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底部形态与顶部形态的累积分布模式

    在对图表的绝大部分分析当中,与交易相关的最重要事宜在于能够正确地识别出相应图形的顶部与底部区间。对长线交易者而言,他们一直试图把握主要的牛市行情和熊市行情,因为与之相关的形态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展开,而这些较长的时间周期能够代表经济的循环运行模式,且被称为累积模式,即当价格处于低位之时,投资者会逐渐地植入其买单,并在相应的顶部位置分布展开,然后平仓离场。

    同样的图形也可以发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且在交易者当中受到普遍的欢迎,然而此类图形并不具有可靠性。我们这里有许多流行且易识别的顶部形态和底部形态,为了增加其复杂性,我们将这些形态分为V形顶或V形底、二重顶或三重顶、二重底或三重底、常见的圆形顶或圆形底、扩展板的顶部或底部形态、头肩形、比较复杂的顶部或底部形态。

    3.9.1 V形顶与V形底

    V形顶(实际上是一个倒“V”形)意味着价格运行的某一个周期结束之日可能会出现一个峰值,在行情过后观此形态,其是最简单的价格运行模式。但是,相对于行情预期与相应交易而言,其是一种最难辨认的形态。你是否记得在1974年、1980年和2000年,当时的人们就被V形顶部的价位所欺骗。其实,V形顶在形成之前,对某种金融工具或大宗商品而言,一定要存在一个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此种局面还要被重复播放的新闻报道所放大。1974年,美国国内的农作物收成短缺,美元在海外遭到严重的压力,而海外各国又在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如此一系列事件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关注,进而对小麦的供给量造成了潜在的压力,这个消息很快就大众化了,而一些初学乍练的大宗商品交易者则从其构建的、市值下跌的股票投资组合之中,撤回其资金,购买现存的商品以对冲通货膨胀的影响。

    上述情况不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当大豆、白银以及大多数商品的价格触及顶部之时,有好几天的时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易,相关行情似乎被锁定了一样;相关交易者的账面收益快速缩减,很快就吞噬了其之前行情的利润,而后续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发现相关的交易是很难回本的,如此看来:公众似乎常常在错误的时间里下单进场。

    而最引人注目的价格变动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科技类股价飙升所引发的经济泡沫在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达到峰值之时“崩坏”了。如图3-21所示,你可以看到,价格的升势行情于牛市即将结束之时接近尾声,然后很快地崩塌;当价格跌破3000点以后,一种合理的预期是升势可能会随时结束,因为我们很难预期相应的行情会达到5000点。

    图3-21 纳斯达克指数价格图表所展示的形成于2000年3月的V形顶

    最近,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都在正常的情境之下运行,但是棉花是一个例外。由于巴基斯坦和埃及发生了洪水灾害,从而使棉花的供应量大大地减少,进而导致其价格的飙升。如图3-22所示,在2011年2月左右,棉花的价格是其正常水平的4倍,并且最高的价格点位尚未形成。在通常情况下,农产品市场的供应短缺可以在下一个收获季节进行修正,或许情况能够有所缓解;但是,目前价格的涨势是如此之猛,那么,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被解决。而这里不可避免的问题是,相关商品的短缺状况需要未来一年或两年的作物大丰收来进行缓解。

    图3-22 棉花商品的现货价格走势于2011年年初所展示的V形顶态势

    在心理学上,单边的市场行情是具有吸引力的。从某种角度而言,如查尔斯·麦基所著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一书所叙述的那样:每个V形顶部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当牛肉供应不足时,相应的结果是饲料成本上升;消费者如果不愿意用猪肉、家禽或鱼来作为一个适当的替代品,这样,在长于预期的时间结构之下,他们就只能接受高价,这就是所谓的无弹性需求,然而,随着价格接近顶部区间,相关的因子就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首先,在一个标准家庭的预算当中,生活成本将会升高;

    其次,价格的升势受到广泛的关注;

    接下来,公众开始抵制购买牛肉;

    最后,新收获的谷类产品会使相关的一系列价格得以回落。

    上述的情境可以用弹性理论进行解析,此理论适用于1973年的大豆走势、1980年的白银价格以及近期的棉花行情;同时,弹性理论的基础是当相关价格点位达至足够高的情境之下,就会发生以下的四个现象,即

