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世界市场

多国公司大量涌现的真正原因比美国的经济实力或贸易保护主义都要重要得多。那就是出现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市场,即不受民族、文化甚至思想意识等界限的限制或规定,而是超越于它们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甚至已不是国际市场,而是日益成为无国界的市场,以世界性的共同需求和共同期望为基础。

任何市场都是由需求来规定的。正是需求创造出供给。正是需求事实上决定着什么是供给,决定着造成市场的各种机会、需要和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期的伟大而没有前例的事件是,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随着其收入的增加,特别是信息的增加,发展出了同样的或类似的需求模式。这是未所预料的。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们知道的是,如果欧洲各国和日本即使能恢复经济的话,也会发展出一些不同的需求模式。那时,没有人怀疑,一个恢复了经济的法国,在胃口和需求上肯定会完全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日本、不同于苏联、不同于德国,也许甚至不同于邻近的比利时。这种肯定性是以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的经验为依据的。也正是这种肯定性,使得戴高乐和赫鲁晓夫这样不同的人都认为共同需求即一个真正的世界市场的出现是反常的,表明存在着某种阴谋。

现在我们已知道,所有五十年代关于欧洲的可口可乐化都是无稽之谈。不是欧洲美国化了,而是大众市场,即社会学家所谓的工业以后时期的市场首先在美国出现并被大家看到了。但是,当类似于美国的这些条件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出现时,全世界的需求模式都变得相同了。而这些条件也不过是收入高一些、流动性大一些、信息的范围宽一些。

这不一定意味着同样的商品和服务都有着相同的世界性市场,或在某一地区销售的东西会在另一地区畅销。

有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说的是一家经营加工食品的大型多国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脱水汤而失败的事。在欧洲,这种汤是该公司获得成功的一大支柱,在群众中日益流行而且发展迅速。当这种汤投入美国市场时,却遭到了失败。对于欧洲的家庭主妇来讲,这种汤是极为方便的,而对于美国的家庭主妇来说,它却毫不方便。脱水食品比起罐头食品来重量轻得多,但这对于乘汽车外出采购物品的妇女来讲,并没有什么意义。脱水食物的体积较小这一点,对于厨房面积宽敞的美国主妇来讲也并没有什么吸引力。而这种脱水扬调制起来却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调制以后不能长期保存,有腐坏的危险,这使得它虽然较轻和体积较小,却反而不如罐头汤方便。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是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所有的其它地方,家庭主妇都希望方便,而且愿意为之而付出代价。

世界经济中出现的需求模式并不是经济学家所预期的需求模式。顾客再一次证明,他们比那些专家更了解自己需要些什么。

一种大量的需求是,人们要求有些机动性以及有些动力即要求能获得汽车所提供的满足。这种满足,以前除了极少数非常有钱、非常有力的人以外是无法实现的。另一个普遍的要求是要有些卫生保健,使得一个小孩能有相当的机会长大成人,维持合理的健康水平并不受疾病伤残的威胁。还要求有受教育的机会;要求能接触广阔的世界,即通过新闻媒介、电影、无线电、电视机使得广大群众能了解世界。千百年来,群众的知识、视野、眼界被束缚于他们周围的山谷和小镇中。在其中,每一个人都了解其他每一个人,而且每一个人都过着相同的生活。人们还要求有些小的奢侈,即事实上表明个人已脱离开贫困的束缚的一些东西,如口红、棒糖、饮料和芭蕾舞鞋。

这些已成为全世界性的需求。它们不是以丰裕为依据,而是以更有力的一种东西即信息为依据的。如果说世界并不象加拿大作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chall McLuhan)所说的那样已成为一个全球村庄,那么它肯定已成为一个全球购物中心。

世界经济中这种变化的一个后果是,从今以后,每一个企业,即使是一个纯粹地方性的企业,也必须实际上作为在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中经营那样地来管理,尽管它只是在一个小地区内销售物品。它的视野必须是国际性的。这正好像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西南地区的一个企业很早以前就必须用德国的眼光来经营,或者美国密西根州的企业虽然只是在一个小角落中经营,却必须了解和知道它本国的经济。同样的,从今以后,任何企业必须了解世界经济的主要潮流和趋向。

这种发展趋势是无法扭转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确能够使世界经济陷于贫穷并使它不能发挥作用,直到近于崩溃的地步。但它并不能毁灭这种共同的需求。它不能扭转这种世界性的视野和眼界。已发生的基本变化是无法逆转的。问题不在于这种变化是否会继续存在,而在于是否能使之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个人、并有利于工商企业。

多国公司既是共同世界市场出现的一种反应,又是其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