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千金买宝刀

    对待张作霖,袁世凯采取了拉拢的方法。

    自从张作霖在东北崛起,当上了驻守奉天省城的二十七师师长以后,官气长了不少,加上此人胆大心细,敢下手,他想做成的事,从来不计成本,势力一天天强大。不仅没把同是二十八师师长的冯麟阁放在眼里,就连老领导赵尔巽也不放在眼里。奉天的实际兵权,已经被张作霖握到手里。

    袁世凯一看,这哪成啊?二十八师制约不了二十七师,赵尔巽管不住二十七师,这张作霖不是要翻天吗?

    1912年11月,赵尔巽被袁世凯调走,奉天都督由张锡銮担任。因为张锡銮也是张作霖的老领导,还是张作霖的义父,张锡銮本身也在官场混事多年,应该能平衡得了奉天的权力关系。

    然而,张作霖可不是当初的马匪和小混混了,现在有了自己的枪杆子,亲爹都不行,何况是义父?张锡銮在奉天比赵尔巽强点儿,但对张作霖也只能是半拉拢半制约,没有足够的实力降住今日的张作霖。

    袁世凯看到张锡銮关于东北和张作霖的密报后,觉得再不动手制约张作霖,可能要麻烦,于是他决定采取调虎离山、明升暗降的手法,来削弱张作霖的实力。

    1914年8月,陆军部密授张作霖为内蒙护军使。

    张作霖是亡命徒出身,刀尖上滚过来的人,向来以敢玩命著称。如今一看袁世凯和段祺瑞刚利用完自己,就想欺负自己,他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必须放手一搏,大不了重新占山为王。

    张作霖给段祺瑞发了封措辞强硬的电报,以示警告,不要欺人太甚!

    电报中说,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时,袁大总统能把精力放在南方,都因为我张作霖给你们稳定后方。现在天下安定下来了,你们听信别人打小报告,想排挤我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样岂不让人寒心?中央想用这些护军使、巡阅使一类的鸟官职对付别人可以,对付我张作霖就不行!

    这么多年,不管是晚清政坛,还是北洋政坛,还没有人敢对北洋之虎段祺瑞和龙头老大袁世凯这么说话,这让段祺瑞大吃一惊。

    这跟打架一样,横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袁世凯和段祺瑞权衡再三,终于还是考虑到边疆稳定因素,没动张作霖。

    此次袁世凯让官员进京述职,他决定让这个敢叫板的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前来,当面考察一下,再决定奉天官员的任免。

    1915年7月下旬,袁世凯电召张作霖进京。

    别看张作霖表面上是大老粗,可他心思缜密,考虑问题很周到。临来的时候,让部下带了许多关东土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角,外加珍珠、玛瑙、金银财宝,对实权人物挨个拜访。还拜访了袁世凯的干儿子段芝贵,拜段芝贵为老师,小段一高兴,答应万一事情不顺,自己会出面帮着说句好话。

    有了前几次的交手,袁世凯对张作霖也另眼相看。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在回忆录中提到,袁世凯接见一般将领都是在外客厅,唯独接见张作霖的时候,特邀他到办公室会见。

    张作霖比阎锡山聪明,阎锡山是第二次见面才跪拜,张作霖进门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嘴里不伦不类地称着“叩见、叩见、叩见”,也算是三呼万岁的换一种说法,惹得别人捂嘴偷笑,最后干脆忍不住大笑。

    袁世凯装着谦虚地说,哎呀,现在都是民国了,不兴这一套礼节了。

    可是张作霖更敢捧:过去有皇上我这样,现在有大总统,我应该还是这样,你就是我的皇上。

    旁边的人更是忍不住笑。

    张作霖满不在乎。把自己装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老粗,嘴里粗话不断,同时还反复强调“我是一个武夫,没念过书,不懂政治”之类的话,让袁世凯觉得他是个胸无大志,只要升官发财就会死心塌地跟着领导走的人。

    不仅如此,张作霖为了在袁世凯面前加深自己粗傻的印象,让手下人进京后,把前门一带的八个妓院,全包下了,声势越大越好,名声越糟越好。

    这些小伎俩,确实把老袁给蒙住了,袁世凯真的把张作霖当作老实听话、没有二心、胸无大志的草莽匹夫了。

    据袁静雪回忆说,袁世凯破格在办公室接见张作霖的时候,办公室内的北面有许多古玩器物。其中有一个丝绒盒子,里面放着四块打簧金表。每一个表的边上环绕着一圈珠子,表的背面是珐琅烧的小人,样子极其精致。两人谈话的时候,袁世凯发现张作霖的眼睛一直盯着多宝福上的四块金表。晓得他是爱上了这几块表了,当时就送给了他。送走张作霖之后,袁世凯笑着说:“他真是没有见过世面,他既然看着喜欢,我就送给他了。”说完了又哈哈大笑起来。

    小师长轻松地PK大总统,还把总统的眼睛给骗过了,可见张作霖的机警过人。

    而且,张作霖回到旅馆之后,他刚才在中南海居仁堂里多看了几眼的那些古玩字画,袁世凯全派人送来了。来人说:“大总统知道张师长喜欢这些,特赶着送来给张师长。”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评价此事时说:晚清能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像袁世凯这样,如此体贴入微,挠到人的痒处。北洋集团能够做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鸣还提了另外一件事,“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近代名人张伯驹,是袁世凯的表弟张镇芳的儿子,才情很高,眼高于顶,谁都看不上。有一次见了袁世凯之后,张伯驹回家看到袁世凯的赏赐,其中居然有他想了多年没有得到的白狐皮坎肩,不禁心里大受感动。

    其实,袁世凯拉拢人的可贵之处,不仅是他的体贴入微,更在于他对下属的这份细心,给下属“送礼”,留意下属的喜好,并有“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的气概。这是从感情角度而言的,这样的领导是非常可敬的。遇见这样的领导,明知是拉拢手段,明知是权谋,你能不甘心为之驱驰?

    那么,从权术角度来说,这样的领导又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领导要是用心对付一个人,他会动用一切手段把你的墙脚挖开,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都能攻倒,他想取你项上人头,如探囊取物。张作霖深知此种人的可怕,回东北后,乖乖地听命于袁世凯,只要袁世凯在世一天,他张作霖绝不敢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