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转身 盛大王者归来

    有人忙着合并,有人则赶着说再见。2007年,盛大忙着卖光自己在新浪的股份,以更积极更主动的态度回归网游主业。

    2007年5月23日,盛大正式宣布,自5月起,已在公开市场出售余下持有的新浪所有剩余的200多万股普通股。此前,盛大曾分别于2006年11月及2007年2月两次出售所持有新浪股票。算上此次抛售,盛大共获收入3.05亿美元。2005年2月,盛大通过公开市场收购了新浪19.5%的股份,花费不到2.5亿美元。一进一出,盛大在新浪一役中还是有所收获的。

    与抛售新浪股票相对应的是,盛大在这一年5月发布2007年第一财季财务报告。在这个财季中,盛大用一笔高达5 800万美元的纯利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单季赢利额的纪录,并刺激华尔街重新把盛大股票的评级上调为“买入”。

    尽管5 800万美元真金白银光芒耀眼,不过在那份被陈天桥称之为“完美”的财报中,最有价值的数据是“来自网络游戏业务的收入达到5.0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超过了网易同期4.819亿元人民币的网游收入,也帮助盛大重新成为“国内最能赚钱的网络游戏公司”。盛大重新夺回了自己在网络游戏领域的领导性地位,陈天桥再一次王者归来。

    市场迅速做出了反应。盛大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便冲高至31.19美元,逼近52周以来的新高,并随后连日飙升。在过去的52周中,盛大股价最低仅为13.63美元,一年时间有将近300%的回报,着实惊人。

    对财报做出积极反应的还有摩根大通等各大投行机构,他们纷纷调高盛大的目标价位。《商业周刊》等各大主流媒体也纷纷撰文,称赞盛大“转型成功”。

    而一年多以前,故事则以完全相反的方式在上演。

    2005年11月24日、28日和29日,盛大先后宣布三款主打游戏《梦幻国度》、《热血传奇》和《传奇世界》实行“永久免费”,抛弃原有的计时收费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盛大将不再根据玩家的上线时间来收费,而是靠销售各种虚拟“道具”与提供增值服务来获得收入。对于这个有些匪夷所思的免费,业界一片哗然,“陈天桥疯了”成为最直接的解释。

    媒体们与华尔街口径一致地对盛大的“免费模式”表示“难以理解”。因为在2005年第四季度,也就是盛大宣布“游戏免费”、进行商业模式转型的首季,他们看到的是:单季净亏损高达人民币5.389亿元的巨亏财报。

    而之后的三个季度,盛大的业绩也比往年同期大幅下滑。这使得盛大陷入更大的质疑声当中。一年多之内,盛大股价跌掉了历史最高价格的7成多,市值大幅缩水。盛大也失去了网游老大的位置,被网易所取代,与第九城市等公司的差距也逐渐缩小。

    已经习惯了以“传奇”、“惊人”、“神话”连用的盛大要开始适应与“质疑”、“危机”、“困境”的结合,尽管今天这些已经变为:盛大“再创传奇”、“更为惊人”和“续写神话”。但无论如何,盛大硬邦邦的数字赢利说明:盛大成功了,盛大回来了。

    陈天桥的王者归来有多么重要,看一看2007年下半年开始刮起的网游公司上市第二浪就可以得知。可以想见,如果陈天桥不以积极的姿态回归网游主业的话,那么,第九城市、网易、腾讯这些对手不需多言,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巨人、金山、完美时空、网龙的相继杀来,也够阵脚不稳,心有旁属的盛大忙乱一阵子。

    幸运的是,盛大及时地转过身来。在出掉新浪股票,低调淡化“盒子”,用免费商业模式重新获得主导权后,2007年7月,盛大再出大手笔,发布了著名的“风云计划”,计划中的内容包括三项:

    1. 以新收购的小公司“风云”为标志,盛大表示愿意为运营活跃用户已过150万的公司提供1亿元以上的现金投资。

    2. 盛大广开贤路。此后每月18日,盛大高管将在浦东总部静候本土网游开发团队,后者一旦毛遂自荐成功,即可获千万研发投资。

    3.所有自认可跻身网游前10%的网游精英,如给盛大贡谋献策并参与力行,“也可获最高至20%的分成和百万年薪”。

    同时,对内,盛大将员工的平均工资提高了21%,内部消息称,核心人员的工资提升远超过这个水平。在外界看来,陈天桥似乎有点不务正业,做起投资商和VC的角色来了。其实核心一点还是在于圈人运动,风云计划与涨工资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只是吸引人才,而后者是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