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高层管理 任务、组织、战略
高层管理是进行指挥、确定视野、制定标准的机构。因此,它有着特殊的任务,要求有自己的组织。它作为高层管理,在规模和复杂性、多样性和多角经营、发展、变革和创新等方面,面临着组织结构和战略上的各种特殊挑战。
第四十九章 乔治·西门士和德意志银行
高层管理,是身分还是职能乔治·西门士和通用银行高层管理的任务高层管理的班子秘书处三点教训
高层管理是客现存在的现实。但它的实质是否就是权力呢?高层管理是否就是老板的另一用语呢?是否存在着一种特别的高层管理的职能呢?如果存在着,这种特别的职能是什么并应该如何地加以组织呢?
探讨管理理论的书籍般都没有提到高层管理的职能和结构。但在管理的实践中,这却是最早被系统地研究处理的一个领域远远早于弗雷德里克·泰罗研究处理工作的组织和亨利·法约尔在其职能制结构中制定最早的系统的组织设计。作为一种职能和一种结构的高层管理是乔治·西门士(Georg Siemens l839 1901)于1870年到1880年期间在德国开发的。当时他设计并建立了德意志银行,并在不多几年中使之成为欧洲大陆领先的和最有活力的一个金融机构(关于西门士,参看第一章和第二十九章)。
管理书籍经常提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横贯大陆的铁路的出现,第一次造成了对管理的需要,并使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些书籍知没有提到而且其作者通常也不知道与此同时,在欧洲大陆上出现一种通用银行的机构。这种通用银行虽然同铁路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提出了一个对巨大而在地区上分散的组织进行管理的问题。铁路的问题是运行的组织和协调,通用银行的问题则是高层管理的组织和协调。
通用银行是从法国的事业银行(banque d affaires)即企业家银行发展出来的。所谓事业银行,按照从萨伊到圣西门的法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学说,其目的在于通过经济的资本资源引向未来的发展的生产性产业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佩雷尔(Pereire)兄弟公司于1850年在巴黎创立的第一家事业银行,莫比利信贷银行证实了这一理论。[1]但作为银行,它却失败了。当其工业投资的条件成熟时,它却没有存款基础和商业性银行业务来支持自己,因而不得投入于发展中的事业和热门证券,即进行投机而不是促进工业发展。
莱茵河对岸的德国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刚开始出现经济发展的形势,注意到了这一教训。德国人着手建立工业发展银行(即事业银行),但同时如同较早的美国商业银行那样,这种银行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存款基础和商业性的银行业务因而被称为通用银行。
当时在德国开始建立的许多这样的银行中,德意志银行的名称最为自命不见。事实上,当德意志银行于1870年建立时,德意志国家还不存在。裨斯麦统一德国的事发生在一年以后。但是,尽管德意志银行的名称最响亮,并决心成为欧洲第一家真正的全国性银行,但它却是新建立的德国银行企业中最小的、资金最少的、基础最不牢固一家银行。其前途是如此的渺茫,以致没有一个有经验的银行家愿意来担任其首脑。银行的创立者不得不要求乔治·西门士这位年刚三十并不为人所知,而且毫无银行和工商业经验的政府律师来领导这家银行。
西门士在十年之间把德意志银行建设成为德国领先的金融机构。又过了五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德意志银行成为欧洲大陆信贷机构中的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