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群英会

    在争夺SP数字音乐疆界上,京文唱片也属于快了一步的种子选手。京文和无限艺能在2005年6月合并成立艺能京文控股公司,而无限艺能本身具有SP资质,旗下有酷客网,拥有2 000多名歌手,8 000多首原创歌曲。艺能京文的CEO杨春旭说:“酷客类似音乐发烧友的网站,里面会有彩铃业务。我们和广东电视台合资成立的华格莱美电视发展有限公司,将来会是我们音乐节目的生产基地。依托电视媒体和唱片公司的优势,酷客将提供质量更好的音乐作品,今后很难界定谁是网络歌手,谁又是唱片公司签约歌手。现在,酷客正在整合手机和互联网资源。”

    跨媒体也是时任掌上灵通CEO杨镭始终挂在嘴边的词汇。2005年,掌上灵通控股了九天音乐网,之前还收购了做网络游戏的深圳远航,不过,其最大的手笔是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节目做内容上的合作。杨镭称这种布局横亘手机、互联网和电视,掌上灵通要做跨媒体、跨平台的互动娱乐公司。这就是SP对CP(内容提供商)的渗透。

    数字音乐是2005年前后杨镭最愿意说的一个话题。杨镭说:“九天音乐网上现在有四五万首正版音乐。很快将会有七八万首。我要把九天打造成中国最时尚的音乐门户要让年轻人觉得上九天去下载音乐很酷,而不是钱的问题。”

    如果说杨镭借助九天的平台进入CP还是业内可以理解的,那么另一家短信服务商华友世纪彻底扎下去做内容,接连签下陈好、庞龙和张靓颖等艺人,则让业内人士众说纷纭。华友世纪的副总经理吴峰的解释是:“华友世纪原来是个软件商,后来发觉做软件没有内容,就做SP;又发现做SP没有核心价值,和其他的竞争对手区别性不大,于是进一步做内容。像掌上灵通收购九天音乐网可能会做原创音乐平台。而我们直接做内容,只是想找一条对我们来说最舒服的路来走。”

    时任TOM在线CEO的王雷雷不认同华友世纪盯着歌手的做法,他说:“TOM在线的玩乐吧是以歌为主,不能以歌手为主,网络歌手一般就只有一首歌。虽然这些网络歌曲不是精工细作的,但成本非常低,所以效率高,比如一个星期就能去申报三个新的原创歌曲的彩铃。而包装一个歌手,成本很大,风险也比较大。”

    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SP,TOM在线2005年第二季度的无线互联网收入占总收入的95%,近3.4亿元,其中40%是来自于数字音乐收入,数字音乐已经成为TOM在线主要的收入来源。2003年,王雷雷在刚进入数字音乐领域时,曾做出过1 200万元签下周杰伦4首歌曲两年版权的壮举。

    王雷雷反攻CP的手段是“歌海战术”,他说:“我们跟传统歌曲签约的有两万首,真正有过下载记录的不到2 000首,传统歌曲收入90%的贡献来自于不到100首歌。”这也就是说,虽然看起来传统歌曲是海量曲库,但真正适合数字音乐形式的资源极为有限。

    网络歌曲虽然在质量上差强人意,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创造成本低,这就意味着“数量大于质量”。王雷雷说:“我要不断地高产网络歌曲,众口难调没关系,不爱听的歌马上就下去,我有新的,每天在玩乐吧有200多首歌曲上传。就算是抽奖的几率,TOM在线也要抽出个《老鼠爱大米》。”

    就在CP和SP你争我抢之际,从这两个阵营里又分别走出一些人,他们也想分切数字音乐的蛋糕。

    与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式、P2P式盗版泛滥不同,无线互联网上的是高级盗版—CP无法掌握下载的精确度。比如手机铃声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下载:可以通过网站直接下载;也可以通过 IVR 语音互动系统下载;也可以通过Wap 形式下载;甚至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去下载。CP很难知道铃声是怎么下载的,当然也就无法知道它被用了多少次。于是,经常有SP为了少分账和CP玩数字游戏。

    所以传统的唱片公司跟SP的合作也是分三等的,对TOM在线和新浪这样的顶级SP,以分成为主,没有保底金;对于空中网、掌上灵通等中型SP采取保底金加分成;而像其他的小SP只有保底金,唱片公司不愿意跟他们多纠缠。而小SP本身收入就没有保障,高额的门槛把他们排除在外,如此下去只有两个结局:要么盗版、要么就是寡头SP之间的游戏。

    源泉公司则试图用技术打破这种不平衡,其创始人吴峻也是中国最早的SP灵通网的创始人,对SP的手段非常熟悉。源泉通过比对收集到的网络下载采样信息与SP提供的计费信息,从而测试数据的准确度。源泉以这些技术为保障,以预付金的形式拿到了环球和华纳所有的曲库和部分BMG曲库的著作权代理,再在国内授权SP使用,并监督打击盗版。就在2005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源泉起诉了华友世纪、中华网、华动飞天、奥创科技4家涉嫌使用盗版周杰伦歌曲铃声的SP。吴峻说:“版权在没有管理的情况下是不值钱的,源泉把数字音乐的版权管理变成了一项生意。”这在其他国家是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做的事情。

    还有人想杀进来,即便是在盗版音乐猖獗、产业环境尚不成熟的互联网上,各种奇思妙想也都在一一迸发出来。靠数码产品的一击得中一跃成为中关村代表性公司的爱国者,横空出世一个中国版iTunes模式,甚至连每首音乐下载每次0.99元的价格都照搬过来,只是把美元的后缀换成了人民币;中搜① 富有想象力地提出下载一首歌替网民垫付一分钱版权费,还大张旗鼓地和国内两家小唱片公司签下授权合约,虽然这两家公司可能从没想过能在互联网上收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