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曾经领先但很快落后
雅虎在中国互联网的三大门户时代之前,杨致远已经做了中文网站。1998年5月4日,雅虎开通其第13个非英语站点—中文雅虎,这是所有雅虎中文站点的前身,它包括雅虎香港、雅虎台湾和雅虎中国,并很快成为中国最早上网用户的首选网站。
20世纪90年代,网络广告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而雅虎就是靠这个小东西在美国获得了盈利,所以国内网站都模仿其做法,甚至连条幅广告(Banner)的尺寸大小都直接照搬。而当时,现在的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才刚刚有了雏形—1998年年底,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购华渊资讯公司,但新浪网正式推出要到第二年的春天;搜狐网才成立两个月;网易也就一年,但要是从做门户算起,网易也是1999年春天的事情。
互联网作为新生产业,其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国内三大门户的快速成长,迅速取代了雅虎在中国的领头羊地位,并远远地把雅虎中国甩在了后面。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新浪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自此一炮走红。全国大部分网民开始养成“看新闻上新浪”的消费习惯。网民对新浪的认可,使其取代雅虎中国门户登上了中文第一门户的宝座。
互联网市场变化之快,令人感到残酷。根据CNNIC的调查,在1999年1月的时候,雅虎还是中国网民的首选浏览网站,大使馆被炸事件两个月后,CNNIC的网站排名榜的前三名已经被三大门户占据,雅虎落在了后面。
内地互联网的竞争态势已然出现不利格局,但广告用户的热捧还是让杨致远决心正式进入这个市场。可当时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外国资本对内容提供商进行投资。为了绕开政策壁垒,杨致远在前惠普中国区副总裁李汉生的帮助、介绍下两次求见在内地科技教育领域有着卓绝地位和巨大影响力的王选院士,双方达成共识,雅虎出技术和平台,方正负责销售。
1999年9月,雅虎中文不动声色地将其简体中文网站改名为“雅虎中国”,网址也由gbchinese.yahoo.com改为www.yahoo.com.cn和cn.yahoo.com。“雅虎中国”第一任总经理张平和踌躇满志,提出“找到任何事,沟通所有人”的宣传口号。1999年11月,方正香港控股公司和美国雅虎公司共同投资的方正互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拉拢国内众多知名品牌在雅虎中国网站开展网络品牌推广或促销活动。
借助方正集团公司曲线入市之时,雅虎刚好赶上中美两国重开中国加入WTO谈判的关键时刻,雅虎中国网站的开通还是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觉。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随即下达禁令,重申外资不得参与国内电信市场,矛头直指雅虎,这让雅虎与本土对手的竞争在地利上吃亏不小。
问题还远不只这些,和本土门户网站相比,雅虎中国新闻频道的首页新闻数量少得可怜。虽然雅虎在图片编辑方面做得很出色,但中国的网民似乎更愿意选择接受国内门户海量新闻的疲劳式轰炸。和雅虎中国几个人在维护新闻不同,国内的门户网站成百上千的编辑像流水线上的工人那样大量地生产着新闻。虽然大多数新闻都是拷贝和粘贴。
事实上,张平和(和他的继任者陈焕守)意识到了中国网民的需求,不愿意闭门造车,但雅虎美国总部对此却很难理解。“雅虎全球都这样(做目录分类)成功了,你们为什么不行?”
美国人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偏差同样表现在服务领域。当三大门户都通过短信和游戏等服务获得大量现金流的时候,雅虎却成了旁观者。杨致远事后总结时承认,中国人的短信收入模式和国外的有很大差别,这也很难让国外互联网从业者理解。
作为雅虎中国的直接操盘手,由于很难把中国市场的声音传达到总部,张平和等十分了解中国市场的职业经理人眼睁睁看着雅虎中国被一个个国内门户网站赶超,无奈之下他只好挂冠而去。此外,在2001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雅虎股价惨跌,自顾不暇。在总部眼里,尚在观察中的中国市场需要赢利而非长期投入。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这个全球网络第一门户在中国连二流门户阵营都没有进去,管理层变动频繁。
2003年,雅虎在新总裁兼CEO特里·赛梅尔的带领下摆脱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阴影,开始把搜索作为主要业务方向,和Google进行全球性的较量。在中国台湾,雅虎并购门户网站奇摩公司的成功案例,让杨致远在内地也决心找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通过收购一改雅虎在中国4年来委靡不振的尴尬状态。
当时进入杨致远视野的主要有百度和3721。相比之下,后者更合胃口。据当事人回忆,百度虽然技术不错,但其创始人李彦宏更希望能单独上市,他向雅虎出价1.5亿美元。而3721的周鸿祎要价是1.2亿美元。
在杨致远眼里,3721已经有很强的赢利能力,这是相当重要的。2003年,3721收入达到2亿多元人民币,利润约6 000万元。同时,3721的客户群对于雅虎未来的发展极为有利。3721当时拥有45万个中小型企业客户,这和雅虎在全球用户目标的定位一致,未来最有潜力的业务—搜索、电子商务、宽带服务、企业邮箱、企业即时通信、竞争情报等无一不是中小企业将占据主角地位。
周鸿祎则在接受笔者采记时认为,他加入雅虎最主要原因就是急于和百度竞争,但当时3721有流量,有收入,有搜索,有代理商,是中国最大的网络营销渠道,与百度处于胶着状态。不过,3721的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在搜索端的积累不如对手。当时急于跟李彦宏斗上一斗的周鸿祎希望借助加入雅虎,得到雅虎的技术品牌和搜索上的积累后让自己更上一层楼,从逻辑上说,有了雅虎这个品牌的嫁接,3721不仅能做好中文网址这个市场,也能在搜索市场获得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