锁,听到特定的乐音可以开启。他想象把它卖给小教堂,这样教堂每次响起《婚礼进行曲》的音乐时,门就可以自动打开。随后他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高频电流上,这一现象因聪明过人的古怪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而闻名。

    特斯拉在19世纪80年代,通过发明很多支持交流电传输的技术,而积累了一笔财富—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那时他在为威斯汀豪斯工作。用这笔钱,他在纽约开了一间实验室,19世纪90年代,他在那里开发出了新的电气技术,包括一台振荡变压器,又称“特斯拉线圈”,使他能够加大电信号,从而达到更高阶的频率和电压。

    特斯拉发现,这些高频电流,展现出了一些不同寻常和引人注目的效果。比如说,他的线圈可以穿过房间放出高压电弧,同时还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使充有气体的管子在不连接任何电线的情况下发出明亮的光。

    正是特斯拉的这些电磁场引起了贝克的兴趣—人站在这样的电磁场中什么也感受不到。事实上,这种能量似乎对活体组织并无任何作用,但贝克怀疑这不可能是真的。充满空间的电磁场肯定会有某种作用。他提出被不可见的电波“冲刷”可能会有积极的作用—就像阳光能给人健康一样。他决定进一步探索这一现象,希望找到一种方法靠它赚钱。

    关于这一发现,食品业成了他最大的客户。贝克用桃子和卡芒贝尔奶酪 进行了高频实验。他将桃子和奶酪放在电磁场中,两者似乎都熟得更快了。受到鼓舞的贝克很快把目标转移到了更大、更有赚头的有机体上:鸡。在他家的后院,贝克建造了一个通电鸡笼,大到足以容下十二只鸡。这些鸡就趴在一些绝缘电线上。每天,贝克花一个小时给这些电线接上五千伏电压。《科学美国人》驻英国的记者拜访了贝克,检视了通电鸡笼。出于好奇,记者伸手触碰了其中一只鸡。一个电火花从鸡喙打到了记者手上。这使从来没有被一只鸡电击过的记者吓了一跳,但奇怪的是,这些鸡看起来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贝克告诉他,实际上这些鸡挺喜欢电流的,每次它们听到电流打开时“嗞嗞嗞嗞”的声音,就会竖起脑袋,偏向一侧,好像在聆听一样,随后它们会急切地跳到电线上站着。

    贝克的报告说,这项给鸡通电的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很快,这些鸡的体重比未通电鸡笼里的鸡重了13%。只不过,通电鸡笼中的鸡看起来的确有些行动迟缓—可能是被电晕的关系—但贝克觉得这是件好事。这意味着它们吃得更少,而且更容易管理。因此他成功地说服了浦耳 的一位禽农兰道夫•米奇先生,允许贝克在他的农场开展一次全面的实验。他用绝缘电线缠绕住整个鸡舍,包围住那里养的三千多只鸡。很快,他夸口说那里的鸡用一半的时间就比原来长大了50%。

    尽管成果显著,但一向谨慎的禽农们并没有急于给他们的鸡笼通电—只不过有一则报道称,一位生活在布鲁克林的牙科医生鲁道夫•C.林诺,听到这个结果后格外激动,放弃了自己的牙医事业,进入了用电养鸡的行当。然而,贝克没有停下脚步,他转向了更大而且更具野心的实验对象:儿童。他推论说,在鸡身上见效的实验,在儿童的身上应当同样有效。他的计划当然不是把孩子变胖拿去卖,而是找出一种方法治疗体重过轻的孩子,再把他们置于有益健康的电能之中。他甚至还想到,如果自己找到治疗身材矮小的方法,或许会获得大笔的资金收益。

    贝克在位于伦敦的实验室里,建成了一个通电的笼子,笼子会通上数千伏的高频电流。一位《伦敦镜报》的记者采访了贝克,描述了电线蜿蜒穿过实验室地面,一个巨大的线圈噼啪放出蓝色的电火花,以及电设备释放出“一种神秘和未知力量的气息”等情形。在这个嗡嗡作响的电磁环境的中心—通电的笼子里—贝克放进了他五岁大的女儿,伊冯娜。一张附在《伦敦镜报》文章里的照片显示,她坐在这个吓人的装置中间。笼子很像法庭上关押暴力罪犯的囚笼,而伊冯娜穿着带褶边的白裙子,看起来天真无邪。她脸上带着微笑,仿佛觉得整个体验如同一场有趣的游戏一样。

    不幸的是,我们不知道贝克得到了何种结果—伊冯娜是否长了高个儿,或者发展出了显著的思维能力—因为贝克从未发表任何关于这一实验进展的文章。最有可能的是,在意识到自己被抢了风头之后,他放弃了这一实验。

    因为在1912年夏季的这段时间里,媒体报道了一个与之相似,但更为复杂的研究,该研究由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万特•阿伦尼乌斯在一间瑞典的教室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