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招风
人的权力一旦大起来,你即使不想发言,也会不由自主地表态,而你的表态,便是举足轻重的。这就是在社会实践和人心中无意识存在的“心理食物链”,其来源和形成依据,仍然是自然界的弱肉强食规律。
所以,梁士诒有时不由自主地说句话,有时这句话的影响可能会超过一定边界,那样便会在领导心中惹下不快。
内阁总理制,给袁世凯运用权力带来极大麻烦,因此他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想改总理为国务卿,国务卿相当于古代听命于君主的宰相位置,而不是权力凌驾于总统之上的、架空总统权力的内阁总理。
袁世凯立国务卿,想到的最佳人选,当然是自己的结拜大哥徐世昌。
袁世凯此举,既有废除内阁总理制度之意,也有分去梁士诒的总统府秘书长一部分权力之意。梁士诒虽然忠于自己,不过他既是事实上的行政老二,又是事实上的财政老大,权力太大了,对于“钱和权”结合到一起的人,如果不加约束的话,必然是功高盖主。
下面的人早就眼红梁士诒的巨大权力了,一看袁世凯有心任命国务卿一职,那当然是乐得赶紧拍马屁,这是打击梁士诒最合法的手段了。
梁士诒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过梁士诒可能平常太受袁的信任了,国家的大事小情,总统的私事,他都了如指掌。像袁世凯和孙中山会谈的全程,也只有梁士诒陪着。梁士诒既然认为总统绝对信任自己,他说话便随意些。当袁世凯提出设立国务卿时,梁士诒大加反对。
直到袁世凯那摄人心魄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梁士诒不放的时候,梁士诒才猛然惊觉:自己话多了,受到老大的猜疑了。
如此看来,交通系岌岌可危。
然而,梁士诒的背运才刚刚开始。
传统中国的官场,因为是恩主庇佑式地用人,不管大小领导,都形成自己的圈圈,大圈圈套小圈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拔出萝卜带着泥。
其实用萝卜来比喻,有点儿太简单,它更像是一棵树。你要是把树放倒,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拦腰斩断,二是连根拔起。
拦腰斩断模式虽然比较直接,但是毕竟没有挖出树的发达的根系,它还会在原来根系基础上,吸取足够的养料,利用原来的环境,长出新的小树来。
而要清除树的根系,这就不是直接拔树所能实现的。必须先挖进去,把大树周围延伸的根系全部切断,再拔这棵树的时候,既容易,又使其失去了再生的可能。
官场清除派系政敌,基本是采取此方法。
一般想收拾对方的时候,不是直接瞄准主攻目标,而是先清外围,把主要对手的爪牙一一收拾掉,使对手失去外界信息,使对手变成聋子、瞎子,使对手失去为自己冲锋陷阵的爱将,失去为自己挡子弹的心腹,这时再来动手。
梁士诒及其治下的交通系受到袁世凯的猜疑之后,又接连发生几件事,梁士诒的派系不断遭受打击。
一是袁记约法颁布后,责任内阁制被总统制代替,袁总统在总统府下设立了政事堂,徐世昌充当国务卿,杨士琦、钱能训分别为左、右丞,杨士琦和杨度这“二杨”都是梁士诒的政敌,结果梁士诒一时失势,只捞得税务督办一职,离开了总统府。
二是1915年6月间,发生了交通大参案,对梁的打击很是沉重。参案是自津浦铁路开始的。根据肃政史秘查,该铁路营建时,全属借款,筑路过程中有重大弊端,肃政史共列出十大罪状,令交通部立即撤查该路局长赵庆华。
三是7月20日,袁又下令撤销梁的左右手叶恭绰的交通次长职务,主要是查到赵庆华营私舞弊一案与交通次长叶恭绰最有关系。叶恭绰担任交通次长,是梁士诒的化身,是实际的交通系灵魂。敢动这样重要的人物,笨人也想出来这背后肯定有袁世凯的支持,否则谁有这么大的能量?
四是沿着津浦路和叶恭绰顺藤摸瓜,打击面越来越大,梁士诒治下的其他四路京汉、京绥、沪宁、正太各铁路开始受牵连。交通部部令京汉铁路局局长关赓麟、京绥铁路局长关冕钓离职听审。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可如果打狗时不理会主人的脸色,那么这个主人也就没了地位。
把目光放开了看,其实这些事的真正目的,是袁世凯要收权,自己要掌握国家一把手的绝对权力。把段祺瑞从陆军部挤走,弹劾陆军部次长徐树铮也是在此时发生的。这些事连在一起,便是当年轰动一时的“三次长参案”和“五路大参案”。
所谓“三次长参案”,指的是对陆军次长徐树铮、交通次长叶恭绰和财政次长张弧的弹劾,而叶恭绰和张弧都是交通系的人马;“五路大参案”则指津浦、京汉、京绥、沪宁、正太五大铁路局的营私舞弊案,收拾完这些小喽啰,矛头只指一个,交通系大佬梁士诒。
梁士诒饱受打击,请了病假。
大案发生后,袁世凯对梁士诒说:“参案原来有你在内,我叫他们除去你部分。”这句话表明,袁世凯是要狠狠打击交通系的,收了他们的权,让他们老实点儿。但同时,袁世凯还是离不开交通系,离不开梁士诒的理财脑瓜。
梁士诒明白了,自己没事,但双方都要找个台阶下。
在专制体制之下的官场上,谁有啥事呀?谁又没有啥事呀?
说你有事,你便有事,没事也有事;
说你没事,你便没事,有事也没事。
人不管遇到任何困难,记住千万别慌乱。不管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较量和矛盾时,最先静下来的那个人,是离成功最近的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守好自己的领地。也只有静下来,才能发现对方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