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麦当劳的O2O服务
日本公认最经典的O2O案例是日本麦当劳的优惠券业务。日本麦当劳的手机优惠券业务成功后,美国、欧洲的麦当劳都纷纷前来取经。
我们特地前往日本NTT DOCOMO拜访了麦当劳优惠券业务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截至2013年年初,日本麦当劳的注册会员数已经超过了3000万,也就是说每四个日本人,就有一个人在用麦当劳的优惠券业务,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用。
形成O2O闭环后,日本麦当劳可以很好地采集用户交易行为数据,从而精准地向他们推送手机优惠券,大大提升到店率和销售额。
日本麦当劳优惠券发展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纸质优惠券。日本麦当劳的优惠券最早是通过纸张印刷的方式发放的。不仅发放成本高,而且印刷耗费时间长,且投放不精准。
第二阶段:2003年开始提供在手机网站上下载优惠券,到店出示享受打折的方式(中国目前处于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要求享受优惠券服务的人注册,并搜集他们的信息。2006年2月,麦当劳开始通过旗下的网站向注册会员发放优惠券,到2007年9月,麦当劳手机网站的会员数已经突破了500万人。
第四阶段:发展基于手机NFC支付的优惠券服务。2007年,日本麦当劳和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成立了合资公司“The JV”,日本麦当劳占70%股份,NTT DOCOMO占30%股份。NTT DOCOMO有着著名的“手机钱包”近场支付业务,还有名为“ID”的手机信用卡业务。合资公司成立后,麦当劳的手机优惠券形成完整的O2O闭环。
日本麦当劳一直想搜集用户的消费行为信息,然后精准地为他们提供优惠券。起初,麦当劳是让用户自行填写个人信息,例如性别、年龄之类的,但是这些信息价值不大。
麦当劳真正采集到用户交易信息,是在2008年开始和DOCOMO一起在其旗下3300家门店建设了NFC手机支付读取终端,并部署了CRM系统,采集用户信息。
至此,日本麦当劳形成了O2O的闭环。
日本麦当劳实现了O2O闭环,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精准挖掘用户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用户的消费频次、经常光顾的店面、单次消费的金额、购买的食物品种等。
日本麦当劳耗资数百亿日元,建设了一套顾客信息挖掘系统,并对门店采集来的用户交易数据进行非常精准的挖掘分析,然后个性化地向他们推送每个都不同的优惠券。
这些个性优惠券的具体例子有以下这些:
对于周六、周日白天频繁购买咖啡的顾客,发送周末早上免费兑换咖啡的优惠券;
对于一段时间没有光顾的顾客,发送过去经常购买的汉堡等产品的打折优惠券;
对于光顾频率很高,但没有购买过新品汉堡的顾客,发送新品汉堡大幅打折优惠券;
对于经常购买汉堡套餐的顾客,发送苹果派等小食的打折优惠券。
这些个性化的优惠券大大提升了日本麦当劳的门店销售,使用户更频繁地光临麦当劳,并每次消费更多的钱,或者说更好地起到了CRM的作用。
相比之下,中国的麦当劳优惠券,目前都是采用标准化优惠券。也就是说,你在丁丁优惠上下载一个麦当劳优惠券,和你去布丁优惠、大众点评下载一个麦当劳优惠券,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这种优惠券是单向的推送,无法采集到用户的有效信息,也就不存在精准营销。
使用应用购买汉堡流程78(78 由NTT DOCOMO网站发布,野村综研翻译。)
结束语
从数据上看,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处于相同甚至更发达的水平。日本在早年就已经发展起非常发达的实体店零售业态,特别是连锁化经营的卖场和便利店,可以说是世界领先。日本消费者在购物方面的便利性、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的需求空间并不大。
而中国则不然。实体零售业态的发达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在二线以下城市,便利店也没有做到五步一岗。很多商品还在依靠非常传统的自然渗透进入小城市和村镇市场。网络购物因此有了快速增长,和实体购物抢夺生存空间,甚至压倒实体零售业的机会。
正如在日本,移动互联网在PC完全普及以前就已酝酿。中国的智能手机热潮很有可能反超PC互联网。加上中国人购物的热情,移动电商的比例快速增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从美日欧直接拷贝成功模式的互联网快速发家法,在这个领域不灵光了。中国,很有可能是移动电商全球创新的源头了。
从日本现有的情况来看,移动营销、O2O、移动电商这三个概念实际上已经密不可分。充分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的空白点仍然是基础。比如D-shopping的例子。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电商创业者们毫不逊色。随着中国各项信息基础的进一步成熟(智能手机普及率、手机4G网络、移动支付和NFC的基础设施等),更加精彩纷呈的移动电商案例会在中国创造出来,并有机会输出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