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月球的狂热

    尽管彩虹核弹在天空中制造了壮观的光影秀,核爆月球的热情支持者却并不满意。毕竟,这颗核弹距离月球超过23.5万英里。其结果是,自那以后,将携带核武器的设备送到我们的太空邻居那里的想法一直深藏在集体潜意识之中,就像没有搔到的痒处一样,这种对核爆月球的强烈热情,时不时浮出水面。

    1990年秋天,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数学教授亚历山大•阿维安向他的班级分发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提出了核爆月球的好处,并宣称:月球的重力造成地轴倾斜二十三度,这样的结果是,太阳对地表不均匀地加热。如果没有月球,地球的天气将极大地优化,进入到“永恒春天”的新纪元。而且,他还建议道:这可以通过使用核武器,对月球进行一次“受控的完全销毁”而实现。

    他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想把它当成一个煽动性的思想实验,以鼓励学生们思考关于行星重构的大问题。但是他班上一名年轻的女学生在《爱荷华州日报》中写到了他的想法,这一想法又传进了媒体网络,激发了全球媒体的狂热。最后,阿维安的核爆月球计划,在全球的报纸上出现了。一家德国电视台派出一队人马去采访他,一份英国小报的头版头条上写着“科学家们计划炸掉月球”,《华尔街日报》写下了一篇长文章分析这一建议。显然这一想法在公众之中产生了共鸣。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徒劳地抗议了这一想法。他们指出:虽然地轴确实有偏斜,但其形成却不大可能是由于月球的重力,更可能的原因是两极地区累积的冰雪。而且,任何毁掉月球的尝试,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大块月球碎块落到地球上,会产生灭绝人类的潜在危险。环境保护组织同时还担忧地提出,毁掉月球可能会破坏南太平洋矶沙蚕的交配周期,因为这些脆弱的生物只在满月时才从地下爬出来繁殖后代。

    2002年,核爆月球的狂热又浮现了,互联网上一个网站“imao.us”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把核爆月球当成实现世界和平的有效手段,使得这一想法再度流行起来。

    其主要的论点是,如果美国开始向月球投核弹,全球其他地区将会因此被惊吓得顺服于美国:“所有其他国家会大喊,‘我的……他们在核爆月球!美国疯了!我最好在他们以为我不喜欢他们之前去吃麦当劳。’”

    直到今天,“imao.us”的“核爆月球”文章仍然热门。

    核爆月球的热情支持者们,终于在2009年得到了小小的满足。美国宇航局宣布,他们不仅打算用LCROSS(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撞击月球,而且将会通过电视转播这一事件。这是为了确定月球坑深处,是否藏有小块冰冻水而做的部分工作。在抵达月球时,卫星将会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会撞进月球南极的一个坑中,这有望腾起巨大的尘埃云。美国宇航局提出升起的碎屑烟云将能从地球上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第二部分将会紧随其后,飞过尘埃云,收集并分析样本,然后也撞上月球地表。从本质上说,这是伊瑞克和盖莫1957年提出的奶牛计划的无核版本。

    在撞击当晚,由于受此计划的吸引,位于硅谷的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外,聚集了一大群人。户外立起了的巨大屏幕上,播放着之前收集样本的火箭传输的实时画面。同样的画面也会在美国宇航局的电视频道中播出。随着月球崎岖的表面进入视野,人群屏息凝神地等待着,宇航局的播报员也开始为撞击倒计时。撞击的时刻到来了,所有目光都锁定在屏幕上然而什么也没发生。摄像机上看不到碎屑烟云,从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也观察不到任何东西。美国宇航局事后坚称火箭确实按计划撞击了月球,但他们解释说,烟云无法在可见光范围内看到。这一次,核爆月球的热情支持者们又一次扫兴而归。

    目前(所幸的是),人们能看到月球核爆的可能性不大。但谁知道呢?

    也许某个傍晚你坐在户外欣赏夜景,凝视着宁静的月亮,突然间看到月球表面亮过一道奇怪的闪光。这一刻,复述《人猿星球》片尾查尔顿•赫斯顿所扮演角色的台词将十分应景:“我们终于做到了!你们这些疯子!你们把它给炸了!该死的!你们都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