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改革开放的下半场

    关于互联网和改革开放的关系,笔者喜欢提及的一个说法是,互联网是中国改革的下半场。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互联网所走过的15年的岁月正好与改革开放30年的后15年历史进程完全重合,更重要的是,与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互联网行业更开放,更透明,更崇尚创业文化,更鼓励大胆创新,有更多的财富倍增的对接手段,也产生过足够多的阳光富豪和社会偶像。这不就是我们努力推动我们这个国家变迁、努力改变我们自我命运所希望的吗?

    悲观派认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经历15年的蔚然生长后,开始不那么草莽,不那么蓬勃,而是走向正规化,其中蕴涵的产业机会和创富可能大减。支持这个观点的一个事实是,中国互联网细分行业的背后,都有一只甚至多只看不见的手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中国互联网必须接受中国式的监管。

    而乐观派认为,未来15年后,甚至不用15年,就不存在互联网公司和非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区分,绝大部分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到这个时候,中国互联网甚至会比美国互联网更加开放,更加有活力,也更加有生命力,现有存在的这些禁锢都会在中国互联网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我既不过分悲观,也不盲目乐观,我承认中国的互联网已经不会再像过去的15年那样能赚到Easy Money,但我坚信,既然过去的15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能从零发展到以千亿做计量单位的庞大规模,那么,未来的15年里,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产生过去15年的增量是毫不为过的。相对应的,将产生超过至少30家的(海外)上市公司,按照每个上市公司平均产生10个亿万富翁,100个千万富翁计算,那么,这将是怎么样的一个新贵阶层!

    还有一个必将成为现实的是,我们已经是全球互联网第一人口数量的国家,在未来的15年中的某一年里,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一人口强国。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一天到来的同时,我们还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使中国不仅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一大市场,更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中心和创新中心。

    中国互联网产业是中国和美国之间起步时间和应用水平最接近的一个产业,之间的差距也就两三年的光景,我们花10倍的时间(30年的时间)从跟随到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永甘人后,不去比拼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这是一个胜算极高的产业竞技。

    参与到一个能让我们自我价值实现和财富增值的行业中来,是我们个体的幸运;参与到一个能对国家产业升级、社会文明进步有直接推动的行业中来,是我们个体的幸福;参与到一个能让一个国家转型成为一个创新国家和开放国家,能超越美国的行业中来,是我们个体的荣幸。

    相信我,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