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NTT DOCOMO常务执行董事吉泽和弘专访

    (专访时间:2013年2月)

    中国电信的董事长王晓初于2013年年初提出“去电信化”的口号,但早在几年之前,日本的电信运营商就开始了“去电信化”的尝试。

    独家专访 NTT DOCOMO常务执行董事吉泽和弘专访 - 图1

    NTT DOCOMO取缔役常务执行董事吉泽和弘

    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早在2010年就开始提出,运营商不仅仅是一家移动运营商,而是应该向金融、电子商务、物联网等周边产业扩张,通过这些周边业务,增加运营商的收入。

    笔者特地前往日本采访了NTT DOCOMO负责战略的常务执行董事吉泽和弘。在他看来,移动运营商掌握着客户许多重要的行为数据,这些大数据资源可以让运营商做许多周边服务。

    NTT DOCOMO的整个转型计划都是以云服务为基础的,吉泽和弘认为,相比起谷歌等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云服务,电信运营商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在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冲击下,全世界的运营商都在一夜之间面临着被“管道化”的威胁,从而丧失对移动互联网的主导权。

    以NTT DOCOMO为代表的日本运营商过去几年应对管道化的转型尝试,对同样处于转型困惑期的中国运营商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笔者:在历史上,DOCOMO的i-mode模式是非常成功的,从终端,到平台,到网络,到服务,垂直整合。现在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有些不一样,所以我们想问DOCOMO,未来是想继续走i-mode这样相对封闭的道路,还是想更多地使用Android这样开放的系统,走更加开放的道路?

    吉泽和弘:虽然已经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但是DOCOMO还是想把i-mode这样的垂直整合模式继续下去,垂直整合包括网络、终端、平台、内容在内的资源。

    现在苹果也是像我们当年的i-mode业务一样,追求垂直整合的模式,手机、平台都由自己掌握,但是苹果唯一没有掌握的是网络的资源。网络只能由通信运营商来掌握。

    作为DOCOMO来说,会以移动通信为基础事业,为客户提供比如平台、内容应用等多样化的服务,当然也包括了云技术、云服务等。

    DOCOMO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很精确的个人信息情报。现在,DOCOMO想利用自己的优势,就是利用具有的很详细的个人信息情报来发展已经计划好的这八个领域,即金融及结算业务、多媒体业务、商业服务、医疗与健康服务、物联网、集成与平台化业务、环保服务、安全安保服务,而不仅仅是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笔者:运营商向金融、医疗健康服务等周边产业发展,优势在什么地方呢?

    吉泽和弘:如果细化一下运营商的优势的话,第一个就是运营商拥有很详细的个人信息数据,第二个是具有便利的个人认证方式,第三个就是可以更方便地收费。

    运营商手上掌握着许多用户的行为数据,比如你在什么地方、你买了什么东西,这些信息运营商都掌握,这些数据就是运营商的优势。

    另外就是运营商提供先进的云计算基础服务。针对云服务来说,我们有三大服务提供给公众:第一个是存储的服务,第二个是智能服务,第三个是针对市场的服务。

    第一个是存储服务,可以在云上面存储照片,还有就是DOCOMO的电话本、DOCOMO的邮件,现在最多的是DOCOMO邮件的存储量,我们今后可能会发展一种网上借钱的金库业务。

    另外一个服务就是智能的服务。它主要是围绕翻译这个功能进行的。今天您在DOCOMO Shop里体验到了语音的服务,虽然没有体验翻译的服务,但是它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在云上面开展。针对市场的服务部分,里面有录像、书、音乐等等,这些应用已经在推广。

    另外两大板块是今后要推广的两大方向,一个是生活类的服务,还有一个是实体的。我们想要着力推广这两大部分,就像之前推广的购物这个部分。

    我们预计在这三大服务推广之后也就是到2015年的销售额是1000亿日元。2013年的销售额大概有200亿左右吧。

    今后的三年,我们想要利用基于云计算的这种服务来拓宽以上提到的几大服务领域。

    笔者:我们知道DOCOMO的很多战略都是基于云计算的,但是我们发现像亚马逊或者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推出了很多类似的云服务,但是DOCOMO是一家移动运营商,那么相对于互联网公司,DOCOMO的优势在哪里呢?

