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蜡烛图中所隐含的交易策略
据说早在17世纪中期,蜡烛图就作为一种技术分析的工具而被使用——蜡烛图源于日本,其通过缓慢的探索,且找到一种方式使自身融入西方的技术分析理论当中。蜡烛图与棒线图是彼此关联的,但它具有另类的、可视化的判断效果。其实,蜡烛图是通过将开盘价和收盘价所组成的一组条形线进行不同的涂色而构建的,其中,如果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则用白色来显示蜡烛图;如果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则用黑色来表示;阴影区域叫作箱体;基于箱体上下扩展的长线被称为影线。有了前述这个简单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方式,从而以之观察和解析相应的图表;与具有西方风格的棒线图相比,蜡烛图会变得更加清晰。
尽管许多蜡烛图模式与棒线图模式具有等效的功能,但是,大多数蜡烛图都隐含着一个策略。下面,我们使用传统的蜡烛图形态对相应的图形结构进行解析(见图3-38)。
图3-38 流行的蜡烛图形态
1.十字星
此种形态意味着开盘价和收盘价是相同的,此时的市场处于犹豫不决的阶段,进而导致了行情出现暂时的平衡状态;另外,此类形态既不乐观,也不悲观。而所谓双十字星形态则是在先后两天都出现了十字星的图形,那么,接下来会有一个重大的破位行情。
2.恩古灵模式
蜡烛图中的恩古灵模式的初始表现形式与外展型的行情模式似乎是相同的,但该模式只参考开盘价和收盘价之间的形态。恩古灵模式被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价格变化信号。如果升势当中的恩古灵模式有一个黑色蜡烛,然后跟随一个白色的蜡烛图,如此则显示了一轮波幅较广的、收盘价较高的行情模式。而降势当中的恩古灵模式是:白色的蜡烛图后跟一个黑色的蜡烛图,此形态显示了一个较低的收盘价。
3.早晨之星和黄昏之星
此模式显示了为期3天的价格运行模式,其与一个岛形反转的图形相似且更具体,其中,晨星是看涨型的反转模式:第一天,收盘价低于开盘价;第二天,收盘价升高;最后一天,也就是第三天,行情发生反转,收盘价会更高(所谓星形态势类似于岛形的底部)。而熊市的反转形态与牛市的恰恰相反:前两天的收盘价要高于开盘价;第三天的收盘价则要低于开盘价。同时,如果星形态势呈现十字星状态,那么,此种模式就更有意义了。
4.穿刺线形态与乌云盖顶形态
此类形态是升势以及跌势行情的反转信号,其中作为底背离型的反转信号,穿刺线形态始于一个黑色蜡烛(收盘价较低);紧随其后的是一个白色的蜡烛,该日的开盘价低于之前一天的最低价,而收盘价则高于前一日蜡烛箱体的中间价点(开盘价—收盘价范围之内)。乌云盖顶的形态则代表着一种顶背离模式,其效能与穿刺线形态相反。
5.吊锤形态
此种形态属于一种底背离信号,其显示的是波段行情的底部结构,于此形态当中,箱体处于蜡烛图的顶端,其显示的是一个上指的行情模式;相应影线处在箱体的下方;同时,箱体的颜色可能是黑色,也可能是白色。
6.上吊线形态
此种形态是一个顶背离模式,此时,蜡烛图形态代表着行情波段的高点,且影线位于反转方向的下方。同时,箱体的颜色可能是黑色,也可能是白色。
7.流星形态
此种形态是一个利空信号,其生成于一个行情波段的顶部区间,其箱体位于蜡烛图的底部,而影线则居于上方。箱体的颜色可能是黑色或白色。
尽管上述这些模式类似于西方的棒线图模式,但是其中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吊锤形态、上吊线形态以及流星形态都预示着相关市场即将出现反转行情,但是,它们只需要与轴心点进行比较,即与三天中的中间日相比,因为中间日的价格要比其前一天和后一天的都要高或低。在这些蜡烛图中,没有一个与关键反转时刻的图形结构以及岛形反转结构是完全相同的。恩古灵模式比典型的外展型行情模式要强,因为在恩古灵模式中,前一天价格运行所涵盖的范围必须被今日的开盘价-收盘价区间所覆盖。
蜡烛图的分析涉及许多复杂的图形模式以及各模式之间彼此关联的解析技巧。关于蜡烛图的技术分析大全,笔者建议你可以参考史蒂夫·尼森(Steve Nison)的《日本蜡烛图技术》(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ing Techniques)第2版。
3.12.1 蜡烛图的量化模式
为了检验蜡烛图的精准性,我们可以对某些模式进行相应的测试。较流行的恩古灵模式就完全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计算机程序。
另一种技术分析模式是使用影线来确认价格的方向。对此,我们可以做如下的解析,上影线的增长幅度可以被视为阻力的增强(日收盘价一天比一天低);相反,下影线的增长幅度则可以被视为行情支撑力的强化。同时,还有观察蜡烛图的一个方法,即