    (1)之前较高价位的替代品成为实用品(例如以人工合成材料代替棉花,将白银回收再利用);

    (2)相关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可行(如以玉米甜味剂代替蔗糖,使用替代能源);

    (3)一些不活跃的商业活动开始启动(如美国西南金矿的开采、油页岩的开发等);

    (4)消费者开始回避某些商品(如牛肉、培根、白银以及棉花)。

    上述的现象会使某种商品的需求突然消失(经济学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当某种商品被追加生产之时、当某种农产品被扩大种植之时、当新产品诞生之时、当消费者抵制某种产品之时以及当相关订单被撤销之时,所有这一系列的消息被公开之后,高度膨胀的价格就会立刻发生大幅度的行情逆转。而相关因素所生成的V形顶态势在合理的风险范围之内是不可能被预料到的。还有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就是:当某类商品的价格每天都在上涨之际,没有人愿意将从中所获取的收益兑现,而当更多的投资者加入时,价格上涨的模式已经筋疲力尽,那么,相应的局势就会变得更加危险。金融交易里的后来者进入市场之时,相关价格业已接近顶部的区间,那么,他们一进市场就会立即蒙受一个交易的损失,这样,大多数交易者会首先摆脱这项交易,他们经受不起没有收益的行情波动。同时,一旦逆转时刻被判定出来,那就会出现一个疯狂的清算节奏,即平仓。大量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会在同一时间里试图退出某种商品的交易程序,从而导致V形顶的坡度非常之陡,而价格也会随之迅速下滑。另外,在价格下降的过程中,没有买方,只有一长串的卖方,如此,于很多的价格点位之处,相关的流动性是无效的。还有,V形顶或V形底形态总是伴随着高波动率与高成交量,而对特别极端的V形顶而言,我们通常称之为“放水”。实际上,对某一段市场行情而言,一个真正的V形顶或V形底的所在点位将会是一个中期或长期走势当中的高点或低点。

    1.亚马逊公司股价走势所展示的双重V形顶

    如图3-23所示,1999年1月,亚马逊公司股价呈现出一个经典的V形顶态势;于4月,其又凸显一个潜在的、较小的V形顶形态,而第二个V形顶看起来只存在了两天便很快消失在一个没有特殊模式的、更加宽泛的形态之中。顶部形态出现后的一天之内,即使价格下跌,我们也不能马上确认这是一个V形顶形态。在亚马逊公司股价的运行过程当中,最后一个峰值出现在1999年4月下旬,比经典的V形顶形态要宽,但是,它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V形顶形态。

    图3-23 亚马逊公司股价走势所展示的形成于1999年1月的经典的V形顶态势以及另外两个顶部形态

    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接近比较清晰的以前V形顶部的价位之时,就会形成一个强烈的阻力位,如此,你会预期相关价格的涨势即将停止,且转而下降。在图3-23中,价格形成第二个V形顶之后,下降了两天,接下来的三天是向上反弹,再接下来的两天则突然地剧烈下降。在此情境之下,我们通常会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而于本案例当中,相应价格则试图上破相应的高点,且突破成功,然后下跌。在图3-23中:价格在形成最后一个顶点之后,其需要向下突破75美元的支撑点位,进而确认一轮下破的行情走势,那么,之前的价格走势则多少带有一些欺骗性。

    2.V形底

    与升势当中的V形顶相比,V形底不是一种常见的形态,其经常出现在大宗商品交易的市场行情之中,因为此类市场的供需水平经常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并且相关的杠杆交易常常使得买卖双方发生冲突。V形顶和V形底形态都应该被解读为一个交易信号,其表明相关价格已经走得太远太快了,因此,买卖双方需要时间来重新评估相应的基本面因素,进而重新决定价格的点位。V形底之后通常伴随一个反弹行情走势,接下来是一段时间的横盘调整。在图3-24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很好的案例,即1987年10月,股市出现崩盘的行情,而同期的原油价格图表则展示出经典的V形底形态。

