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开始的那段姻缘

    如果把1998年9月26日到2001年6月1日围绕新浪诞生、上市到驱逐自己的创始人兼CEO这21个月的故事拍成一部电视剧的话,那将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乃至中国商业历史上最丰富、最跌宕、也最离奇的一部电视剧,而最让人欷歔的是,最早导演和推动的两个人—台湾人姜丰年 和北京大学毕业生、软件天才王志东都未能笑到最后,先后出局。

    今天的新浪和他们关联都不大,留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回忆。

    新浪北京前身四通利方在线的故事我们之前曾经在1996年的章节中提到,而如果把新浪北美的前身华渊算进去的话,那么新浪的故事可以从1995年的斯坦福讲起。1995年,蒋显斌、林欣禾、洪殷瑞三个斯坦福的学生联合创办了当时的华渊中文网,直指北美华人生活社区。他们起初的创业基金来自一个叫怡中和的人,他给了他们3万美元,怡中和也是硅谷老资格的天使投资人。

    不过,新浪的故事最重要的描述时刻应该从1998年9月开始讲述。从那个叫姜丰年的台湾青年谋求将他担任CEO的华渊变成中文第一大门户,而到北京求见当时四通利方总经理王志东,进而产生两家合并的意向,之后催生新浪开始讲起更合情合理一些。

    1998年9月,高盛公司在新加坡召开其每年一次的亚洲科技会议,高盛邀请了亚信、搜狐、华渊和中华网参加。当时华渊在北美华人市场影响力第一,在港台也很有影响;中华网架子最好,商业运作能力也最强;而搜狐当时是内地最有型的门户。因此,在这个会议上,三家网站的CEO都不自觉地讨论起合并的可能。

    那时中华网的叶克勇已经显露出其一贯明显的合作意向,与华渊的姜丰年和搜狐的张朝阳都谈及这个话题,姜丰年也在试探张朝阳华渊与搜狐的合作可能。叶克勇提出的是合作与合并两个方案,都很有诱惑力。而姜丰年向张朝阳抛出的绣球是,马上就有投资人要对华渊中文网进行投资:“但仅仅一个台湾和北美市场,很难做大,我希望可以进军中国内地市场,这需要一个伙伴。这次会议后,我要去美国见董事会,如果你觉得合作可行,咱们可以一起去美国。”

    再往后,按照张朝阳的说法是由于“自己典型的西安人的保守风格”,回答说要回去想一想。而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谁都不愿放弃,之后的故事是姜丰年1998年9月下旬到中国内地,见到王志东,两人半个小时谈定,合并的事就一锤定音了。

    1998年9月26日,王志东乘坐一辆红色的夏利出租车前往北京的皇冠假日酒店见姜丰年。双方此次会面并没有明确目的,但寻找合作伙伴又都是两人的初衷。两人都是程序员出身,因此一见如故。在交谈中,姜丰年得知四通利方不仅有很好的软件产品,还有访问量很大的利方在线网站。两人越谈越投机,最后说到一个共同的想法:两人都想创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谈话终于进入关键时刻,就在王志东脑子里思索以何种方式合作之际,姜丰年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干脆两家合并算了!”但王志东只是报以微笑,顺水推舟地留下一句活话:“我们不排除任何形式的合作。”这时,距两人见面不过30分钟。

    王志东回去很快算了一笔账,华渊当时的市值为2 000万美元,据说还有1500万美元的融资马上到手,而四通利方的估价为1 500万美元,如果两家发生购并,四通利方只能占小头儿。但王志东也知道:要让公司快速成长,以购并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是一条捷径;两家合并是优势互补,华渊中之网的影响范围在北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而四通利方在线的强势体现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更何况尽管四通利方进军互联网的战略已经明确,但网站定位比较模糊,如果得到华渊等于拥有一个专业网络公司的经验和知名度。

    作为生意场上的老将,姜丰年很了解王志东此时此刻的心态,年轻人渴望出人头地,想有大发展又不愿意在人屋檐下。两家公司的实力不对称就成为合并的首要障碍。姜丰年毅然决定,放弃随时可以进账的1 500万美元的融资,以同等的股份与王志东谈判。随即,他给王志东发去电子邮件,约王志东到美国商谈合并事宜。

    这边王志东也和董事会讨论,不如我到美国去和他们谈吧。看着有钱进来,董事们都没有什么意见,有钱进来当然好。就这样,1998年10月,王志东孤身一人前往美国与华渊谈。每天早晨王志东在宾馆里面眼巴巴望着窗外,等华渊的人开车来接他,接到会议地点后就开始吵,你们值多少钱,我们值多少钱,凭什么是你收购我,我为什么不能买了你?公司是面向中国还是面向北美?吵到精疲力竭时对方再用车把王志东送回宾馆。

    在美国的谈判中,王志东咬咬牙将一年前估值1 500万美元的四通利方变成估值3 000万美元,对此,姜丰年作出巨大让步,接受了。谈判持续了9天,几十道购并程序一一过关。10月27日,双方签约,华渊估值2 000万美元不到,四通利方估值3 000万美元,华渊以1股换四通利方0.38股的形式,与四通利方合并。

    公司股份上四通利方占据大股,但在公司管理上却是以华渊为主导。合并之后的新公司里,姜丰年出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王志东出任总裁。这个平衡的背后,一开始就很脆弱。

    1998年12月1日,北京凯宾斯基饭店,由四通利方和华渊合并而成的新浪网正式宣布成立。这一天也是王志东的生日。此时距王志东与姜丰年签约只有一个多月。而从9月26日两人见面到10月27日签约,从一见钟情到定下终身也仅用了一月零一天。

    能在那么短的时间从见面到合并全部完成,王志东事后公开向媒体解释称,他与姜丰年一见如故并迅速达成默契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一种相互信任,不仅源于他们有共同的背景和阅历,以及相似的性格,更由于双方能开诚布公,真诚地亮出家底。

    但更实质的原因是,与其说是惺惺相惜,不如说是利益要求,北美华渊需要中国概念以达到迅速到资本市场套现,四通利方这边王志东需要钱进来,并希望借此摆脱四通对他的管理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浪网一开始就是一个没有强势主导者参与的游戏,各方力量相互博弈,这也决定了在以后的10年间,新浪不断地上演换帅故事,不断地出现让外部人惋惜、让内部多少有些无序的公司政治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