上影线和下影线的序列可以分别用移动平均线进行平滑处理,从而确定其所代表的行情是升还是降 [1] 。
另外,用以确定黑色或白色蜡烛图所主导的价格运行模式方法是:只使用蜡烛图的箱体部分进行衡量,令B=收盘价-开盘价,如此则可计算箱体的动量结构,即
其中,Bup =B值>0情境所对应的天数总和(箱体呈白色);Bdown =B值<0情境所对应的天数总和(箱体呈黑色);程序默认的时间参数为14天。
当箱体的动量结构数值大于70,则箱体为白色;数值小于20,则箱体呈黑色,这些临界值显示了一个内嵌的上偏倾向。
早晨之星与黄昏之星的量化模式
有两种形态比较容易编程,它们是早晨之星(看涨信号)和黄昏之星(看跌信号)。以晨星为例,相应规则要求在一根长形的、下行的蜡烛(黑色)之后,跟随着是一根较低的蜡烛(即第二根蜡烛图的开盘价要低于之前较长蜡烛图的收盘价),然后是一根波动较小的白色蜡烛,最后一根蜡烛展示了一个向上的推力,形成一个向上的缺口,此蜡烛图的箱体形态为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也呈白色)。
在程序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骨外软件网站上的TSM软件(Tivoli Storage Manager,是IBM Tivoli软件家族中的旗舰产品之一)所编辑的早晨之星(Morning Star),以及TSM软件所编辑的黄昏之星(Evening Star)],当以相关的约束条件限制三天蜡烛图之箱体规模的时候,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交易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求第一天的蜡烛图箱体规模大于20日均值,第二天小于20日均值,第三天又大于20日均值。虽然在此类指标项下只有中等数量的交易,但是在这两种模式的指示之下,标准普尔指数交易的运行状态则表现良好。
3.12.2 Q棒蜡烛图
作为一种蜡烛图量化模式,图莎尔·钱德 [2] 创建了Q棒蜡烛图,此蜡烛图的箱体取的是移动平均值。刻画Q棒蜡烛图的目标是使其成为一个解读图表的辅助工具,但同时,它也同样具有简单的交易规则。
如果第t期的蜡烛箱体值Bodyt =第t期收盘价Closet -第t期开盘价Opent ,同时,第t期的箱体规模均值Qt =第一周期相关蜡烛图箱体规模的均值、默认参数为8天。
而第t期的Q值的平均值为AvgQt ,且AvgQt =第二周期的Q值平均值,这里的默认参数仍然是8天。
而Q棒蜡烛图所相关的交易规则是:当第t期的数值Qt 运行至平均Q值AvgQt 之上时,买入;当第t期的数值Qt 运行至平均Q值AvgQt 以下时,卖出。
3.12.3 轴心点和蜡烛图
约翰·皮尔森(John L.Person)建议:在蜡烛图形当中,相应的交易策略可以结合自轴心点衍生而出的支撑位和阻力位来进行规划 [3] ,他使用了以下的计算方法:
(1)轴心点P=(高点+低点+收盘价)/3;
(2)第一阻力位R1=(当前价×2)-低点;
(3)第二阻力位R2=当前价+高点-低点;
(4)第一支撑位S1=(当前价+2)-高点
(5)第二支撑位S2=当前价-高点+低点
一旦通过使用蜡烛图识别了一个关键的顶部或底部,那么,基于轴心点而测算出来的支撑位和阻力位就可以成为一个强烈的信号,其可以预期之后价格的运行方向,而皮尔森则使用了道指期货来支持他的研究成果。
3.12.4 蜡烛图的最佳模式
在各种成功的蜡烛图中,波考斯基总结了自己的一系列经验 [4] ,即
(1)性能最好的蜡烛图是各日收盘价处于棒线最低点之上1/3处,然后分别向中间点以及高点靠拢;
(2)在熊市之中,蜡烛图模式的表现比其他形式要好——不用顾忌破位的方向;
(3)在成交量高的那些天,大多数蜡烛图的表现是最好的;
(4)影线超长蜡烛图的预期效果最佳;
(5)异常高的蜡烛图效果也是最佳的。
[1] “影线趋势”和“动量结构”引自Tushar Chande and Stanley Kroll,The New Technical Trader(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4)。
[2] Tushar Chande and Stanley Kroll,The New Technical Trader(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4).
[3] John L.Person,“Pivot Points and Candles,”Futures(February 2003).
[4] Thomas Bulkowski,“What You Don’t Know About Candlesticks,”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s & Commodities(March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