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最懂中文?
当Google纠缠于各种坏消息之时①,百度正借IPO之势巩固其行业地位。
2005年8月,百度以354%的首日涨幅成功登录纳斯达克。随后,网上流传起一系列搞笑百度广告小电影。“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句历史上最有名的标点断句,被用来诠释“百度最懂中文”。当年,2 000多万网民通过E-mail或视频网站观看了这个广告片。同时,百度还和传统媒体及网站合作,大力推广“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口号。
百度同时采取了并购策略,开始有计划地购买一些产业链下游的中小网站来帮助自己获得更大的号召力。
关于百度并购大戏的开启,其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在2004年,将几乎占领了中国大大小小网吧电脑首页的导航网站hao123收入麾下。
hao123这个网站是反搜索的,它不是鼓励用户去搜索适合自己的网站,而是提供傻瓜式的导航服务,但这却恰恰拥有了巨多的用户。
1999年正式上线至2004年9月1日,hao123在Alexa全球排名第26位,超过国内许多著名专业网站。从它创立的那一天起,hao123凭借简洁的页面、相对公正的网站拣选,成为许多网民电脑开机后的第一选择,尤其在遍及城乡的网吧,hao123常常被设置为上网首页,中国很多草根网民的上网经历,就是从点击hao123开始的。
hao123的站长李兴平,本人也很草根。1979年出生于广东兴宁县,父母均为当地农民,李兴平初中毕业后即返家谋生。2005年前第一次出远门,地点是深圳。
1999年,网络在中国逐渐普及,兴宁县也开始有了网吧。这时,开始迷上了上网的李兴平在当地网吧找了一份网吧管理员的工作。
网吧管理员的身份让李兴平天天泡在网上,泡在那些玩游戏、聊天、上网的网民中。很快,他发现来网吧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上网,上网后又不知道去哪里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当时的上网费很贵,时间与金钱却往往在茫然不知所措中奢侈地流失。
李兴平开始有意识地去做网站地址搜集分类工作,爱琢磨的他想到要做一个“网址大全”式的东西:把他认为好的网站搜集在一起,并和它们建立链接。当下次上网时,网民就很方便地直接进入这些常用的网站。
如果说李兴平最初创立hao123只是无心插柳,那么后来hao123的成功就是基于李兴平本人的用户身份,以及对用户体验的天然敏感性,使得hao123很好地契合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现实需求。
这得益于hao123的准确定位:被大公司所忽略的初级网民市场。只要想到网吧中那些初次上网的年轻人,千家万户刚购买了电脑的小学生,以及几乎不会用键盘只能操作鼠标的老年人,再来分析hao123的定位,会发现它是如此精准地抓住了中国正在迅速扩大的那部分新生网民。
hao123的发展阶段,最主要的用户基本都是与几年前的李兴平一样的“菜鸟”:他们上网不是记不住网址,就是不会输网址或者懒得输网址,他们磕磕碰碰地打字,不懂得使用搜索,也不会使用收藏夹,甚至不知道地址栏。而hao123网址之家正是为这些人服务的。只要把hao123设置为首页,打开浏览器就可以看到国内各方面最出名的网站的名字,一目了然,点击即可进入。
除了对hao123这样的网站进行收购,以帮助提升百度的流量外,百度还陆续出手,诸如收购了排名第二的软件下载站天空软件,收购了共享软件千千静听,这些收购虽然不能直接让百度获取搜索用户,但这些站点和产品都有庞大的用户群,这让百度间接扩大了市场份额。
百度同时自行开发了诸如帖吧和MP3搜索这样的产品,这些带有本土特色的产品让百度离用户更近,也自然地获取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相对来说,Google在中国的市场动作稍显迟缓,更多是落在老对手百度身后,在百度收购了hao123后,Google也跟随着收购了蔡文胜创办的同一类型的网站265,Google在中国本土的资本动作还包括部分入股天涯,但其最大手笔也是最具备战略性的手笔是与以运营高速下载软件客户端公司的迅雷的合作。
百度和Google的竞合,在2005年之后成为左右中国互联网走向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并间接成就了诸如蔡文胜这样的商人和迅雷CEO邹胜龙这样的海归,也在2006年不经意间引发了一场中国互联网业内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