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企业生存历必需的
成长热正如任何一种狂热一样,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是,成长却仍是企业所追求、而且事实上是所必需的一种目标。即使经济如七十年代初期许多人所预言的那样转为零增长这事实上是恢复到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停滞状态企业的管理当局还是必须知道如何对成长进行管理。因为,正如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例子清楚地表明的,经济中的零增长时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时期,而是一个充满动乱的时期。
在一个增长的经济中,有着充裕的发展余地。已越过其高峰的一些行业缓慢地下降,而且由于整个经济的浮力而支撑着。新的行业可以快速增长。而对于那些并不知道如何更好、更多地成长的人,也有足够的余地使他们能够不是由于管理、而是由于偶然而得以成长。
但是,当经济不再成长时,经济中的变化必然是突然而急剧的。于是,一个没有成长的企业或行业的确就要衰落了。在这种时候,更需要有一种战略使得企业管理当局能够为成长做出计划并对成长进行管理。
我们是不是已处于经济成长的终结时期并必须学会在停滞状态的经济中生活仅只从环境及其资源的限制来看,也有此可能不属于本书的讨论范围。考虑到目前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类处于赤贫状态,停止经济成长还不大可能。但是,未来的经济成长可能意味着极为不同的事。它可能意味着使用较少的资源,即转为知识行业的成长而不是制造业的成长。成本也将不同。我们目前认为是免费的东西,如空气和水,将来可能绝不是免费的,而将花费很高的成本。十九世纪传统的成长模式是强调钢铁的增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爆炸性的成长以及巴西在六十年代的成长,也是这样。而未来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发展模式可能与之大不相同。无疑的,日益有必要注意并维持人取之于环境和偿还给环境之间的平衡。单只这一点,就将使未来的成长机会不同于过去的成长机会。
但是,也将有一些促使实现成长的新因素。其中一个常被忽略的因素是受过教育的年青人的期望。
一个不能吸引、激励、保持有才干和能干的人的公司,将不能生存下去。这将日益意味着吸引、激励、保持知识工作者。但是,知识工作者不同于过去的体力工作者,并不只是为了寻找一个饭碗,而是追求一项事业,寻找机会。即使在人口增长为零的情况,即人口中每一年龄集团的规模相同的情况下(而这事实上就意味着人口的重心在中年人而不是在青年人身上),受过教育的年青的知识工作者追求事业机会的压力也将继续存在并超过了老年人退休所能提供的机会。即使人口的增长为零,也必须为青年人提供取得成就的机会。知识工作者的出现提出了至少要有某些成长(而在许多情况下是相当大的成长)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