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1超强悍的市场推广
周鸿祎一边建立起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体系,一边开始为3721网络实名做各种各样的推广。
周鸿祎向来是市场推广的天才级人物,3721刚一诞生,他就搞过一字千金的竞拍,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竞价排名的案例。
3721也是最早利用网络联盟进行推广和宣传的客户端。周鸿祎本人在个人站长中的影响力更是说一不二。
周鸿祎最早想的推广是和电信合作,遇到用户输入错误或不存在的网址后,会产生一个所谓的404页面,周鸿祎想利用这个进行市场推广,于是设立了专门的电信合作部门,和各地电信合作,输错网址之后会弹出一个指引用户去3721访问的窗口,输错网址的概率虽不高,但因为中国网民的基数很大,因此,流量也是相当的惊人。
其次,周鸿祎和一些共享软件合作,周鸿祎本身是写软件出身,3721也可以归结于共享软件的行列。周鸿祎知道,这些共享软件都有很多忠实的用户,因此,他去找这些共享软件合作,请他们帮着做推广,并付以一定的费用。这也就是后来常说的插件推广。
周鸿祎也和一些流量很大的个人网站合作,给他们一些费用,让他们帮着做弹出窗口广告,3721网络实名的弹窗虽然设计了是否跳过的选择,但一般用户搞不太懂,因此,老是不断地弹出,老是关不掉。
周鸿祎还与百度一起争夺IE的地址栏,这是个大生意,一旦谁占领,当是很好的一个流量入口,当时双方都有流量压力。因此,对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双方争夺得相当激烈。这场争夺让双方甚至上法院打上了官司,甚至两家公司的CEO在出完庭后差点发生了武斗,想象一下,在北京某法院门口,一个书生样的青年把西装一脱,往肩膀上一甩,口中念念有词,都是些对对方不敬的词汇,让对方放马过来,另一个口中念着你当我真不敢动手怎么的(还好被人拦下)的场景,就能想见他们两家公司在地址栏上的争夺是如何的惨烈和残酷。
到后来,不光是百度,CNNIC也加入了战团。3721、CNNIC和百度三家在用户的电脑中“群殴”,不仅让自己的客户端以卸载,而且互删对方的客户端,导致用户电脑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蓝屏、死机等症状。这给3721留下了难以修复的历史污点。
不过,这种蛮荒时代的推广后来被无限制地放大,并被诸多草根出身的创业者所追随,3721在很长时间内也成为流氓软件的代名词,这怕是周鸿祎本人不曾预料到的,若干年后,他自己痛陈,这主要归结于三点:1.急于求成;2.没有经验;3.缺乏对用户体验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