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盘中价格所造成的冲击

    价格冲击是一种高风险、不可预测的事件,其可以于任何一个价格方向上出现,但似乎总是以一种方式让你赔钱。虽然没有人能够预期价格的冲击事件且从中获利,但是,某些策略则试图利用对价格冲击所做出的反应模式来获取收益。第14章讨论了日间价格的运行模式;在这里,笔者会将盘中的震荡行情列为重点。

    价格冲击可以发生在任何市场,但有些情境更加有趣一些:利率期货市场在经济报告公布时会呈现频繁的小幅波动态势,而当美联储于临时会议发布提高或降低利率的决策时,其会展现几次大型的波动状况。而相对于原油期货而言,其一直以中东的地缘政治活动为中心;并且,偶尔呈现的大波动行情会提供独特的交易契机。

    当某一条盘中价格棒线的尺寸至少是之前棒线均值的3倍时,此种情境会被定义为价格冲击。当然,相对于之前我们所认知的交易量模式而言,平均值的测量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即它是最后n条棒线的平均值吗?(确切地讲)还是过去3日棒线的平均值?抑或是过去n日棒线的平均值?同时,当午盘的交易量很低时,冲击的标准被定在3倍以上合适吗?成交量和波动率会不会造成额外的影响呢?如果我们参看图16-6,那么在某一点位的成交量指标值达到同一时段棒线所对应的交易量平均值的两倍之际,此种情境便可被分离为盘中价格的冲击时段。

    现在,我们通过改变上一节的盘中成交量的编辑程序来显示盘中的波动率,即将波动率与日内成交量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得到一个可视化的确认情境,从而判断相应交易所关联的价格运行模式能否被隔离出来。在图16-7的底部面板中,基于20分钟黄金期货数据,我们将一些处于峰值状态的天波动率与直方图图中的100日波动率(以挤出平均法所得)进行比较且注意到:于每日开盘时,波动率会呈现较大的峰值,而许多交易日的最大峰值也出现在开盘时段。此种情境在股票市场也成为现实,开盘时刻的波动率达到峰值状态,而剩余的交易时段只是对经济报告和新闻的发布做出反应而已。盘中波动率曲线的绘制工作可以应用英航网站上TSM软件内的Intraday Volatility程序来完成。

    图16-7 2011年4~5月附带交易信号的黄金期货的盘中波动率变化情境

    因为我们不能预测价格冲击所造成的行情跳跃情境,所以,任何利润的获取都将通过对大型波动的盘中行情所应用的做单模式而实现。同时,我们可以应用前述的规则来创建相关的交易策略,即

    (1)计算每条棒线的平均真实波幅。

    (2)基于100日的计算周期计算相应棒线的平均波幅。

    (3)如果开盘时刻的棒线和当日波幅大于前一日的平均波幅(截至前一日最后一根棒线)3倍以上,且

    a.今日收盘价位处于当日波幅上部20%的区间以内,那么于下一个交易日的开盘时刻做空;

    b.今日收盘价位处于当日波幅下部20%的区间以内,那么于下一个交易日的开盘时刻做多;

    c.存储入场时相应棒线所对应的高点和低点。

    (4)如果开盘时刻的棒线未达到要求,那么在当前棒线所对应的波动率相较于平均波动率达到2倍,且当日收盘价居于相关波幅顶部或底部20%的区间以内时,则植入相应的买单或卖单(于(3)a和(3)b的情境之下)。

    (5)不要在下两条棒线附近设置止损(此种延迟是为了使波动率的变化持续运行);我们要将于入场时的低点和之后两条棒线的低点进行比较,选择较低点设置止损卖盘(为多单),而相对于空单而言,我们的止损买盘需要覆盖临近三条棒线的高点。

    (6)如果没有触发止损盘,那么于收盘时刻平仓。

    上述交易策略并不复杂,但是,在分别应用20分钟棒线以及2.5倍因子波动率对2000年伊始的黄金期货和美国30年期国债的测试中,其确实显示了获利情境,而相应的合理的基本交易策略为:

    ·其前提是高于正常水平的行情变化往往会形成市场噪声,且呈现反转的态势;

    ·与波动率同步运行的价格走势中,相应棒线存在止损盘(即使延迟设置也被算在其中);

    ·在交易当天平仓。

    另外,某些附加的规则可能会使上述交易策略变得更加强大,例如只有那些更高交易量(或更低交易量)的行情变化模式才可以被选择,而更有趣的是:我们能够采取场内交易者的方法来观察交易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当他们感觉到场内的气氛时,盘中交易量数据则可以提供一种很好的行情分析方法。场内交易者会于噪声高涨时于较高的价位买入,而一旦噪声开始褪色,他们就会平仓离场,于任何引起交易群体兴奋的事件休了之际,价格便会回调。

    我们也可以应用图16-6中的交易量指标来确定离场模式,即当相应棒线所对应的交易量指标值跌回平均值或者高波动率棒线所对应的交易量下跌一半之际,交易者即需平仓离场,相关的系统就是以此种方式且根据交易信号来解读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