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头又大了
云南独立的消息传到北京,袁世凯怒不可遏。
他虽然不把这支军队放在眼里,它与他的北洋军比起来,相差太远,但最让他生气的是这么多人背叛他,耍他。
老袁一生的信条同曹操坚守的一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12月29日,袁世凯下令免去唐继尧、蔡锷等人的官职,并派第一师师长张子贞、第二师师长刘祖武代表巡按使,令他们就近押解蔡锷、唐继尧等人,来京问罪。
袁世凯对蔡锷可真是恨之入骨了。
蔡锷当初留学日本时,四处借不到钱,老袁看其是个人才,曾慷慨资助过一千大洋;把蔡锷调到北京,给的官职让梁士诒等人都眼红。可蔡锷还是跑了,“背叛”了自己。他蔡锷起兵了,还发电文来责问羞辱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吗?
政事堂通令各部署,凡与蔡锷有关的人一律撤职;在各省中和蔡锷有关联的人,也都撤职;各省机关的云南籍职员以及蔡锷的旧属都受到牵连。
袁世凯接着下令,查抄蔡锷湖南原籍的财产。可是他不知道,蔡锷不贪财,家里还是穷样子,根本没财产。想找蔡锷的夫人,夫人和老太太早就躲猫猫了。
蔡夫人既然费尽千辛万苦逃出京城,还能老老实实地蹲在湖南老家等着袁世凯来捉吗?
找啥也没找到,把老袁给气的,满世界找不到对手撒气。
袁世凯又想到了他的另一手——软的策略。
他先是找到李经羲——蔡锷的恩人和老上司,请他出面去说服蔡锷回心转意。这当然是说不动的了。
这还不算,他还找来了自己耍弄过的湖南人熊希龄去当说客。熊希龄恨老袁还恨不过来呢,怎么可能帮袁?当熊希龄到北京下车时,记者问他对于当前国体的意见,老熊摸着脑袋说:“我来京之前还真没听说,在路上看见筹安会的宣言才知道这么回事。问我的意见么,我没意见。”记者又问熊希龄对于新宪法的态度,熊希龄说,我又不是律师,我没意见。
袁世凯派熊希龄南下,熊希龄坐上火车,一去不返。
袁世凯又派云南人朱家宝、丁槐等为云南宣慰使,要他们去“诱惑云南军官解甲来归,一律免予治罪”。
这些招数,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过,老袁使了另一招,把蔡锷和唐继尧吓了一跳,老袁打起了贵州的主意。
这可不行,贵州是云南的软肋,一定要加紧争取贵州,绝不能让贵州成了老袁的地盘。
1916年1月2日,蔡锷派戴戡去贵阳、派王伯群去贵州兴义,此二人都是贵州人,又是蔡锷的得力干将,还在贵州有一定影响,这对护国军非常有利。
贵州护军使刘显世,是袁世凯调蔡锷进京时派来的,他本来就和蔡锷走得近,而与老袁不是一条心。但其他省都设将军,唯独贵州和福建,设的是护军使,可见袁世凯对这两个地方都不给大权。但刘显世是个胆小持重之人,不敢轻易地投向蔡锷,怕遭到北洋军毁灭性打击。
到这个时候,老袁着急了,派人联络刘显世。为了讨好刘,袁世凯派刘的兄弟刘显潜署理贵州巡按使,把自己并不中意的巡按使龙建章调往别处。
但是,此时贵州的民众情结,已经倾向蔡锷了。尤其是蔡锷派到贵州活动的另一个人王伯群,其弟王文华是黔军的一个团长,贵州本来兵就少,团长是个大官儿,经他一活动,士兵和民众都倾向于云南护国军。
1月18日,贵阳举行了全省人民代表大会,与会代表力促刘显世宣布独立,但刘还在犹豫。不过他也明白,目前状况,属下和民众许多人都态度明朗了,自己也不能和大家背道而驰。
老实人刘显世也开始动心眼儿了。他给袁世凯发电,说贵州军力弱,赶紧接济军饷粮草过来啊。
老袁真是急昏头了,说给就给。
就在刘显世不表态投靠哪一方的时候,1月24日,戴戡率领滇军一个营已经抵达贵阳了,要动真格的了。正好,1月26日,袁世凯的30万军饷汇到了。
1月27日,贵州宣布独立。
贵州的起义,稳定了云南的外围,一招扭转,全线主动。
2月2日,戴戡率领黔军六个团、实际还不到八个营的兵力,从贵阳出发,向四川进军。
2月8日,袁政府下令查办刘显世,派黔军的团长唐尔锟继任贵州护军使。只是,这个乱局之中,这个命令连废纸都不如了。
13日行抵松坎,14日向北洋军正式发起攻击。
人要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这话一点儿不假。老袁就处在了这个当口。
先是蔡锷和小凤仙这一对神雕侠侣联手干败了胳膊粗力量大的“金轮法王”袁世凯。继而,蔡锷的小师弟唐继尧一面通电拥立袁世凯,一面悄悄厉兵秣马。派熊希龄去当说客,老熊坐上火车就再也不理他了。想拉拢刘显世,刘显世得着军火就反戈了。
不过,袁世凯被“耍”的命运,这才刚刚开始,后面大家慢慢欣赏,哪个人都耍了他一把。他可真算是“龙游浅滩”了。
清初吴三桂起兵的时候,就是云南、贵州和广东这三省。此次,居然又是这三省。只不过,清初那次没成功,而民初这次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