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新一浪
因为宏观调控加剧,2004年成为中国企业的败局之年,但却是中国互联网的超级大年,中国互联网和中国经济之间的跷跷板定律再度应验。从2003年12月到2004年12月,整整一年时间内,有11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上获得上市的机会:他们中有以无线业务上市的空中网、掌上灵通;有在美国、香港两地上市的Tom在线;有无线+虚拟增值业务的腾讯;有在线招聘网站51job和财经门户网站金融界;有跟携程概念基本一致的在线旅游网站艺龙;还有第九城市这样的网络游戏公司;但这些IPO加在一起,其产生的影响都比不过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就是盛大。
盛大的陈天桥是200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最耀眼的角色,即便是放大到整个工商业界,陈天桥在2004年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2004年10月,在短短的一周内,在陈天桥的要求下,高盛帮助盛大发行债券,成功募集资金2亿美元。对比首日IPO的尴尬表现,三个月后的成功发债让陈天桥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修复。一个月之内,陈天桥把这笔钱用在了对盛大上游内容商Actoz的控股上,这次收购再次让陈天桥的信心得到认可和放大。从软银入主,力邀唐骏当CEO,在资本市场上对高盛这样的大玩家说一不二,再到对上游内容商Actoz的收购,陈天桥风光无限,其个人的自信心也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放大,任何人在这种状态下都会膨胀,陈天桥也不例外。
陈天桥的表现甚至是跨年度的,2005年春节前后,陈天桥斥资近20亿元人民币,仅用43天即成功收购中国最大门户网站新浪19.5%的股票,成为新浪最大股东,此举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以相当夸张的方式提醒大众,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已经悄然变化。而这种动作绝非陈天桥偶一为之的特殊举动,早在2003年,盛大就已经先后收购了北美、日本以及国内的近10家公司;2004年,盛大的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创下了两个月内完成6次资本运作的纪录。
但2004年也是陈天桥事业波峰的到来,这一年年底,第九城市也尾随其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并至今与盛大进行缠斗;特别是从盛大手中抢下《魔兽世界》,使第九城市从一个完全的跟随者变成了正面的叫板者。
这一年,史玉柱在巨人15周年的庆典上在老下属的呼吁下决定进军网游,并于三年后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成为盛大的又一个直接对手;而其第一款网络游戏《征途》的技术团队即来自盛大。
这一年,腾讯也在香港主板上市,尽管2004年的腾讯更多是一家无线+虚拟增值业务的公司,但很快,今天的它已杀入网络游戏的前三甲,成为这个领域最重要的玩家之一。
加上之前靠网络游戏翻身的网易,中国的网络游戏群雄争霸,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陈天桥在2004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把重心放在网络游戏上的结果。
由于盛大在盒子战略上将资源进行倾斜性投入,使得盛大在网游市场上的垄断性领先丧失,但从客观上,也形成今日网络游戏市场乃至中国互联网市场战国争霸的局面。这是盛大的不幸,但却是行业的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