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复位

    1999年9月初召开的董事会上,沙正治抛出了一个彻底改造新浪网的计划,在这个计划里面王志东将被清理出局而代之以硅谷来人。沙正治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在他上任后的半年里曾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把CFO、COO统统换掉,这时候动王志东问题应该不大。但他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件:1999年7月14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融到近7 000万美元。

    按照CNNIC的排名,新浪排名第一,而中华网在30名开外,一个30名开外的站点都能在美国融到将近7 000万美元,那么排名第一的新浪呢?

    正是在这种酸葡萄心理的催生下,最终演变出新浪网的第一场“宫廷政变”。赫赫有名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沙正治及其辖下的一班硅谷经理人一起离开公司,当年公司的创业者、来自中国内地的王志东成了新任掌门人。

    今天看来,关于这次政变的内幕还在于,因为沙正治在新浪网的日子里,各方都不开心,其中还包括从投资顾问公司过来的马克、代表华登利益的茅道临,甚至王志东创业时的伙伴严援朝都被拿下,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硅谷班底。但看上去大势已去,王志东能做的其实只有等待机会,等待咸鱼翻身的机会。

    董事会决定大炒中国概念,这是王志东“咸鱼翻身”的根本原因。1999年9月3日,王志东从第三号人物升至第一号,接替沙正治担任CEO,沙正治改任董事长,原董事长姜丰年降级为副董事长;过了半个月,沙正治从管理层名单上消失,姜丰年回到董事长位置,同时离开的还有沙正治时期新浪的财务总监雷利·威尔考克斯。

    最终决定“王上沙下”的人里面,华登董事长陈立武起了很大作用,这家风险投资商在新浪网的代表正是后来取代王志东的茅道临。选择一个没有国际管理经验的创业者来取代职业管理班子,对此,王志东的老朋友冯波用一句经典的名言来做解释,“魔鬼在细节当中”。沙正治炒掉了茅道临,而后者正来自华登,华登曾向新浪投入1 100万美元,并且是风险投资的牵头人。随着王志东的复位,茅道临也重返新浪管理层,担任首席运营官,并在专业会计事务所的帮助下兼起公司首席财务官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曹国伟进入新浪负责财务,并于之后担任新浪的CFO,最后于2006年下半年起接替汪延担任新浪的第六任CEO。

    是王志东而不是姜丰年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姜丰年本身是想着把公司整上市,因此,争位之心并不重。

    王志东重回舞台中央,还与一个事件有着或大或小的关联,那就是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北约“误炸”案。新浪网真正被人视为一个重要媒体,是在1999年报道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误炸”之后。新浪在大使馆被轰炸后20分钟发布了消息,是中国首家发布该消息的媒体。结果,全天新浪的服务器都处于半瘫痪状态,大量的境外主流媒体署名刊登了新浪网民的评论。在这个事件当中,新浪成为中国网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终于在重大新闻的报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导这一在中国网络传播史乃至中国互联网商业历史上经典一幕的正是一个叫陈彤的北京青年。

    陈彤这个人在前文中有所出场,他有两大兴趣:体育和新闻,新闻第一,体育第二。新浪靠体育出名,靠新闻出影响力。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误炸”事件,间接成就了陈彤。一个人的兴趣能放大成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情感依托,陈彤神人也。

    陈彤之后一直是新浪的核心竞争力。新浪的CEO不断变化,只有陈彤,不断地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