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复杂的图形模式

    大多数图表系统涉及了一些简单的规则,其试图将价格的运行模式固定化,且希望从行情的重复态势当中获取收益,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行情破位系统或横盘模式或趋势通道模式。多年以来,这些方法的性能已经被证明是稳定的。另一类交易者可能会提出异议,即对于每笔交易而言,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模式呢?为了获取“长期”的收益,我们能否提高相关的预期,而不是频繁地进行交易?其实这是在做一个统计数字的游戏。

    4.11.1 德马克的序列指标系统

    德马克开发了一个交易策略,我们称之为序列交易系统,即当我们发现一个非常夸张的价格时,相应行情的方向则可能会发生改变,交易者此刻应该反向建仓。 [1]

    德马克所确定的卖单目标是最后买家所植入的点位,他确定的规则是使用计数和反驰幅度,而不是数学公式或趋势线。为了获得买入信号,其应用日常数据而设置了以下三个步骤。

    (1)设置。在初始阶段,至少有9天或9天以上的收盘价是连续下降的,并且,当日收盘价要低于4天之前的收盘价(即Ct <Ct-4 );如果今日收盘价等于或大于4天前的收盘价,设置程序必须更新。

    (2)交叉点。为了判断价格是以有序的方式下降而不是暴跌,我们需要确定设置完成之后的第8天或其后的交易日中任意一天的高点都必须大于3天或3天前任意一天的低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假如这个模式不被步骤(3)中所提到的规则所否定,那么,在交叉点生成之前,相关的时间序列是可以延迟的。

    (3)倒计时。一旦设置和交叉点的情境被满足,我们就要计算收盘价低于两日前收盘价的相应天数(即第t日收盘价<两日前收盘价);同时,满足这个倒计时所要求的时刻不需要连续;当倒计时达到13时,我们就得到了买入信号,但是,我们要警惕下列情境之一的状况:

    a.出现一个收盘价,其点位超出了设置阶段所生成的各日间高点中的最高价位。

    b.出现一个卖出的设置情境(9个连续的收盘价都在所对应的4日前收盘价之上)。

    c.在买入倒计时完成之前,出现另一个买入设置情境,在这种情况下,步骤(2)的规则会重新开始,这个情境叫作循环。

    图4-10显示了一个德国马克(现在为欧元)所相关的序列买入信号,卖出信号则须以反向方式取得。同时,交易者所应该预期的是整个形态的发展过程不少于21天,但典型的时间步长通常为24~39天。

    图4-10 德国马克走势所相关的序列买入信号

    1.入场序列

    一旦出现了买入信号,我们有三个进场选择:第一,我们可以在倒计时结束之日的收盘时刻进场,然而,此种方式使入场的时间发生延误,从而产生新的风险。第二个进场方式是确认价格的运行方向,其收盘价要大于4天前的收盘价,而且也规避循环的可能性。第三个进场方式是当收盘价大于两天前的高点,我们可以将前两种方式进行折中处理,然后植入多单。

    2.离场序列

    符合离场的条件有很多,比如符合某种类型的模式,为交易者提供明确的清算规则。而相应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当前的买入设置已经完成,且所记录的最低价格没有超过由近期不活跃的设置情境所记录的最大价格波幅(通常情况下,就是之前的卖出设置)。然而,如果当前所记录的任意价格超出了之前卖出设置情境下的极值价格,那我们就可以进行买入设置,而且,在反转信号生成之前,可以继续持仓。

    我们在这里建议设置两个止损——对于买入信号而言,交易者应该将混合设置情境之下,以及倒计时期间之内的波幅最低之日的行情减去生成最低价点之日的最低价位,在此设置一个止损单;或者,你也可以将相应收盘价与最低价点之差减去生成最低价点之日的最低价,如此,相应的止损点可以更近一些。

    4.11.2 对复杂图形模式的考量

    相对于德马克序列系统而言,在行情破位的简单性和信号生成环境的复杂性之间,似乎有一个极端的比对情境。基本的突破系统可以通过比较其于稍长期和较短期的运行情况来测试相关的稳健性。由于计算周期变大,相应交易则变得更具选择性,且每单交易的收益会变得更大,同时,系统的整体性能也会得到提高。而在单个模式的情境之下(比如一个岛形反转行情或者德马克序列系统),它就没有办法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相关的稳健性。对于序列而言,这里只有一种模式和13日计数法则——相应稳健性只能在不同的、不相关的市场中通过应用前述方法才会被发现。每个交易者都必须确定到底是单一模式还是其他任何的复杂交易规则才能生成一组比较好的交易结果,或者判断相应交易模式是否太过具体而不能接受时间的考验。

    [1] Thomas R.DeMark,The New Science of Technical Analysi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