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黑猩猩的武装战斗技巧
在科特朗茨观察黑猩猩时,他经常会惊讶于黑猩猩看起来那么像人类。但是真正令他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黑猩猩没有更像人类一些?为什么,当人类和黑猩猩的血统在五百到八百万年前分开时,黑猩猩没有走一条近似人类的进化路径?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开始建造城市和帝国时,它们的祖先却仍然继续在丛林中寻找水果?最终科特朗茨想出了一个答案—“去人类化假说”。
科特朗茨提出的是一种基于地理的理论。他提出人类是在开阔的非洲大草原上进化的。这一环境有利于双腿直立行走,以越过高草观察周围,同时因为缺乏现成的水果,也有利于攻击性的猎食行为的发展以及武器的使用。然而黑猩猩在丛林中进化,在那里,素食的生活方式更合理,使用武器也不太实际,因为挥舞棍棒或者抛出长矛很难避免打到树上。
科特朗茨想象数百万年前的某一刻,现代黑猩猩和现代人类的祖先可能曾经一起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就在那时候,那些原始的黑猩猩还有很多类人的特点,如今仍然可以在它们的后代身上看到。然而—这是他的假说的关键部分—当早期人类学会使用长矛,他们把黑猩猩赶回了丛林中。困在那里的黑猩猩便失去了它们在非洲大草原上学到的技能。“在丛林中,”科特朗茨写道,“那些猿猴行为中类人的元素在很大程度上逐渐消失了。”黑猩猩就这样“去人类化”了。
这是个有趣的观点,但科特朗茨需要一种方法来证明它。他推测如果自己是对的,那么森林和草原上的黑猩猩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战斗。两者都应该本能地学会使用武器,但是草原黑猩猩会重新学到它们古代祖先的技巧,应该会比森林中生活的同类更善于使用武器。可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观察到黑猩猩战斗的行为?得想出什么办法挑起它们战斗。科特朗茨就如何做到这件事思考了好久,随后,在灵感乍现的一瞬间,他想到了解决方法—用上一只填充豹子!
科特朗茨想象的实验,是让黑猩猩面对一只真实大小的,豹子的电子模型,双爪间抓着一只黑猩猩幼崽的玩偶。由于豹子是黑猩猩最主要的天敌,他希望看到一只豹子激起它们战斗的本能。这种概念非常有创意,但它同时也很有意思地适当展现了科特朗茨的个性。远离了荷兰学术界的辩论和争吵,他现在又计划着在他身边的这群新的灵长类动物中挑起战斗了。
科特朗茨从黑豹雪茄公司得到了他们捐赠的一只大个儿的豹子填充玩具,并把它运到了刚果。随后,他把这只豹子玩具放到了一块空地的边缘,就在黑猩猩群觅食时经常会经过的一条小道边。模型被放在一个滑车上,这样,当黑猩猩接近时,就可以快速把它拉出草丛。它体内安装的一台雨刮器电机也可以带动它的头和尾巴,让它看起来更像活的。虽然它就像某种在迪士尼乐园的经典项目丛林探险中会遇到的东西一样,但是它的逼真程度已足以蒙骗黑猩猩了。科特朗茨藏在空地上方四十英尺的一座树屋里,操纵着这只豹子。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一位摄影师,他将会把整个场面录进胶卷。
两个人等待着。终于,一群黑猩猩逛进了空地。科特朗茨拽动绳子,豹子模型从藏身之处滑了出来。他描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
首先有一阵死寂。接着一切都炸开了锅,现场一片沸沸扬扬的呐喊和号叫声,大多数猿猴走上前开始攻击豹子……有些攻击者是徒手的,其他一些攻击者在跑向豹子时或者经过豹子身边之后折断了小树,攻击时挥舞着大树枝或折断的树干,还有的将这样原始的武器向着敌人的大致方向丢去。它们双手砸地或双脚跺地,它们对树干拳打脚踢,拿柔软的仍然连着根的树,当成鞭子,从很近的地方打向它们的敌人。它们还爬到树上,剧烈地摇晃树,以至于有一次它们折断了一棵六米高的番木瓜树,和上面的猿猴一起摔落到了地面上。
科特朗茨后来夸口说这个场面是他“在动物行为领域所见过的最大型的表演”。黑猩猩群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尖叫着跑来跑去,然后才发现豹子不是真的。一经发现,它们小心地戳它,闻它的气味。其中一只在它面前坐了下来,不屑一顾地背朝着这只奇怪的“动物”吃了一根香蕉。最终,黑猩猩群对这只没有反应的豹子失去了兴趣,逛回了丛林。它们途中又回来了一次,确保这只“动物”仍是死的,随后终于离开了此地。
尽管这些尖叫和戏剧性的场面很惊人,但重要的一点是黑猩猩如何使用武器。科特朗茨观察到它们肯定是挥舞树枝、树杈了,但正如他此前预料到的,它们使用武器时极为笨拙,所投出的树枝没有一根是打中豹子的。科特朗茨又完成了五次针对丛林黑猩猩的实验,总是得到相似的结果。
下一步是用草原黑猩猩重复这一实验。
这些草原黑猩猩更加难觅踪影,因为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类,常常把这些猿猴赶回到丛林中(同样,这正如去人类化假说预见到的一样)。但1967年,科特朗茨找到了一群野生草原黑猩猩。它们生活在几内亚的一片区域,当地人的宗教禁止猎杀它们。他安排进行了一次远征,来重复这一实验。
这次的实验结果与上一次实验结果的区别极为明显。正如丛林黑猩猩,草原猿猴一看到这只假豹子,立刻捡起树枝,当作武器挥舞起来,但是它们接下来所做的展现出了更高的技能和组织能力。它们围绕豹子组成了一个半圆形,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轮流攻击它,向它丢树枝—投得极准。科特朗茨事后根据现场的录像进行了计算,估计它们投掷武器的速度超过了六十英里每小时。最终一只草原猿猴冲向前,抓住了豹子的尾巴,把它拖进了草丛,使它的头掉了下来。整群草原猿猴都恐惧地盯着没有了身体的脑袋,随后它们开始狂暴地揍它。当太阳开始落山时,它们才平静下来,溜进了黑暗之中。
科特朗茨觉得这一实验很明确地肯定了他的去人类化假说。丛林和草原黑猩猩显然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武器运用能力。在那一年的十一月,他得意扬扬地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场会议中播放了实验的录像。参会者无言地观看着狂怒的猿猴将填充豹子摔打得七零八落。这之前从未有人看到过类似的东西。这段录像在全球成了头条。
然而,对科特朗茨来说不幸的是,人们随后并没有接受他的假说。对立学者承认他的理论很有趣,录像非常激烈刺激,但他们质疑黑猩猩类人的特点是否无法用其他方式解释。
当然这些特点也可以在丛林中进化出来。而且一只填充豹子到底又能说明什么呢?黑猩猩会用同样的方式攻击一只真正的豹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