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马”与西祠胡同的故事

    在天涯力推开放社区平台前一个多月的2008年4月12日,另一家人气超旺的社区则在南京的金陵饭店庆祝自己以允许网友开版的方式存活了10年,这家社区名叫西祠胡同。

    1998年4月12日,南京动力交通学校计算机系青年教师刘琥创立西祠胡同出于以下想象:“我想应该做这样一个网站,有很多山头大家伙儿去抢,谁抢到山头谁就占者为王。感觉像‘响马’一样有了个山寨。”后来“响马”成了刘琥的网名,而他创办的西祠胡同则成为中国最知名的网上社区之一。

    “响马”大概是西祠胡同的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一个ID。2004年,易主三年的网站曾颁发了一个“终身成就奖”,以肯定他为这个虚拟社区作出的贡献。这被认为恰如其分而并不只是企业为宣传作秀:新东家一定知道,以后大概不会再有另外的管理者,在西祠胡同的网友中所拥有的威信能超过“响马”。在那次庆祝网站5周年的万人聚会中,欢呼和掌声一定让走上舞台的创始人感到欣慰:“响马”没有被忘记而“响马时代”仍值得记取。

    对于西祠胡同这个名字的由来,平时喜欢听广播的“响马”自己的解释是:当时包括南京广播电台在内的多家南京本土媒体都在西祠堂巷,西祠由此定名,至于胡同二字,更多是为了和物理地点不完全重合加的后缀。

    为什么会创办西祠胡同,“响马”曾写道:“说到‘为了’,我自己也迷糊了。为了网友?好像没那么高尚;为了钱?做西祠胡同那会儿连新浪、搜狐都没有,只有一个网易在做免费主页,什么融资、上市,听都没听过。想靠做网络赚钱?那我真的是神仙了,知道那么久远之后的事。开的时候乱七八糟地开了,后来就怎么也舍不得让它关掉,最后竟把自己也给赔进去了。到了后来,我竟然开始思考很多玄学的事情,比如哲学、宗教、信仰。”

    中文社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8月,清华大学学生Ace(懂懂)为使清华内部能有自己的BBS,在实验室的一台386/Linux上架设了BBS,采用的系统是台湾大学椰林风情站的Palm BBS。其后Ming和Lucky也参与进来,并将系统转移到一台SUN Sparc 20(64M内存)的机器上。8月8日,这个BBS系统正式开放,定名为“水木清华站”,此时的IP是166.111.1.11。在中国互联网的拓荒之年,水木清华可谓中文第一站,很多网友以上水木清华为荣。

    水木清华当年如此之盛,这当然与清华的牌子有关,但为什么与清华齐名的北大未名BBS却无法达到水木清华的地步呢?这与水木清华的两大特性有关,一是水木清华很早就允许并纵容校外人士访问。其次是水木清华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其他大学的BBS不同,水木清华虽然叫做水木清华BBS,但不并受校方的直接管理,它的主机很长时间都存放在清华网络中心的实验室里,但仅仅是一个寄存关系而已。其所使用的主机来自曙光电脑公司的捐赠。最初的两大创始人Dire(红鞋子)、Ace虽然先后毕业后离开,但水木清华BBS站的形式依旧沿袭了下来。在公安部信息安全科里登记的水木清华站“法人”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Dire,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水木清华BBS出了什么事情Dire是要负责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木清华BBS站是一个私人的BBS站,但这反而让很多人把这里当做他们网上的家园。不过,随着水木清华只允许校内访问以及水木清华的主办方变更,水木清华产生分裂,有新水木和老水木之分。同时也随着互联网上论坛的遍地开花,水木清华再无昔日一呼天下应的豪情。

    如果再追溯上去,则要追溯到1991年,那一年,罗依开通了“长城”站,这是Fido在内地的第一个站台。他被公认为中国CFido第一人,也在后来出任CFido中国区的首任总协调人。“响马”本人也是南京CFido的一员,这种渊源与“响马”最终创办西祠胡同一脉相承。

    当时觉得社区好玩的“响马”很快促成了西祠胡同的第一次网友聚会,但只有几个网友参加。一个月之后,当“响马”再次组织聚会的时候,参加聚会的人数已经达到了50人。这是西祠胡同8年历史中仅有的两次以整个社区名义的聚会。