    图3-24 原油价格走势所呈现的两个V形底形态

    3.9.2 双重顶、底形态与三重顶、底形态

    当价格在试探重要的支撑位和阻力位时,特别是触及股票的空前高点或期货合约的季节性的高点或低点之时,有经验的交易者就会进行相应的交易,其获得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某些价格点位被测试的频率越高,那么,其相应的(支撑/阻力)作用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而且在没有附加条件的情境之下,其被穿透的可能性较低。所谓附加条件是指某种形式所对应的较高收益,以及供求基本面要素发生重大的变化。

    所谓双重顶是指在价格出现了一个高峰之后,经过几天或数周的时间,其又形成了一个接近之前峰值的顶点,而双重底的形态比双重顶形态更为常见,其是指在近似相同的价位之上,出现两个如谷底般的价格低点。因为相对于较高点位而言,相应价格在较低的价位之上会更加容易地驻留一段时间,而且,价格往往趋向于测试之前的支撑位,如此则导致了双重底形态的出现。

    同时,顶部形态和底部形态可以出现在同一价格水平之上,这是因为交易者相信,导致第一次价格冲高失败的原因会再次使价格的第二轮冲高行情失败。而异常高点或低点的出现是由投机活动所造成的,其与基本面要素基本无关。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分析可知,一些股票的市盈率水平远高于近期对其未来业务前景的理性评估,但是,它们还是可以被交易;大宗商品的价格可以被人群的心理推到极端水平,而相应价格则与其价值无关。如果交易者希望在不合理的高价区间找个点位做空相关资产,那么其目标就会是寻找之前冲高回落的价格点位。虽然一个经典的双重顶被认为是于同样价格水平之上的两个峰值点,然而,由于交易者在价格测试顶部之时会相继做空,所以,第二顶的峰值点位要略低于第一个峰值点。图3-25显示了原油行情的双重顶形态;同时,一些双顶形态都有两个陡峭的峰值,这种形态似乎展现了某种充满能量的行情走势,这种走势会使之后的高位区间略高于之前的高点,但是,其无法维持更高的价格。总之,双重顶很少有完美的形态。

    图3-25 原油市场行情所展示的双重顶形态

    1.双重底形态

    底部形态比顶部形态更加有序,其看起来更安静且波动率较小,这是由于价格已经降得非常低,以至于正常的投资者都会认为这种价格已经没有继续下降的潜力了。经济学家可能将之称为均衡价格。于此时,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还继续相信价格仍然会下降,并且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双重底形态往往会测试相同的价格水平,因为每当价格下跌到目标水平之时,较大头寸的持仓者和大宗商品交易者就会积累大量的实物库存,或者增加期货的仓位;同时,一旦价格降到很低的点位,那么,相应所产生的绝对损失就会很小。因此,在双底位置做多的最大风险是入场的时机不对,价格不会快速反弹,如此,你所持有的资金就会匮乏。

    在图3-26中,思科公司的股价走势显示了一个双重底的形态。虽然相关行情波动率的跌势没有明确地符合我们的预期,但是我们却从中发现,相关商品的价格已经下降至靠近其生产成本的水平,而且陆续出现的峰值向下试探了4次,然后,相应的价格快速地向上攀升;当价格与两个底部模式之间的高点形成交叉且上指之时,我们就可以确认一个完整的双重底形态了。

    当价格缓慢下降,接近之前低点的时候,交易者将按此双重底形态开始做多,他们的依据是交易量在萎缩,同时,另一个相关公司或者相关的ETF基金也提供了相应的佐证。而对于一个保守的交易者来说,他会等待价格突破双底中的高点,但是这种做法会失去一些主动性,从而丧失一些交易机会。

    图3-26 思科公司股价走势所展示的双重底形态

    2.三重顶形态与三重底形态

    图3-27 天然气价格图所显示的典型的三重顶形态

    与双重顶形态和双重底形态相比,三重顶形态和三重底形态非常少见,然而无论是双重形态还是三重形态,其相关的底部都可以很轻松地被发现。图3-27显示了在天然气交易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个典型的三重顶形态。一个三重顶形态可以由V形顶形态衍生出来,但是在前述这种情况下,第一个顶点需要出现一个岛形反转的形态,第二个顶点必须呈现一个峰值态势,而第三个顶部形态必须是一个扩展型的,从而确认相应的涨势已经结束。

