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批文,8848错过了时间窗口

    2000年7月1日,王峻涛和8848网站的投资者们盼来中国证监会的批文时,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已是血流成河,哀声一片。为了能够顺利上市,8848必须获得中国信息产业部和中国证监会的批准。为绕开中国的法律和制度,8848甚至设立了7家公司。王峻涛称,8848的股权结构用了整整6页纸才写清楚,而中国证监会关于8848上市的批复也用了6页纸。“这是一个我永远也说不明白,你永远也听不明白的故事。”

    之所以说不清,是因为8848的蜕变来自于增资扩容。从1999年5月1日起,以IDG领衔的海外投资团体开始了与连邦软件的谈判,1999年5~8月的三个月时间里,谈判进行得非常艰苦,因为海外投资团体要求更多的股权。经过了包括吵架、拍桌子等一系列必备的程序之后,双方有了初步一致的看法。1999年7月,IDG联合其他投资者在英属威尔京群岛注册了公司—Mount Everett Software Inc.(注: 该公司最初名为Mount Everett Software Inc,后改名为MtEverest Holdings Limited,之后又更名为8848.net Incorporated。),这家公司出资200万美元参与了8848网站的业务重组。一番运作的结果是,北京连邦持有“8848”601万股,其中综艺股份持有306.5万股,IDG这一方持有216万股。

    事实上,“8848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同意出让8848的股权的,因为当时发展前景很明显,8848将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但是同时他们也很清楚,只有让8848上市,自己才能把金蛋放到兜里。

    于是,在北京连邦与Mount Everett Software Inc.签订的合同上,专门有一项条款写着:“如果Mount Everett Software Inc.海外上市,外方股东有义务‘妥善处理’中方的剩余股权。“也就是说,北京连邦由对于8848的直接持股变成了对于Mount Everett Software Inc.的直接持股。对于北京连邦来说,这次换股使得连邦直接持有了外资公司的股份;而对于综艺股份来说,由于北京连邦的这次资产重组,综艺股份由对国内企业的投资变成了对外国企业的间接持股。

    2000年年初,北京连邦多次前往中国证监会询问政策,得知要在海外上市,首先必须是外资公司,其次是不得违背信息产业部的规定,互联网内容服务不得作为海外上市的主体。衡量中资与外资公司有三个尺度:首先,想上市的公司是不是真正的外国公司?注册人是否是外国人?这一条主要是为了防止“裕兴事件”(注: 当年发生一起在海外注册,通过关联公司控制内地业务,绕开中国政府监管的海外上市案。) 的再次发生。第二,中方持股是否超过20%?第三,中方是否是第一大股东?如果希望上市的公司是一个真正的外国公司,其海外上市就不必受到红筹指引的限制,也就是说,中方持股不可超过20%,中方不能是第一大股东。8848当时的第一大股东是综艺股份,对综艺股份来讲,要将8848送进纳斯达克就不能做它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0%,面对这个不能两全的抉择,综艺股份只有转让股权。

    讨价还价之后,折中的办法出来了:即中方股东等比例地收回投资,均拿出1/4股权变现,所有的中方股东加起来出让200万股,其中北京连邦出让150万股,另一家关联方洋浦连科出让50万股。外方最初的开价是每股3美元,最后以每股6美元成交。就这样,连邦用150万股作价换回900万美元,剩余的451万股转换成为北京连邦对于8848.net(即Mount Everett Software Inc.)的股票期权。在8848. net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之后12个月内,北京连邦等中方股东可以按每股1美分的价格行使该项期权,并且可以按照1∶1的比例将其持有的股票期权转为相应数量的可以自由流通的普通股。同时根据已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在实现上市前,连邦软件仍保持对8848网站的股权。

    经过这次股权变更,国内8848网站的1 800万股被置换成海外8848. net公司的1 600股和900万美元的投资收益。综艺股份作为北京连邦的控股人,分得900万美元的51%(459万美元)和230.01万股。为了让持有216万股的IDG坐上大股东的位置,综艺股份又将230.01万股分成210万股和20.01万股,210万股直接指定给综艺股份,20.01万股指定给综艺股份旗下的一个合资子公司—南通综艺时装,而在综艺股份和综艺时装的外方之间还签订了一个协议:20.01万股产生的收益与外方无关。就这样,综艺股份得到了现金,而8848为自己扫清了上市的障碍。

    不过,等这一系列事情做完之后,却已经到了2000年8月。之后的故事让人费解,但符合逻辑,由于后进投资人认股的价格过高,希望等资本市场好一些后再上市,而前面的套现者作为既得利益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因此,竟然出现绝大多数股东一起同意等下去的决定,这无疑是个因小失大、葬送先机的决定,甚至可以用愚蠢来形容。资本市场彼时已经不可能变好,再无扭头向上的可能,随着上市日的拖延,资本市场的机会稍纵即逝,终于彻底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