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冲开水底天

    过了两天,蔡锷又到云吉班。

    蔡锷明明看到,小凤仙的眼里闪出一道亮晶晶的光。如水?如玉?如月?如斯!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中的这句诗,准确地表达出“看不见你时,心里都是晦暗的风雨”,“既然看见了你这坏人,怎能不喜悦在心”的情感。

    不过,估摸着,此时小凤仙的心情,可能用紧随着《诗经·郑风·风雨》之后的《诗经·郑风·子衿》篇来形容,更为妥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你那身着青衫的儒雅身影,早就融进了我心深处。我的心啊……即使我不去看你,你怎能不给我个音讯呢?你怎不赶紧来看我呢?

    “挑兮达兮”,看见了你,心情可真是轻松。你可知,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啊?

    《诗经》,有时不是靠读,而是靠心的倾听和触摸。只有那样,你才能真正体悟到先民的喜与忧、哀与乐、爱与恨、胸怀与气度。“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到底是孔子对《诗经》感悟得深,表达得透。先民,真的是无邪、坦荡。他们爱得那么真诚,恨得那么自然,其态如一泓秋水,又如三春桃李,更是万古人间四月天。

    真真如同聆听禅语,直指人心。

    所以,感觉只有那“思无邪”的句子,才能表达出这样阳光、纯真、烂漫而又娇憨的女儿心。

    小凤仙故作娇嗔,你不是去攀龙附凤、追求荣华吗?怎么又来我这里?

    蔡锷笑道:攀附荣华,有的是人排队等着,还轮不到我。

    小凤仙自然慧心慧眼又慧舌:并不是轮不到你,是你不屑于去做吧,你休想瞒我。

    千般旖旎,万种风情,都汇聚在四目相遇的一刹那,又瞬间转往别处,眼角下垂,面色微红。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人总结说,大凡聪明的男女,初相遇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起斗心,其实无宁说是起“逗”心。如果不对对方产生兴趣,哪来的“斗”和“逗”呢?

    因此,宁肯相信蔡锷和小凤仙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斗嘴,就是两个人产生兴趣之后的私下交锋。而今再相遇,二人便相视一笑,云开见日。心心相印,再无障碍。执手倾诉,不消细说。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自此开始,二人之间便是“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用才女安意如的话形容便是“他是她的劫”,如穆桂英遇意中人杨宗保,如樊梨花遇意中人薛丁山,几番打斗之后,“兀自刚强,心底早缴了械,不堪一撩了。他的才,他的人,他与她之间的意趣不尽,都让彼此大生喜悦”。

    而安意如形容张爱玲的另一段话,抄来形容小凤仙,也挺合适。毕竟,还是女人最了解女人的心:

    她不曾爱过人,便如一颗菠萝,浑身长着尖刺。遇不到那把让她低头的刀,除不下坚硬盔甲,窥不见柔软芳香的内核。要知道女子一旦爱了人,爱里便自有千般委屈,万般柔软。叫人乱了方寸却又欢喜芳心,容不得自尊的反抗。她其实只是一颗外表坚硬的寂寞菠萝。

    因此这便有了下一节:张爱玲把自己的玉照送给自己的“劫”的时候,在照片后面写下一行字,今天读的时候仍让人感叹不已:“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而以“爱书、爱酒、爱女人”著称的古龙大侠有一句妙语说得更有意思:“女人有时就像核桃,你只要能击碎她外面的那层硬壳,就会发现她内心是多么的柔软脆弱。”

    那么,小凤仙与蔡锷初相见便“闭门推出窗前月”,不想恰恰就是这一“推”,却推到了蔡锷的心里。缘之起,也恰从这一推开始。感情开始揉搓、发酵,只待你蔡锷如何收割与品尝了。

    今夜,佳酿,为你开坛!

    醇厚的酒香弥漫,醉了江山如画。

    斟一杯,送与君前,愿君千年的心事化作秋的果实,甘甜芬芳。

    ……

    这里不妨再婉转地举两例。

    据说,当年秦少游娶苏小妹,小妹想考验一下新郎官儿的才气,在洞房内出联,如果少游答不出,晚上休想进屋。好“狠”的心!

    苏小妹出了三副联,前两副秦少游都轻松过关,但第三副的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把秦少游难住了。在窗外转啊转啊,心里像小猫抓似的,就是想不出来,就是进不了洞房。

    大舅哥苏东坡在暗处看着真替妹夫着急,又不能作弊,那显得妹夫多无能啊。便用动作语言来引导,将一小块石子扔进了花园的水塘。看着水面上荡起的层层涟漪,秦少游到底是大才子,灵感顿生,“投石冲开水底天”。

    “嘎”,门开了。顺利过关。

    又据说,曾国藩夜游秦淮人家,看中了名妓少如,便写一联,要把“少如”二字嵌入。上联写道“能少住时且少住”,谁知这女孩子非常调皮,戏弄了曾大人一把,下联自己写道:“要如何处便如何。”

    还是中国古代这种暗蓄的铺陈感的方式来得巧妙,能让人充分联想,回味无穷。

    蔡锷遇到了小凤仙,虽在他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戏;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是计。

    蔡锷和小凤仙,即将在风花雪月之中施展戏中计,联手演绎一场“双剑合璧”的萍踪侠影故事。

    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

    将军呵,我只能在这个战场配合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