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合较量

    袁世凯不是轻易言败的人,他很快调整好情绪,全神贯注地处理第二波的权力斗争,这一次,涉及东北三省事务。

    东北三省是满族的发祥地,一直以来都受到清政府的特别对待。清政府对东北一直实行与关内各省不同的政策,关内实行的是总督巡抚制,而东北三省实行的是军政合一,分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管辖。

    只是,东北本身就地广人稀,即使今天,三省人口总和才刚过一亿,比四川、河南这样人口大省略多些而已。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严寒的气候一直让许多人望而生畏,所以这里成了流放者的土地。“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这句听着挺美的诗句,却充满了南人北放的无尽辛酸。犯错啦?流放宁古塔!热播的古装大片《甄嬛传》中,甄嬛她爹甄远道也曾加入这个被流放者的阵营。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中形象地描写道:“有那么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为句点,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静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而到了这里,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漆黑的深渊,几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来。金銮殿离这里很远又很近,因此这三个字常常悄悄地潜入高枕锦衾间的噩梦,把那么多的人吓出一身身冷汗。清代统治者特别喜欢流放江南人……”

    清军入关后,本来满族人就不多,多数移居关内享受统治天下的红利去了,短短几代人后,连满语都忘了,这才真是达到了乐不思蜀的境界。于是乎,就像今天的农二代进城定居后,逐渐忘了家乡建设一样,满族人的老家慢慢地荒芜了。直到清朝后期国势衰微,日俄势力加紧渗透,他们这才想着加强一下东北的管理。

    但在晚清时期,朝廷忙得焦头烂额,甲午战争时日本入侵东北,虽然三国干涉还辽,但东北还是经营不利。1905年的日俄战争又是在东北这片土地上打的,东北更是民生凋零。在此基础上,日本和沙俄都加紧了侵略东北的步伐。

    为了使老祖宗的发祥地不至于被外人霸占,1906年9月,清政府派徐世昌和庆亲王的儿子载振去东北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好以此确定治理方略。

    进士出身的徐世昌本来就才气纵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编的各项规章、兵书等,都是他起草和润色的。这次到东北,他于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情、物产、交通、边务等都进行了透彻的考察和分析,写成了一篇非常出色的调查报告,深深地打动了慈禧太后。

    太后当即决定加强东北建设,朝廷也准备重新规划东北建制,并派重臣去治理。为了统一东北各项事务的管理,准备在东北设立总督,下辖三省事务,在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分设巡抚。以往是注重统治,这回是要统治加建设。

    消息传出,官员的眼睛都绿了,一下子有四个封疆大吏的位置,谁不想当官啊?虽然关外是苦寒之地,但再苦也苦不着官啊!而且都说东三省黑土地富得流油,外放几年,回来就会获得提升。

    袁世凯头一个想到的是,一定要把结拜大哥徐世昌弄到东北当个总督,自己是直隶总督,东北和京津就连成一片,全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开始运作。

    砸钱。

    庆亲王照单全收,照办不误。

    这套流水作业线运转得非常流畅。

    徐世昌自然是高兴,不过,当二人私下交谈,袁世凯向他透露出一督三抚的预备人选时,徐世昌还是被袁世凯的胃口吓了一跳,预备人选居然全是袁世凯的人。

    名单上写着:总督徐世昌,奉天巡抚唐绍仪,吉林巡抚朱家宝,黑龙江巡抚段芝贵。

    徐世昌不住地摇头:唐绍仪出任奉天巡抚属平调,别人无话可说;朱家宝属于跳一级晋升,也说得过去;可这个段芝贵只是个候补道,怎么能担任执掌一省的巡抚?

    袁世凯无奈地告诉他,这个安排,的确会授人以柄,但其实不全是自己的主意。

    原来,上次徐世昌和庆亲王的儿子载振去东北考察时,路过天津,袁世凯接待二位贵客时候,曾请他们去听戏。载振这个家伙被一个叫杨翠喜的戏子迷得神魂颠倒。杨翠喜可不得了,绝对是当年演艺界的“天后”,风流才子李叔同都曾猛追,是她的铁杆粉丝。“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李叔同这首《菩萨蛮》把杨翠喜捧得,那绝对有“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味道!

    载振和杨翠喜眉来眼去的这个镜头,被负责带领巡警进行安全保卫的段芝贵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于是,段芝贵花了一万两银子给杨翠喜赎了身,献给了载振。这把载振高兴得,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或七仙女还高兴。通过这个方法,段芝贵顺利地搭上了载振这条线,这就有机会接近首席军机大臣奕劻了。

    考察完东北后,私下议论督抚的人选时,段芝贵央求载振给谋个巡抚当当。自己投入的银子必须连本带利地赚回来吧。

    载振正天天和杨翠喜腻得死去活来,满不在乎地一口答应下来。

    不过他也对小段说了,总得在庆亲王爷面前意思意思,礼到了,脸熟了,有印象了,自己再给爹吹一下风,这事成的希望就大了。

    段芝贵心领神会。

    于是,段芝贵向天津的富商王益孙借了十万两银子,进京献给了庆亲王。见钱眼开的庆亲王自然欢喜,这个黑龙江巡抚,让谁当不是当啊。

    听了这些,徐世昌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他仍然是心里不落底,这事本来就出格,不可能不遭人怀疑,不可能不被人知道。

    走着看吧。

    朝廷的上谕发布了,官员人选没有变。慈禧只了解徐世昌的才能,让他担任总督应该是没错了。唐绍仪是袁世凯的人,给在与瞿鸿机争斗中受伤的袁世凯来一个心理安慰也好。其他巡抚人选没太在意,自己年老力衰,让庆亲王考虑去吧,也给他留个人情做。

    官员人选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让徐世昌担心的事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瞿鸿机找机会想整袁世凯和庆亲王相互勾结的罪证还找不到呢,这下子送上门来了。四位新官全是一党不说,这个段芝贵本是个巡警队长,一个杂役级的人物都能一下子当上巡抚(省长),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不费吹灰之力,轻轻一查,一个关于戏子杨翠喜和载振的故事就浮出水面。

    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个粘豆包!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

    不过,单靠自己和朝中这帮书呆子清流派,势力显得有些单薄,他想到了一个重要人物——岑春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