    但“响马”突然发现这样并不好玩了,爆炸般增加的聚会人数让“响马”无法再组织聚会,而且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引起了他的担忧,“当一个社区有十几、二十个人的时候,大家相互之间能够很清楚地叫出名字,但是如果增加到100人、1 000人、10 000人的时候是没法相互叫出名字的。当你在跟10 000个人交流的时候,你不是在交流了,你是在发言,这个时候交流是没有价值的。”

    基于这样的担忧,“响马”一开始就允许网友自由设立新的社区版块,并在制度上打压一些大的社区版块,扶持一些小型社区版块。如今西祠胡同有十几万个不同种类的社区版块。

    程序员出身的“响马”长发披肩,嘴角总是挂着微笑,有着超出寻常人的淡定,他从一开始的希望就是西祠胡同能实现自治,于此足以理解为什么西祠胡同可以允许网友自由开版。西祠胡同里有个“片警”,负责站务管理,1998年9月1日之前这个ID背后一直都是“响马”,8月底,“响马”终于不堪重负,决定转让“片警”一职,脱离站务管理工作。“片警”这个称谓也很能体现“响马”自治的思想。

    1999年5月,由于一些原因,西祠胡同从南京搬家到了北京。1999年8月,西祠胡同同时在线人数上升到百万,整个系统开始超负荷运行,速度下降且不稳定,急需升级。但光靠“响马”一个人,已经无力支撑西祠胡同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当时有朋友表示愿意投钱,西祠胡同的网友甚至愿意捐款,但“响马”想的是如何保证西祠胡同长久发展。2000年2月,“响马”终于把西祠胡同给卖了,买家是具有海归背景的资本强人唐越创办的艺龙。

    唐越与西祠胡同其实也有些渊源,唐越祖籍就是南京。1991年,在南京大学国际贸易系读到三年级的唐越选择了退学,随后他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州私立的Concordia学院,主修金融、副修政治学,毕业后进入美林证券,从一个办事员做起。1999年5月,在华尔街做过多年投资银行业务的唐越以1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成立了艺龙公司。

    1999年10月,eLong.com网站在北京正式开通,当时的艺龙定位于提供城市生活资讯服务。到2000年1月24日,100万美元花得一分不剩,唐越开始思考艺龙的出路。2000年2月,艺龙宣布以200万元人民币买下西祠胡同,2000年3月,唐越以6 800万美元的价格将艺龙卖给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ail.com,并由其子公司Asia.com 100%拥有艺龙的股份。

    很快,也就是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市场开始跳水。原本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Mail.com在股价跳水后开始捂紧口袋,当时还处于亏损状态的艺龙面临被东家剥离的境地。2001年5月,唐越从两个做投资的朋友那里拉来300万美元资金,从Mail.com手里又将艺龙买了回来。在网络公司发展的高峰时期,唐越卖掉公司;在最低谷的时候,他又把公司回购。唐越天生是个投资人。

    艺龙从Mail.com手中重新回购后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城市生活资讯的定位,之后与携程一样杀入在线旅游市场,并在2004年7月引入30%的股权且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商IAC(旗下有美国网络巨头在线旅游网站Expedia),三个月后的2004年10月,艺龙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说到底,西祠胡同只是唐越手中的一个资本道具而已,资本的进进出出,让西祠胡同开始失去了昔日的热闹和荣光。2005年2月,“响马”重回西祠胡同,与西祠胡同站长刘辉组成西祠胡同新管理团队。“响马”的归来,让西祠胡同在2006年之后开始渐有起色,特别是作为南京市建邺区政府2007重点推进项目,2007年6月一个以“西祠”品牌命名的线下社区“西祠街区”在南京南湖地区正式完工,使西祠胡同“上网越久越真实”的定位更加突显。而西祠胡同本身,也因“响马”的归来,得以在技术后台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为其紧紧咬住对手,并伺机超越而形成可能。不过,随着千橡在2008年开始在二级资本市场上持续收购西祠胡同东家的股份,并以超过20%的股份成为艺龙的第一大单一股东后,“响马”的这一愿望开始变得缥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