    吉泽和弘:对于DOCOMO来说,智能服务这一领域,比如语音服务等,和谷歌等互联网公司相比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在。比如说像这种智能服务,作为运营商来说是有自己的网络的,并且可以掌握网络的速度,还有网络的延迟状况等等,这些和谷歌等互联网公司相比是一个优势。

    还有一个我们今天非常注重的业务是医疗护理的健康部分。DOCOMO现在和欧姆龙合作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叫做DOCOMO HEALTHCARE。欧姆龙公司拥有很多健康检测的仪器,而DOCOMO掌握了很多个人的信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利用这两点优势来进行和DOCOMO相关的服务链接。比如DOCOMO把自己购物中心里的健康营养物的信息发送给用户,从而全面支撑这个用户的生活,使他的生活变得更便捷一些。

    通信运营商掌握的顾客信息质量要比其他任何一个行业都高。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运用顾客的一些基础信息情报,比如说姓名、地址,甚至是银行账号或信用卡账号等在店铺当场对这些信息进行实名确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笔者:我们看到DOCOMO一直想走“垂直整合”这个模式,但是现在全世界包括DOCOMO在内的很多运营商,他们在发展智能手机平台业务的时候,都是基于谷歌的Android系统,那么用谷歌的Android这种比较开放的系统是否可以满足DOCOMO这么多的规划?因为从历史上来说,世界上最成功的两种互联网模式:一种是i-mode,一种是苹果的App Store模式,它们都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系统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吉泽和弘:反过来想,运营商如果用Android系统来拓展这些业务的话,反倒会更容易一些。因为像苹果的iOS系统的控制力是很强的,它控制得你无法把这些东西搬到手机上去,相反,Android系统是很自由的,你可以很自由地在它的基础上加上(运营商)自己的服务。

    有人说在网页上也可以提供这些服务,但是如果有(Android)这样开放的平台,当然会更好做一些。关于iOS,如果和苹果进行交涉也许他们会放开一些权限让你去做,但绝对不会完全开放,即使你可以脱离苹果的控制转向去网页,苹果也不认为你会这么做。

    所以Android是最适合做这个的系统。举个例子来说,i-concier就是做推送这个服务的,这样的一种服务想要在iPhone上实现的话是比较困难的。还有翻译这种服务想要植入iOS里也是比较困难的。当然音乐基本上也没有可能。

    笔者:和中国移动一样,DOCOMO也是一直没有引入iPhone的一家运营商,并且DOCOMO也是做了大量的战略规划,从未来来说,做了那么多战略规划的DOCOMO会和比较封闭的苹果合作吗?还会重新考虑引入iPhone吗?该专访时间为2013年2月,当时NTT DOCOMO仍未宣布与苹果合作引入iPhone。2013年9月,NTT DOCOMO正式全球首批发布iPhone 5S、iPhone 5C。

    吉泽和弘:我知道中国移动和DOCOMO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家还没有引入iPhone的电信运营商(笑),并且最近苹果CEO库克访问了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可能有意向会引入iPhone。

    作为条件来说的话,如果我们想要提供基于云计算的服务的话,那么第一个条件是不能受到任何控制,同时我们还要确保终端的数量,这是必要的条件。

    比如日本的软银,这家公司的移动终端大概七至八成都是iPhone,如果DOCOMO也是这个比例的话,我们是不可能实现以上说的那些业务的。所以我们判断的关键点是(苹果给出的)条件如何。日本的媒体也总是问我们这个问题。加藤社长也没有说过未来我们一定不会引入iPhone这样的话。

    笔者:之前DOCOMO推出了很多像购物、游戏中心之类的业务,同时在这些领域都有很多很强大的互联网对手,比如说亚马逊或者像GREE这样比较强大的互联网对手,那么DOCOMO是有信心在这些领域打败这些强大的对手呢,还是根本就没有和这些互联网对手相比的想法呢?从战略想法上来说,是不是并没有强调和这些对手竞争,而是实现自己战略的一部分呢?

    吉泽和弘:现在我们没有想正面和GREE等这些互联网大公司去竞争,作为DOCOMO来说,比如像游戏中心这个业务,我们会选择一些适合小孩子玩的,且大人们也放心的游戏,用这个特点和其他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差别化。

    对于购物这个业务来说,我们并没有把亚马逊等这些互联网公司作为竞争对手来对待,但是我们在差别化这个领域上,我们公司的优势是可以时刻携带并且可以重复购买,想到了就可以买。虽然现在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但是我们今后会做到就像之前提到过的携带自由这个特点,而且不只是向DOCOMO的用户,还会向其他用户开放。同时也不排除我们会和其他公司进行合作来完成这个业务的可能性。

    笔者:有种说法说,在中国,2013年年底的时候会发放4G的牌照,在这一方面DOCOMO已经在发展4G了,那么您认为DOCOMO已经有4G的“杀手级”应用了吗?如果还没有的话,DOCOMO作为一家领先运营商会培养这种“杀手级”的应用吗?并且4G的“杀手级”会出现在哪个领域呢?

    吉泽和弘:因为4G的一个特征是容量大、速度快,可能“杀手级”就是利用这个特征的一个应用吧。你说的这种“杀手级”应用比较可能出现在影像、动画、视频领域,当然还会有电影、动画、导航一类。如果你要看2个小时视频的话,2G的流量马上就没有了。所以要考虑流量,还有资费等要素。还有刚才提到的基于云服务的这些应用会有及时响应的功能,比如说我和系统说话,会给我一个答复。如果你的网速很慢的话,这个功能是用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