    如果我们没有发现三重顶的后续优势,那么,每个单独的顶部形态看起来都好像预示着一种趋势即将结束。在图3-27中,第一个岛形逆转态势形成之后,价格下跌了2美元;在出现第二次峰值以后,另外一个巨大的下降型缺口展示出来,其一天的损失超过1美元;高波动性通常与一个极端的顶部相关联。同时,在确认单顶或双顶之后等待价格下降的过程中,交易价格较之顶部的价位已经下降了1.50~2.50美元,于此价位区间,价格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反转回测相应的高点。因此,在顶部做空也是具有相当大的风险的。

    在三重底形态当中,在低价位和低波动率的情况之下,生成交易的可能性最大,这与双底形态的情境大致相同。由于投资者希望在较好的价值点位之上进行投资,因此你会发现此时价格继续下降的动能已经明显不在。而对于大宗商品而言,三重底形态所对应的价格也是相关加工者积累库存的好点位。

    3.双重顶与三重顶形态所相关的交易风险

    在实时交易当中,有很多双重顶形态和一部分三重顶形态所相关的实际范例。理想的情况是在顶部做空可以赚取相当数量的金钱,然而这种好运气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现在,让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三重顶的形态会如此罕见?因为价格可以持续高,那么,潜在的三重顶形态就会消失在强劲的牛市格局之中。

    上述这种情境会更加经常地发生和出现在双顶形态之中,每次价格拉回至一个新的高点,然后其又开始向上移动,如此则有一个潜在的双顶形态,而在一个持续很久的牛市行情当中,许多双顶形态在价格不断走高的情况下,就会消失。因此,对双顶形态的把握就变得重要起来,我们需要通过观察交易量、波动性、支撑位、阻力位以及运用一些常识来确认,而对这些定性指标的探讨将贯穿于本书的始终。届时,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判明当前的模式是一个单顶形态还是双顶形态抑或是三重顶形态,或仅仅是一个牛市行情中的暂歇形态。虽然我们都想在高点做空,然而,这些高点必须在经过确认之后,才能被证实是最好的卖点,也就是说,高点出现之后,随之而来的应该是一波下降的行情走势。即使需要一个印证过程,但是,一个新高点的出现总会使一些相关交易者快速地平仓离场。

    与其他图表模式一样,当第一个顶部形成之后,交易量的减少将成为一个比较关键的行情确认因子,并且在每一个顶部形成之际,它都会被测试,且引起额外的关注。

    3.9.3 矩形底形态

    许多重要的图形结构均将穿透支撑位或阻力位的突破式行情作为一个交易信号,而且那些最有可能获利的点位正是在相应行情走势突破了主要的顶部或底部形态之时而生成。在所有的底部形态当中,最简单的且交易机会较大的模式是长期处于低价位水平的扩展型矩形态势。然而,机遇的获取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且有一些可用的资本以及制订如下计划。

    (1)寻找一个基础稳定且波动率较低的金融工具。

    2002年7月,亚马逊公司股价随着其波动率的下降达到了一个较低的价位;同时,如图3-28所示,在期货市场,原油价格仍然保持了13年来的低位,其未平仓合约的数量也在下降,如此,原油价格的底部形态则可以被确认了。另外,当评估利率之时,我们应该考虑使用收益率,而不是相关金融工具的价格。

    图3-28 1986~1999年的原油价格走势所展示的一个矩形底形态

    (2)无论何时,如果行情测试主要支撑线,我们则做多,同时,将止损点设在一个新低价位之上,用以平仓。

    我们可以将交易量的增加作为确认买点的一个指标。而在期货市场上,向上突破的行情应该伴随着未平仓合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原油价格而言,其阻力位应该在21美元和22美元之间,因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18~22美元设置了官方政府销售价格(official government selling price,OGSP)。

