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时空和金山依靠网游上市
巧合的是,盛大发动“工资战争”的日期是2007年7月27日,这一天正好是完美时空上市的第二天。2007年7月26日,完美时空登录纳斯达克,融资约1.88亿美元。
在开发网络游戏之前,完美时空也遭遇了所有中国通用软件公司的困境,其前身金洪恩软件从事教育软件开发,也一直遭受盗版软件的困扰。虽然在教育软件行业排行第一,但收入始终不尽如人意。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金洪恩公司的技术人员中来自清华的特别多,尤其是很多被认为是天才的技术高手,都把美国贝尔实验室作为学习对象。经过反复琢磨后池宇峰发现,相对于教育软件而言,网络游戏的知识产权更容易保护,而且网络游戏是可以把计算机领域的图形学、网络、防攻击等各个方面比较极致地去综合运用的产品,在进入壁垒方面也很有挑战。
2003年,金洪恩创始人池宇峰一行数人专程去了一趟韩国,考察了那边的游戏开发公司。回来之后他们信心百倍,认为完全可以依靠团队自身的技术实力去竞争,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的游戏,甚至会做得更好。
池宇峰的底气在于,从事教育软件制作的同时,金洪恩软件早就着手研发游戏。早在1997年,池宇峰带领的团队就开发出中国第一款单机版的3D游戏—《抗日:血战上海滩》。
在2004年进入网游领域后,伴随着市场放大,完美时空的赢利能力也在不断放大,后来已经远远超过金洪恩软件。脱胎于原创游戏研发,完美时空切入网游行业的速度惊人,特别是其拥有独立自主研发的3D引擎开发,这让其在研发上有着高起点。有了自己的引擎之后,游戏开发就像流水线作业一样开始提速起来。
完美时空在研发方面保持活力的关键在于其团队的稳定性。完美时空有800人,研发团队占到1/3,池宇峰清华毕业,而且公司20%的人也都来自清华,其中主要人员都是10年前就来到这里的。
而“清华系”的海归背景也迅速帮助完美时空在资本市场上寻求到支持,不论是在国内的融资,还是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池宇峰① 为代表的管理层为完美时空设计好了40个月上市之路中的每一步。
与金洪恩软件一样,另一家民族软件公司的代表性公司金山公司也靠着自己2003年转型网络游戏的举动在2007年获取了资本市场上的认可。
2007年10月9日,金山软件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为了上市这一天,金山董事长求伯君苦熬了19年,时任金山总裁兼CEO的雷军稍短,但也已经有16年时光。在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双重挤压下,能活19年的通用软件公司已经非常少了,而能够上市的到目前为止,还只有金山一家。理由无他,对手微软太强大了。
意识到与微软和盗版竞争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后,金山决定加大网游市场的投入。
其实,从2000年6月开始,金山已经进入网络游戏领域。如果把单机版游戏的故事算起,金山在游戏领域更是属于鼻祖级的公司,1996年金山发布了国内第一款自主开发的商业游戏《中关村启示录》。1997年开发了国内第一款RPG游戏《剑侠情缘》;同年,另一款游戏《月影传说》成为第一款走出国门的本土游戏,卖到了包括马来西亚等在内的亚洲国家。但相对应的是,金山直到2003年,才开始推出自己的网游产品,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雷军给出的解释是,其间,金山正处于上市的准备期。从1999年开始,金山前后共准备了8年时间,看过5个股票市场,并在内地A股、纳斯达克和香港进行了实质性操作。
准备上市意味着金山把手脚都捆起来了,意味着巨额的审计费、律师费、中介机构的成本,金山必须在投资策略和业务策略上谨慎选择。金山陷入有钱都不敢花的囚徒困境中,因为一花就会产生费用,马上就亏损,也就达不到上市的要求。
左右为难之下,雷军说服董事会于2003年取消了内地A股上市的计划,准备了8 000万元,打算在网游市场孤注一掷,而2003年也是金山近几年来唯一亏损的一年。“当时我们是豁出去了,开始花大钱对网络游戏进行投入。”
更重要的是雷军直面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珠海金山偏研发、北京金山偏市场,两家金山公司分而治之的尴尬局面,说服金山的另一位创始人求伯君,自己以CEO的身份亲自担任金山游戏业务的总经理。
作为CEO的雷军为金山制定了孤注两掷的策略,即把8 000万元分两次做两款网络游戏,一次不成功的话,再来一次。在开发《剑侠情缘网络版》时,金山投入100多个技术骨干、5个技术总监,而雷军自己更是亲自挂帅担任游戏业务总经理,直接杀到珠海西山居,亲临一线督战,一战定乾坤。2005年,金山网游的收入即超过应用软件的收入,达到0.58亿元人民币,200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15亿元,两年内翻了两番。
2009年开春,求伯君宣布将网游业务从金山里分拆出来。比金山更进一步的是搜狐公司。2009年4月2日,搜狐将网游业务分拆出来的畅游公司在美国上市,张朝阳也成为以创始人身份成为两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