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4个非典案例中阿里巴巴有其一
但意外发生了。让阿里巴巴和马云措手不及的是,他们的员工中出现了疑似非典病患者。
阿里巴巴总部所在的杭州并非是非典的重灾区,甚至是防范措施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整个杭州只有4个非典病例,但阿里巴巴的一名员工,正好是这4个之一。
阿里巴巴的这名员工,是因为参加2003年广交会而染上非典的。当时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项目承诺要帮助它的客户参加各种展会,去展示客户的产品和资料,其中当然包括最大的外贸展会—广交会。虽然展览开幕的时候广州已经明确确定为疫区,但阿里巴巴还是派员工前往参加了这次广交会。这位员工从广州回来后本可以休息,但她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完,所以,主动回到公司加了一会儿班。
很快,这位员工被确诊为非典患者,同时,整个阿里巴巴也迅速被杭州政府确定为重点防范对象。公司办公区域被完全封锁,几乎所有员工都被隔离在家。整个阿里巴巴陷入一种混乱和恐慌之中。
对于隔离,理论上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公司是可以用在家办公的方式来解决的,但问题是没有一家中国公司真正在这个方面有过经验。因此,当2003年“五一”长假结束前一天,已经得知公司被完全隔离的阿里巴巴所有高层都忙着整理通讯录,而在安排电信部门给员工的家里安装电脑、宽带和通信设备的时候,没有人知道阿里巴巴能否渡过这一难关。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个电话销售业务巨大的公司,可却要把所有的业务都分配到被隔离员工的家中,这是存在风险的。
而更大的风险在于被隔离员工的心理波动,阿里巴巴有相当比例的员工是家在外地的单身员工,他们多半租住在一些偏远的农民房里,有的房间甚至没有窗户,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在隔离期间,这种房子的门口会站上一名警察和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水、食物都由他们送到房间内,员工的活动范围就在房间内。因此,他们能不能在整个隔离期间安全度过而不产生心理问题都是未知数,更不用说完成当时节节上升的业务流程了。
阿里巴巴本身也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因为阿里巴巴的员工感染上非典,“为什么要在此时派员工去广交会”,成为外界对马云的主要指责。马云甚至为此专门写了一封给“阿里人”和“阿里家人”的信件,主动承担了不应该让员工去广州出差的责任,那封信件中马云的无奈和无助心理多少有些流露。
正如财经作家郑作时所指出的,“几乎所有的条件都指向阿里巴巴将面临一场灾难的结局:错过业务发展的高峰是一场灾难,因为员工出现问题业务流程被迫中断也是灾难,出现大规模员工抱怨造成人心涣散同样也是灾难,包括他们的领袖马云”。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成为事实。成为事实的是,整个阿里巴巴业务量上升造成的繁忙被撑持过去了,虽然阿里巴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也不可能招人;甚至没有多少客户知道阿里巴巴处于完全隔离这样一种状态,阿里巴巴给客户的感觉是完全处于正常的状态之中。
即便是现在,都很难去理解和解释当时阿里巴巴是怎么度过这个灾难性时刻的。而勉强可以找到的解释是这本来就是一家给人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本身具备远程协作能力的公司,他们在应对这种远程协作环境上有先天的优势。
这种对先进技术的掌握让阿里巴巴在灾难面前,能更好地传递彼此之间的相互激励。有一个细节被事后不断提起:为了解决单身员工独处时的心理问题,他们甚至利用网络举行过好几次公司范围内的卡拉OK大奖赛。
非典正好成为一个高度凝聚人心的时刻。这是一场不大不小的灾难,在这个灾难面前,当时已经有几百号人的阿里巴巴从一个小型公司重新又回到了马云团队的时代。灾难使这家公司重新得到马云团队在湖畔花园50万元创业时所要面临的那种悲壮的激励。这是阿里巴巴和马云所不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