    (3)在行情破位之后,当价格再次回落至以前的阻力位时(现在变成支撑位),我们要再次做多。

    以原油走势为例,其价格在降至19美元之前,从相应低点反弹至40美元左右;如果价格回头穿透相应的整合区域,那你要平掉所有的仓位,并且按照第二个步骤重新开始。

    (4)无论何时,即使在牛市之中,行情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价格的调整或回调均伴随着行情的发展,其时序会变得较短且频率也很低;同时,与初始的突破点位相比,价格调整的尺度经常与当前的波动率或价格运行的范围成正比。

    (5)在主要的阻力位价点之上、在顶部形成之时或在主要的升势支撑线被突破以后,我们要平掉所有仓位。

    以上述的方式建仓,我们可以投入相对少量的资本且承担较小的风险。价格越接近主要的支撑价位,与其相对冲的止损点之位置则可以被拉近一些,然而,几乎没有人在此价位建仓。斯坦利·克罗(Stanley Kroll)在他的著作《专业商品交易者》(The Professional Commodity Trader)当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章节:“铜雀跃——我们怎样赚到100万”,其中,他也提到了使用类似的技术来构建相应的仓位,此种情境是可以实现的,但它需要耐心,需要规划,需要资本。其实,交易获利的机会总是持续存在的。

    耐心等待、大量建仓的做法并不适合于熊市行情。虽然有大量的资金用于做空,但是在熊市当中,价格移动得非常快,因此,相应行情不允许有大量的订单堆积在某个点位之上。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此时的高波动率会带来了异常大的风险。其实,在某一点位存在大量空单的模式只对应唯一的一种图形,即圆形顶,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讨论。而对于大宗商品来说,在其低价位的整合区间之内,有很多因素对你有利,比如相关产品具有潜在的需求、生产成本降低、政府支持(农产品)价格、波动性本身较低等;同时,相应的行情走势还存在着一个比较明确的、已经被多次测试的支撑价位。而当波动率非常高的时候,比较谨慎的交易者不会在一个预期的高点进行大金额的卖空交易,他们会在良好的、关键性的支持价位之上,于交易量和未平仓合约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境之下,以买方的身份入场。

    3.9.4 圆形顶形态与圆形底形态

    当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之后,价格方向发生变化之时,其运行轨迹可以创建一个圆形顶或底的模式。一个圆形顶形态反映了市场力量从买方到卖方逐渐转变的过程,在股票市场上,此种形态也被称为价格分布模式。圆形顶形态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它说明任何让价格走高的要素已经失效。另外,圆形顶形态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得越来越快;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平掉其多头仓位,或开始植入反向的空单。

    在图3-29中,我们于德国DAX股指价格走势的图形之上,可以看到两个经典的圆形顶形态。第一个形态形成的原因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价格将会下降,如此,价格下行的动量开始聚集;在行情突破了双底价位之后,价格则急速地下跌。其实,圆形顶形态会提供一个难得的交易契机,其在波动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做空环境。

    图3-29 德国DAX股指价格走势所展示的两个圆形顶形态

    圆形底形态

    圆形底形态与圆形顶形态相类似,其是价格逐渐自下而上的扩展模式。在图3-30中,我们看到日元的圆形底形成之后,紧跟着便是一个突破型的缺口。与矩形态势相类似,圆形底形态也能够为交易者提供一个交易的契机,即可以植入大量的买单,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会大幅地反弹,且穿过圆形底形态的高点,然后伴随着一个逃逸型缺口,如此这般则标志着圆形底模式所对应的行情会告一段落。另外,所谓行情突破可以被解读为供需平衡发生了变化,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突破式行情意味着一些崭新的情境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图3-30 日元走势所显示的经典的圆形底形态

    图3-31 日元走势所显示的一个较大形式的下降型楔形模式形成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轮向上突破的行情走势

    3.9.5 楔形顶和楔形底模式

    在图3-20的价格整理模式当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楔形的结构,然而,较大形式的上升型楔形态势可以是某种行情走势的顶部,而较大形式的下降型楔形态势可以是某种行情的底部。同时,楔形的主要特征是波动率的幅度即将触底。在图3-31中,日元走势所呈现的就是一种下降型的楔形状态,其相关波动率一直被压缩,直到破位行情爆发之际才得以回升,而如果相关价格向下突破,那么,此类楔形态势会被解释为一个行情的整理模式。在图3-31的范例之中,行情的反向突破是一个强大的指标,其揭示的是一轮重要的行情反转态势。

