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问题
多国公司不同于任何其它企业的地方在于它既面对着内部的多样性,又面对着外部的多样性。它必须在它自己的管理组织中建立起统一性,又必须公正对待其内部各种不同的人们、不同国籍和工作的人。它一方面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企业,以便在一个共同的世界市场中使得各种要素成本和要素优势能够最优化,另一方面又要在各个独立的国家主权之中和平共处或至少不要经常冲突。
前面提到的制药公司必须有一个整个公司的战略。但是,它所属的八十多个国家的子公司中的每一家子公司、制药厂、中间产品制造厂以及研究室也都需要一个战略。其中的每一个都必须作为一个自治性企业来进行管理,有它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优先顺序和计划、自己的盈亏责任。
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单位中没有一个真正是自主的,而都是互相依存的。例如,拉丁美洲某个国家的子公司接到该国卫生部的一项建议,保证在五年内大量购买菜种药品,条件是要打百分之二十五的折扣。是否接受这项建议,似乎完全是该子公司的事。但是,在价格上做出这样的让步,就可能引起其它拉丁美洲国家提出同样的降价要求,但并没有五年购药的保证。又如,由于外部顾客即其它制药商对该公司某个中间产品制造厂的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提出了是否扩大其生产设备的问题。这似乎完全是该中间产品制造厂的事。但跟着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公司的制药厂是否有优先订货的权利,或者新的外部顾客有优先订货的权利,或至少是平等的权利。如果采取第一种办法,该公司事实上是以中间产品制造厂的次优化为代价而求得本公司制药厂的最优化;如果采取第二种办法,公司事实上决定了本公司的中间产品制造厂较制药厂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些都是战略性的决策。这些决策都具有长期的影响而且常常具有无法逆转的影响。这些决策不能由高高在上的人单独做出,而必须具有当地的知识才能做出。但它们也不能只由当地的人做出,因为它们涉及整个公司,所以必须由高层来做出。一项多国公司的战略,如果只考虑到整个公司,那是注定要失败的。这项战略如果不能具体化为各个市场的具体战略,就不能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把一顶多国公司战略分散化,即把每个单位和每个市场看成是一个自主企业的战略,也是会失败的。而且,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看,都无法预先指出,到底是从整个公司出发来制定战略还是从各个市场出发来制定战略更适合于某种具体情况。
那个大型商业银行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其长处事实上也正是它作为多国公司的存在理由正在于它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提供金融服务。其长处还在于它能提供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即它能满足一位顾客的各种金融需求:不论是短期资金或长期贷款,甚至是资本投资;不论是美元、马克或日元。而这就要求有一个把重点放在某一主要顾客(如某些大国际公司)的各种需要上的战略。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如大航空公司)的银行分行中负责的人,都必须把整个银行看成是一个企业、一个统一的资源、一个资金的汇集地、一个服务的汇集地。另一方面,银行在某一具体市场中的经理又必须有一个本身业务的战略。例如,日本分行的经理就必须仔细考虑一下,有哪些公司可能成为银行的顾客,以及它们需要银行一些什么服务。他必须能够动员本银行在世界各地的资源来满足本市场的需要,同时又必须建立纯粹地区性的业务。因为,今日的多国性顾客正是得到满足的昨日的地区性顾客。所以,单只有一个全球性的、整个银行的战略或单只有一个地区性的战略,都是不够的,而必须两者兼而有之而且永远不能事先就指出这两者中哪一个占先,哪一个在某项具体业务中占统治地位。
迄今为止,很少有多国公司仔细考虑过企业战略。尤尼莱佛公司可能是一个例外。该公司多年来系统地制定了整个尤尼莱佛集团的计划,以及其中各个主要产品线(如食用油和人造黄油这样的食用脂肪、肥皂和去污粉或鱼类)和各个国家分公司的计划。另一个例子是菲亚特公司有意识地制定了一种政策,在东欧各国鼓励建立由当地政府拥有而由菲亚特公司建造的汽车制造厂。另一个较近的但迄今尚未真正经过试验的例子是荷兰的菲利浦公司。它在各个主要产品集团(共有十六个)和它有业务的每一个国家都制定了企业战略。就我所知,还没有任何美国公司做过类似于上述的任何事情。
但是,每一个多国公司都面对着复杂的企业战略问题,这是因为它必须把整个公司统一起来,又必须照顾到每一类主要产品和每一主要市场的具体情况。这意味着多国公司在其本身结构之中就包含着复杂性。它是多文化的、多国的、多市场的、多种管理的。
除此以外,业务的多角化更使得公司难于管理。
成功的多国公司事实上都是单一市场或单一技术的公司。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只有一种产品。制药公司只有医师一种顾客。多国商业银行只有金融业务一种技术。索尼公司是日本的公司中最为多国化的,其销售额和利润的几乎一半都来自日本以外。但它的业务却集中于家用电子产品,而且只限于其相当小的一个范围。又如设于秘鲁利马的多国投资银行阿德拉投资公司,其业务集中于拉丁美洲。又如各种多国性企业服务机构,如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公司、广告公司。它们甚至比多国性企业发展得更快。这些多国性企业服务机构当然也高度集中于它们所制造和所出售的项目。
一个多国公司如果在业务上没有这种基本的统一性,就会陷于四分五裂,管理人员就会无法互相了解,即使有翻译人员也无济于事。于是公司很快就会退化成为一个官僚机构,层次愈来愈多,而真正的指挥和控制却愈来愈少。在多国公司中,多角化的诱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显得多么有利,都应坚决予以抵制。多国性的多角化大企业是令人厌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