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allet
2011年,谷歌高调地推出Google Wallet业务,采用NFC近场支付模式,将NFC芯片植入采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中。
Google Wallet从2011年9月开始借助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公司的网络推送给Nexus S 4G手机用户。
截至2012年年初,在美国共有14万个店铺可以使用Google Wallet。
此后,Google Wallet被爆出存在安全漏洞。第一个安全漏洞在用户的手机获得Root权限后,攻击者可以从手机中拷贝出重要的“钱包”文件,然后强力破解密码,盗取账号,使用被攻击账号中的钱消费。因为密码只有4位数字,太过简单,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个漏洞要简单很多,攻击者只要清空应用设置中的数据,就可以重新设置PIN码。只要输入新的PIN码,并绑定一张Google预付卡,那么手机中此前预存的资金就可以继续使用。这一方法十分简单,非技术专家也可以进行攻击,Google居然还会犯如此重大的错误,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Google花了好几周的时间才把这个漏洞修复,而且在修复的过程中,新的预付卡全部失效,暂停使用。
截至2011年年底,Google Wallet的推广并不顺利,其原因在于谷歌自己不掌握手机终端的制造,无法有效控制在智能手机中植入NFC芯片。此外,谷歌在推广中依赖运营商的渠道,但是运营商也有自己的算盘。美国Verizon、AT&T和T-Mobile三大运营商也计划推出自己的手机支付服务,这些运营商并不希望将主导权放给谷歌。
此外,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发达,大部分美国人主要依靠开车出行,这也给Google Wallet这样的NFC支付带来了麻烦,因为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刷地铁、公交是NFC支付普及的重要推动力。
谷歌95%以上营收来自广告业务,因此谷歌推出Google Wallet的初衷也被认为是着眼于广告业务,而并非为了依靠其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