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体位
缺失的雌性灵长类动物的高潮问题一经提出,就无法被忽视了。它到哪儿去了?它存在吗?乍一看,这些问题可能有些荒唐。毕竟,为什么雌性灵长类动物不能像人类女性那样有高潮呢?雌性灵长类动物是有阴蒂的,这是产生性刺激的专门器官。既然有阴蒂,那么雌性有高潮不是很正常的事吗?然而灵长类动物学家没有准备好做出如此大胆的跨越。科学前进的脚步是缓慢而谨慎的。科学家在得出结论前犹豫了,尤其面对的是雌性高潮这样爆炸性的主题。事实上,仍然没有确凿的第一手证据,可以证明雌性高潮确实存在。
还有一个需要小心的原因。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雌性高潮一直有点儿令人困惑。它服务于什么目的?不像雄性的高潮,雌性高潮对繁殖来说并非必须。所以,并不能排除雌性高潮从未在猿和猴子中进化出来这种可能性。
1951年,耶鲁心理学家弗兰克•比奇和克莱伦•福特合写了《性行为模式》一书,这是针对整个动物界的性行为进行的百科全书式的研究。在书中,他们直接讨论了关于雌性灵长类动物高潮的问题,这在科学文献中还是第一次。
比奇和福特首先总结了已有的,关于灵长类动物性行为的知识:“接受性的雌性灵长类动物,看起来更加沉溺于一次接一次的性交中。它们几乎没有表现出,在短暂的筋疲力尽之下,爆炸式地释放累积兴奋的样子。”随后比奇和福特回顾了灵长类动物研究,来查明有没有谁看到过类似雌性高潮的场面。最后他们只找到了一个微弱的证据:1940年,当克拉伦斯•雷•卡朋特在圣地亚哥岛上观察一群野生猴子时,注意到了在交配行为接近尾声时,雌性猕猴会经常向后伸手抓住它们的伴侣。他把这个称为抓握反射。也许这正是难见踪影的高潮的证据。
然而比奇和福特并不能肯定这一点。他们承认,雌性灵长类动物似乎具有高潮必备的生物学基础,但是灵长类动物交配的姿势说明:即使阴蒂管用,也几乎没有被刺激到。这是因为灵长类动物习惯在交配时采取从背后进入的方式,而20世纪50年代的性研究者认为,这个体位不足以制造雌性高潮。两名研究者提出:“当交配通过背后进入的方式完成时,阴蒂的刺激极少或缺乏。”因此,他们得出结论,“灵长类动物交配的方法,使它们失去了获得性刺激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来源。”
比奇和福特做出了他们最终的决断:“在雌性猿或猴子中,高潮很罕见或不存在。”这句话带着科学式权威的沉重分量。但谁又能与高潮争论呢?两位研究者已经在灵长类动物中寻找过雌性高潮,给了它们展现自己的各种机会,在那之后才否认了高潮的存在,仿佛高潮在生物学上等同于超自然事件一样。这种现象无法被观察到,因此高潮不存在。而且那些对其存在的传言不足以使雌性灵长类动物高潮得到正式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