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软银要收购Sprint?

    2012年10月份,软银宣布斥资20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一时间震惊世界,这是日本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相比起日益萎缩的日本市场,美国移动通信市场仍然在成长。2012年,美国卖出了1.7亿部手机,市场规模非常庞大38(38 美国手机销量来源于Strategy Analytics发布数据。)。

    软银计划通过三步获得Sprint的控股权,包括购买30亿美元的债券(将以股票偿还),购买50亿美元Sprint新股及120亿美元已发行股。即便如此,软银也只是获得Sprint 70%的股权,剩余的则公开上市交易。

    资本市场显然不看好软银的这项并购,在宣布收购Sprint后,软银的股价下跌了20%。

    但是,孙正义收购Sprint,显然有他自己的打算。

    首先,日本移动通信市场日益饱和,而美国移动运营商利润还很丰厚。

    相比起世界其他国家,美国的通信资费很贵,运营商的价格战远远没有其他国家那么激烈。AT&T和Verizon对智能手机用户拥有牢固的控制力,这两家公司在这一市场上所占份额之和超过了75%。在收购前的几个月,这两家移动业务巨头几乎在同时实施了定价战略改革措施,迫使所有新的智能手机用户都必须使用无限制的通话和短信服务。

    AT&T和Verizon两家运营商2012年4月到6月手机业务的税前利润率分别是45%和49%,这说明美国运营商市场仍然是一块非常肥的市场,其利润情况要好于日本市场。

    AT&T和Verizon两家运营商的ARPU值都还在上涨,但是日本已经处于下跌状况了。

    美国市场的情况很有利于软银开展日本式的价格战。因为运营商的管道化被认为已经不可避免,价格战是提升市场份额最有效的方式。

    而软银在日本的策略向人们证明了排名靠后的运营商更适合打价格战,因为单位用户收入的降低,换来市场份额的快速上升,整体收入仍然会上升。而市场份额领先的运营商则在价格战中非常难受。

    其次,美国和日本都刚刚开始大规模发展4G,孙正义希望,日本软银和美国Sprint可以在技术上共享,以降低成本,由于电信设备采购规模扩大,也会取得规模效益。

    “这次的收购可以提高对设备厂商的交涉力,设备投资会更积极、更便宜。”孙正义说道。

    孙正义收购Sprint时,正值日元升值的高点。过去的5年中,日元对美元升值了55%,此时收购美国公司非常划算。

    此外,孙正义判断在美国移动互联网会有巨大的发展,软银在日本投资了许多互联网内容服务公司,孙正义希望将美国的移动互联网示范效应复制到全球。

    在收购Sprint之后,软银很可能将其在日本市场获得的经验复制到美国市场——美国运营商市场的价格战远远没有开始。或者说,孙正义将向美国“输出革命”。

    其结果很可能是,美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资费将大幅下调,美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会加快,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的业务会进一步融合。鉴于美国市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场“革命”很可能也会由美国波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