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中国总裁唐骏空降盛大
参与推动盛大IPO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已经在前面有过出场,时任盛大董事长的陈天桥;另一个是时任盛大CEO、现任新华都CEO的唐骏。
唐骏,1962年出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先后赴日本、美国留学,拥有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这位技术出身的国际职业经理人,自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从最底层的程序员开始做起。后来,担任微软总部技术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1997年,他在上海筹建微软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该中心随后被提升为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2002年3月,他被任命为微软(中国)公司总裁。2004年2月3日,42岁的唐骏宣布从微软退休。
请一个跨国公司的中国区高管空降到本土公司,在中国信息产业的过往历史中也曾发生过,比较知名的有前惠普中国的李汉生空降方正电子、微软中国区总裁吴士宏空降TCL;不过,方正和TCL都是老资格的信息产业巨头,都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创办的企业,他们在邀请空降兵过来前都有超过10年的行业背景。
但盛大自1999年创办,到2004年年初怎么算都凑不够5年历史,而要是从2001年下半年做网络游戏开始算,则更短,才三年不到的时间。而在这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盛大一直处于舆论的旋涡之中,不断地与他的总代理、黑客、“私服”以及自己上游的韩国合作伙伴进行激烈的交锋,当然,更激烈的冲击来自社会各界对网络游戏的批评和非议,以及盛大快速积累财富的原罪反思,可谓是四面楚歌。在这种情况下,邀请一个有全球声誉的中国区总裁加盟,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这还真是事实:2004年2月9日,陈天桥宣布邀请唐骏做盛大的CEO,一个是当年新科首富,一个自称是最值钱的职业经理人,两个人走到一起,自然备受关注,满城轰动。
喜欢给媒体讲故事的唐骏的原话是:“我有一个打篮球的朋友,跟盛大总裁陈天桥是同学。两三年前,我们俩就相互知道,但从来没有见过面。直到2003年10月15日,我们俩同时出席上海市软件外包国际研讨会,市领导接见参会嘉宾时,我们俩正好坐在一起,相互交换名片,这才对上了号。”①
唐骏说,他第一次到盛大,就与陈天桥一拍即合:“那是(2003年)12月的一天,当天陈总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一起做好不好,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我说,好啊!第二天我们就谈人性、谈管理理念,结果两人又是一拍即合。他是最大的股东,所以他当时就说,我正式邀请你。我说,我现在就接受你的邀请,加盟盛大。到此为止,我们俩之间的谈话累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三小时。”
而另一个接近当事人的版本是:中间人找到唐骏,跟唐骏说:“唐总,我们陈董很想请您来盛大当CEO,但盛大的大事小事还是陈董说了算,但……”唐骏没等中间人把话说完,就打断中间人的讲话:“打住,我是个聪明人,请转告陈董,我知道我该怎么做,我加入盛大。”与这个段子相对应的是关于唐骏在盛大很少接触公司内部的具体事务,在许多重大决策上亦无从置喙的故事:这是盛大高层会议上的一幕—在陈天桥长达一个多小时滔滔不绝地演讲之后,会议还有几分钟就将结束。这时,陈天桥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并转向唐骏,“唐总,你觉得呢?”
在唐骏宣布从微软退休之前,陈天桥辞去了盛大公司总裁一职,保留董事长职务。这一举动表面看,是为了留位置给加盟的唐骏。其实,这和盛大上市不无关系。1999年成立的盛大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陈天桥的妻子、同学都在公司内任职。这对上市不利。而陈天桥的主动辞职、唐骏的加入都极大稀释了“盛大”家族企业的性质。
对于陈天桥来说,同时急需一个能和美国华尔街人士打交道的人,唐骏无疑是个理想的人选。微软的背景,对他们两位而言,都是一笔可以利用的巨大财富。请唐骏到来实际上是为了上市的需要。
陈天桥当初请唐骏来只是为了上市之需,这可以从其一开始只是和唐骏签订一年合同中得到印证。但唐骏在盛大特别是陈天桥因一意孤行推行盒子策略而在华尔街失分的时候,起到了其他人不能取代的作用。此外,唐骏的长袖善舞在很多时候救了不爱交际的陈天桥的场,对于盛大的公关形象的建立和提升帮助很大,从这个意义上,唐骏并非花瓶。唐骏的出彩之处在于,他把一个本是花瓶式的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使之在离开盛大时成为继李开复之后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