    3.9.6 头肩形

    比较经典的顶部和底部之结合体被称为“头肩形”,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行情反转指标。对分析师来说,在这个模式之中,众所周知的表现形态是一个左肩、一个头、一个右肩,如图3-32所示。头肩顶形态是由以下五个特点所构成:

    (1)在交易量不断增加的情境之下,行情强烈地向上突破,到达一个新高,这种模式似乎是一个长期牛市行情的延续。

    (2)伴随着交易量的下降,相应价格形成了整合的态势,其看起来更像一个下行的旗形,预示着一轮向上突破的行情;或者,其像一个下降的三角形,指示一个向下突破的走势。

    (3)随着交易量的持续萎缩,另一个向上突破的行情形成了一个头形顶,这是此种模式形成的关键。这里要注意的是,新高点不是因增加的交易量而形成的;同时,头形顶形成之后,相应的价格会快速地下降。

    (4)另一个下行旗形或三角形态是在交易量进一步缩小之后形成的,而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在交易量没有增加的情境之下的小突破行情,最后形成右肩,其是在新高点上对价格运行方向的第三次尝试。

    (5)两个旗形、三角旗形或三角形的最低点形成了头肩形的颈线,当此颈线口被突破之时,卖空交易则会显现出来。

    图3-32 日经225指数价格走势所显示的头肩形模式

    头肩形的交易规则

    这里有三种依据头肩顶模式进行交易的指导方法,其中涉及了增加预期可信度的问题。

    (1)等待确认。

    a.当价格下沉、最终穿透右肩的颈线之时,交易者可以做空,这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头肩形结构。如果只是为了通过做快单来换取收益,那么,你要在略高于入场点位之处设置一个止损单;或者,你也可以把止损单设置在高于右肩或高于头部价位之上,以便在出现新的行情之时平仓,当此之时,你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有相应的卖单。

    b.当价格突破颈线之后,如果出现首轮的反弹行情,那交易者也应该做空(虽然此种方法更加保险,但是,其发生损失的概率可能会比在较高价位入场的情境要高)。在此种情况之下,我们可以按照第一步骤中的a项方法设置止损。

    (2)对最后一肩态势进行相关的预期。

    a.当右肩形态已经形成之时,交易者应该做空,即当价格折回到距离头部价位一半的时候,于这个点位可以卖出,而止损单可以设置在顶部价位之上。

    b.作为交易者,我们要等待右肩的顶部价位形成之时才能做空;另外,在植入卖单的同时,我们要在右肩附近的高点价位或顶部价位的高点设置止损。

    在实施(2)a与(2)b这两个步骤之时,我们可以这样安排仓位,即预先估计颈线被穿透的点位,然后设置逻辑止损点。应用顶部高点设置保护性止损的方法被认为是最为保险的一种模式,因为在离场之前,此种方式可以使一个完整的头肩形态势得到充分的验证。

    (3)头肩形顶部价位的早期预判。

    当价格向下运行且头肩形顶部右侧价位业已形成之际,我们即可做空;同时,我们要在顶部价位高点之上植入一张止损单,尽管这种做法的风险较小,但是,其成功的概率不大。其实,前述方法对于那些偏好预测顶部价位,且甘愿遭受小额频繁损失的交易者而言是适用的,而对于那些有焦虑症的交易者来说,即使当前的价格正在形成顶部形态,但是,众多的小幅修正式的行情使相关走势看起来已经触顶。

    还有,成交量指标也是确认一个经典的头肩形结构所必要的条件,对此问题的探讨出在罗伯特D.爱德华兹和约翰·迈吉于1948年出版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书之中。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之下,成交量指标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里有许多比较成功的头肩形结构所相关的范例,但是,它们并没有充分满足成交量这一要件;不过,如果头部或右肩顶部价位所对应的成交量下降,那么此种情境则必须被视为一个强大的下行信号,这与对成交量所做的正常解释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