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顽童江南春
2007年2月28日,春节一过,上海刚刚下过这一年的第一场春雨,分众传媒宣布,该公司已经同好耶广告网络达成最终协议,将以7 0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55亿美元的普通股收购后者的全部股份。如果在2007年4月1日~2008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好耶达到特定的收益目标,分众传媒将再支付价值7?500万美元的普通股。
分众传媒好耶合并消息传出,分众传媒股价跃上80美元的台阶,很快达到83美元的历史最高,之后则陷入了漫漫的下降通道。由此算下来,分众传媒收购好耶,最多出到了3.05亿美元。
这个收购案到2008年岁末有了升级版,分众传媒将液晶广告等业务卖给新浪,只留下好耶和户外这块业务。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分众传媒成了好耶。这个时候的分众传媒股票虽然只有不到10美元,只是最高峰接近100美元时的1/10,但依旧有三倍于当时好耶被收购时的市值。也就是说,即便以2007年年初可能达到的最高价3.05亿美元买进,也是物超所值。
主导这个收购案的分众传媒董事会主席江南春无疑做了笔好买卖,收购好耶以及之后一连串金蝉脱壳式的资本运作,使江南春这个广告人开始有了诸多新媒体和互联网领袖的成色。
现在该讲述江南春的故事了。家里的大门靠江朝南,他出生在一片春天的阳光里,于是得名江南春。
那是1973年,当他降生时,距离这个上海普通家庭从祖籍浙江宁波迁徙而来,已经足足过去了三代人。幼时的江南春是个安静、胆怯的孩子。他爱好诗歌,总喜欢窝在被窝里读诗。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文总是在学校得第一。高中时,他因获得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而被保送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大学一年级时,校学生会主席换届选举。按照各系人数多少,先分成大系组、中系组和小系组分别进行初赛,最后再决赛。
江南春踊跃地报了名,并顺利地从大系组中脱颖进入第二轮。不过,表现优异的江南春明白光有实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投票之人手中的票,于是,在学校后门的小饭馆里,江南春逐个请各系的学生会主席吃饭,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同时,江南春请6个中文系的老师帮忙修改他的演讲稿,背读演讲稿近30天,并把演讲的手势都研究做到定格,当他站在决赛的演讲台上时,他的“施政纲要”不仅融合了各系的主张,而且有极强的表现力。结果,在全部169张选票中,江南春得了162票,毫无悬念地当选新一届学生会主席。
这就是江南春,因为害怕登上演讲台会大脑“短路”,他把演讲稿足足背了几百遍;因为害怕同学提问让自己措手不及,他悄悄准备了各种问题的答案,并“埋伏”好同学去诘难对手;因为害怕被联手“谋杀”,他懂得了什么是“合纵连横”……
他发现自己天生就“胆小而谨慎”:为了一个目标,总是把每个环节准备得万无一失。正是这种行事风格,在江南春日后的创业中,尽管小困难不断,但从来没有真正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这一年,江南春刚满18岁。学生会主席是个虚名,但如何还清请人吃饭所欠下的160元钱的问题却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由于家境并不宽裕,江南春进入大学后便靠做家庭教师来养活自己。这笔钱,相当于当时他两个月的生活费。
华东师大勤工俭学的信息一直都是通过学生会向外公布。这天,江南春看到一条新信息,一家广告公司要在华师大招聘业务员,底薪300元加提成。正为钱苦恼的江南春进行了唯一一次“以权谋私”,他没把这个消息贴出去,而是一个人应聘去了。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应聘自然相当顺利。
江南春的确是个干广告的料,他勤快,而且心态平和、积极。一次江南春清晨就出发,骑了5个小时自行车来到一家公司,结果被对方几分钟就给打发走了。回到学校,已经是星辰满天,他匆匆吃过晚饭,又高高兴兴直奔舞厅而去,心里竟然毫无挫折感。
江南春不仅能拉来广告,写诗练就的想象力还能让他为广告主带去最宝贵的文案创意。第一年,江南春挣了5万元的佣金。到大学将要毕业的那年,他竟然有了50万元的积蓄。他用上了价值4万多元的手提电话,往返校园总是出租车代步。
在遇到第一个大的挫折前,江南春在广告之路上,足足快乐地摇滚了10年。1994年,已打工三年,手握大批忠诚客户的江南春自立门户,成立了永怡传播公司。1996年,人缘极好的江南春结识了IDG集团全球总裁麦戈文,成为这家全球最大的IT传媒集团上海办事处的首席代表。IDG在中国投资了很多家IT媒体,永怡传播就负责代理它们在上海的广告。
背靠IDG这棵大树,永怡传播的销售收入年年翻着跟斗往上涨,很快就发展成为上海滩IT界最大的广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传播便垄断了上海IT广告市场的95%额份,到2000年时,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
可就在江南春最踌躇满志的时候,寒流来了。2000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风险投资商们纷纷勒紧了钱袋,潇洒“烧钱”的各大IT网站一下子断了资金来源,永怡传播的广告收入顿时萎缩了大半。互联网热潮退去了,可永怡传播却无处可退。公司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各种费用居高不下。到2001年年底,尽管公司勉强维持了下来,但江南春已经身心俱疲。
愁苦之中,江南春和陈天桥聚在一起吃饭。陈天桥曾是江南春的客户,后来变成朋友。2000年时,陈天桥经营一家小网站,靠让网友领养一只名叫史丹莫(stame)的虚拟宠物狗赚人气,因为要做广告,就认识了江南春。
“如今,你网站的日子也不好过吧!”江南春问陈天桥。“转向了。现在做网络游戏,火着呢!”原来,几个月不见,陈天桥从网络游戏中发现了商机,代理韩国的《热血传奇》游戏,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万人,每月营业收入2 000多万元。
听闻之下,江南春受刺激不小。他不记得是怎样吃完了那顿饭,只有当晚回家后,在日记本上写下的这段文字,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感受—“人生就像赶路,途中看到有一辆很大的巴士,上面有很多人,想必是个不错的行业,我也冲了上去。凭着年轻力壮,我把不少人挤到了一边,终于抢到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从此,江湖上有了我的名号,行业中有了我的地位。可陈天桥却没有挤上这辆大巴,他继续往前走,很快发现一辆紫色的敞篷法拉利停在路边。他拉开车门,一踩油门便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