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移动平均系统的交叉预期模式

    如果移动平均线可以成功地用于识别行情趋势的方向,那么当趋势发生变化的时候,移动平均线在预测方面则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果一个移动平均交易策略只使用了一条趋势线,其所预测的价格(CP1)与标准的n日移动平均线的交叉点的数值是:

    按照上式的原理,n日周期的移动平均线会在n-1日移动平均值所指的点位处与之后的价格曲线相交叉。

    计算价格CP2的数值则需要引入两条移动平均线,即m周期线以及n周期线,其交叉点的数值为: [1]

    当一个趋势很可能在几天以内发生变化时,也就是说,当两个移动平均线开始收敛,且相关价值形成密集区之际,经过测算的交叉价格是最有用的。而根据预期价格所采取的交易行为会给交易者带来一个很大的订单执行优势。但是,其相关图表和一个简单的相对强弱指标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而相对强弱指标则是由价格和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差值所构建的。

    兰伯特认为,交叉系统对价格变化所做的预期是更有价值的, [2] 他创建了一个行情方向性指标MDI,且相应的公式如下:

    在行情方向性指标MDI穿过零线上扬之时,就会出现一个买入信号;在其穿过零线下指之时,则会出现卖出信号。

    移动平均线转向之时的预测模式

    生成一个移动平均系统相关的交易信号需要满足两个基本规则,即价格需要穿透移动平均趋势线;同时,移动平均趋势线必须发生向上或向下的变化。在前一节当中,相应预测模式是基于价格跨越移动平均线的时间,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交易信号的生成模式。

    相关的测试常常表明,与穿透模式所生成的交易信号相比,趋势线本身所生成的交易信号的效果往往会更好,这在本章的前半部分已经讨论过了。但是,理性告诉我们:一旦价格已经被包含在移动平均线之内,那么能够指示正确方向的工具则只有移动平均线,而行情的穿透模式会使当前价格远离趋势线所代表的价值,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有两个,即趋势线比价格运行曲线平滑,所以其测试结果会显得更加均匀,并且行情的穿透模式会生成更多的交易,同时产生许多额外的交易成本。

    当决定使用趋势线来进行交易时,我们需要如何预测这条曲线会在什么时候改变方向呢?它的依据是:今日的价位是否大于或小于n天以前于移动平均线相关周期结束时的急跌价格。情况既然是这样,那么使用移动平均趋势线与使用n天的动量模式的效果则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当今天的价格大于n天前的价格时就做多,这看起来似乎太简单了。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所得到的结果则比使用移动平均线的价格穿透模式要好。

    [1] Calculation courtesy of Alexander Solodukhin,Mizuho Alternative Investments,New York.

    [2] Donald R.Lambert,“The Market Directional Indicator,”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s & Commodities(November/December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