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香港上市
2004年6月16日,腾讯控股(700.HK)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根据其每股3.70港元的发行价计算,腾讯拥有62.2亿港元的市值。①
此次上市,腾讯造就了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根据持股比例,马化腾因持有14.43%的股权,账面财富是8.98亿港元;张志东拥有6.43%的股权,账面财富为4亿港元;另外三位高层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共持有9.87%的股权,三人的财富合约6.14亿港元。此外,腾讯的其他7位高层拥有共计6.77%的股权,7人共有财富4.22亿港元。
腾讯最大的股东MIH集团(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更是大获其利。MIH为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两地上市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在南非,是南非最大的付费电视运营商。MIH在2001年6月接手腾讯46.3%的股权。
根据MIH的财务报告,MIH从盈科数码、IDG以及管理层手中收购腾讯46.3%的股份,花费3 200万美元,其中向盈科数码支付1 260万美金。收购后,腾讯管理层持股46.5%,IDG持股7.2%。
后来IDG持有7.2%的股权被一分为二卖给了管理层和MIH,MIH可能为此又付出了几百万美元。也就是说,MIH的总投资超过4 000万美元。但如今,MIH拥有的腾讯市值却高达23.33亿港元,三年时间,MIH的投资获得了7倍的升值。
如果假设当初IDG和盈科数码持有的股份到现在都不卖出,那么两者获得的投资收益将会高达70倍。
对于IDG和盈科数码的“短视”,腾讯创始人之一的曾李青给出的理由是他们和腾讯创业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比起盈科数码和IDG VC,MIH对腾讯的情况更了解、更深入,知道这家公司的真实状况,而不是停留在财务报表上的那些不具备说服力的数字。
如前所言,盈科数码受制于并购香港电讯的案子而无暇他顾,放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即便如此,盈科数码也是相当的不干脆,马化腾也回忆说盈科数码想退未退的那几个月是腾讯最困难的一段日子。
但IDG VC的退出多少有些不合情理。IDG VC负责腾讯项目的董事王树向来对他投资的项目周到备致,IDG VC最早成功退出的项目金蝶软件,就是王树在深圳蛇口码头附近看到金蝶的广告牌后找上门去的。
深圳到广州之间的距离本来就不远,加上王树的夫人在深圳市政府工作,因此,王树经常跑往深圳。对于腾讯的创业团队,对于腾讯的商业模式,甚至对于腾讯的移动QQ,王树都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王树从一开始就主张继续坚守腾讯,不过,IDG VC采取的是集体领导制,一个项目是一人负责多人决策的方式,在腾讯这个项目上,只有一票的王树最终没能说服他的同事。
比起盈科数码的10倍回报,IDG VC采取的是分期退出的方式,因此回报要稍微高一些,但如果能坚持到腾讯上市之后,更富有想象力的是,如果能在腾讯在70港元的高点卖出,那么,IDG VC将获取以千倍计的回报,如果是这样的话,仅凭腾讯一单,王树就可以退休,或者自己单独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宗投资基金。
一切都是如果。
IDG VC在腾讯项目上的失策与王树和他的同事们的专业眼光没有问题,而是与IDG VC本身的策略有关系,IDG VC的基金到2001年前后正处于交割期,需要有良好的账表现去吸引下一轮基金的募集,所以不得不忍痛割爱,需要多一些套现项目来让上一期基金的表现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