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地震预报服务

    日本是地震灾害大国,地震灾害频发。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移动通信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的三大运营商NTT DOCOMO、KDDI和软银长期以来开发了大量适合本国国民使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和中国不同,日本市面上销售的手机绝大部分都是由三大运营商定制,这些手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加入了相应的预防地震的功能,例如灾害留言板、语音留言、灾害紧急预报等功能,DOCOMO的营业厅里面有详细的宣传资料,介绍这些功能的用法。

    在日本的地震、海啸灾难发生前十几秒钟,相关灾区的群众都会提前十几秒钟定点收到运营商发来的手机电子邮件,通知灾害即将发生——这十几秒钟,往往可以救很多人的命,因为你可以在这段时间拔掉电源、关掉煤气,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如果是在晚上,这些运营商定制的手机还会自动发出怪叫、警报声,把用户叫醒——这就是运营商定制手机的厉害之处。

    在地震发生时,手机用户可以登录灾害留言板,向家人报告平安,全国的用户都可以在上面搜索自己家人的名字。

    由于这个留言板是用手机号做认证的,所以从老人到小孩几乎都可以使用,这是其相比起Line、微信等互联工具最大的优势,因为还是有许多老人等人群不使用Line这样的时髦互联网产品,同时,这项服务也是跨运营商的,不仅DOCOMO的用户可以登录,KDDI、软银的用户同样可以使用。

    在地震发生时,往往也是电话被打爆的时候,尽管日本的移动通信网络很优质,但是也承受不起这么大密度的通话——地震时当地基站的负荷是平时的50~60倍。

    这个时候,日本运营商通常会利用移动数据网络让用户语音留言。你可以输入家人的手机号码,然后对着手机录音,最多可以留言30秒钟——这个功能看上去很像中国的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但是运营商开通这个业务的好处同样是,运营商所覆盖的人群要比任何互联网公司都要广泛——日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接近100%,而Line这样的新兴移动应用,尽管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不用。

    日本三大运营商NTT DOCOMO、KDDI、软银的营业厅遍布日本大街小巷,在街上几乎和便利店一样常见,在灾害发生时,这些营业厅都欢迎用户前来避难,并为他们提供免费充电、茶水等服务。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日本运营商快速的灾害应对机制,也有颇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

    NTT DOCOMO的日本东北分公司设立有灾害应对部门,平时就经常有演习,灾害应急中心里面有大屏幕实时显示各个通信基站的情况。地震发生后,大家发现屏幕全部变成红色了,日本东北地区有4900个基站受损中断,灾区通信受到严重破坏。

    NTT DOCOMO立刻进入紧急待命的状态,当天开始,就把处于安全地区的营业厅、分公司开放出来,作为避难场所,为无家可归的人服务。

    日本用户的手机上都可以看到避难地图,清楚了解哪些地区的通信受损,哪些地区可以正常使用。这些避难点还调配了900多部卫星电话,免费借给用户使用。

    除此之外,NTT DOCOMO还紧急设置了400多个电话充电点,为用户提供充电电池。对于一些在地震中遗失掉手机的民众,NTT DOCOMO免费出借了2000多部手机。

    与此同时,NTT DOCOMO还派出了60多辆技术支持车开往灾区,这些技术支持车既可以作为临时基站,又可以供受灾群众的手机充电。同时,NTT DOCOMO还修建了许多临时基站,也在地面铺设一些光缆恢复通信。

    3月11日发生的地震,到4月底的时候,整个灾区的通信已经基本恢复到了震前的水准。

    在前面提到,日本手机电视的普及率极高,这在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中也大显神威。

    当时地震发生后,大部分通信和电力发生中断,唯有One Seg手机电视还能被大部分地区接收,公众通过收看手机电视画面了解地震灾害的情况和紧急救援的信息。

    2007年1月起,日本广播协会(NHK)开始通过数据广播提供地震和海啸信息,主要采用了三种数字广播传输媒介——卫星数字广播、地面数字广播和One Seg来开展数据广播业务。作为一家公共广播机构,NHK通过这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加强对One Seg服务移动终端的利用,致力于提高灾害报道和预警的及时性。One Seg的高覆盖率和使用率及其信号的特殊传输和接收方式使得这种新的地震和海啸信息业务能够帮助NHK实现“向日本公众提供快捷准确的灾害信息和灾害预警”的职责。87 (87 摘自龚捍真:《论手机电视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3期。)

    日本NHK是地震与海啸信息的生产者,通过数据广播进行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地震发生公告”、“最新地震信息”、“最近发生的地震”、“海啸警报”、“海啸相关地震信息”以及“海啸监测信息”。

    “地震发生公告”。当地震发生时,即使观众没在收看数据广播,公告也会自动显示,其主要目的在于通知人们地震已经发生,当然前提是观众已经将设备设置为自动显示公告。自动显示公告功能在地震发生一个小时内保持有效,一小时后就不再显示。

    “最新地震信息”提供24小时内发生的所有三级及以上地震的最新信息,包括地震发生时间、震中位置及地震等级,还提供一些详细信息,如全日本各检测台的地震强度数据。

    “最近发生的地震”提供30天以来发生的3级及以上的最强地震,以及24小时以来最强的前6次地震,按发生的时间排序。

    “海啸警报”。当发布海啸警报时,会在特定页面上显示这一信息,包括面临海啸威胁的地区和预测的海啸等级。警报解除后,解除信息也将显示在屏幕上。另外,如果信息显示地震引发了海啸时,也可选择链接的地震信息进行查看。88(88 摘自龚捍真:《论手机电视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Z1期。)

    为了让灾难警报做得更快更好,NHK还研发出一套技术,通过Auxiliary Channel的特殊传输路径,让手机电视和家用电视在待机状态下,也能自动开机接收紧急地震快报。

    可以说,手机是日本人抵抗地震灾害不可或缺的求生工具。

    结束语

    日本企业非常擅长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创造出有新意和细致体贴的服务及产品。所以我们发现,日本近年来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其实有很多有特色的应用。这些应用都是适应于日本的生活环境的。

    和日本类似,中国市场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特殊。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早期,C2C(Copy To China)曾经是最流行的模式,即把美国最火的创业公司做的事情抄到中国来,例如百度是模仿谷歌,新浪是模仿雅虎。但由于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东部的北京上海的发展水平已经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而中西部许多地区仍然非常贫穷。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欧美发达国家差别很大。所以,一味照抄欧美已经行不通了。

    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需要改善本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点认识上全球都没有区别,而日本业界为中国作出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