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

    此时,全国的局势是,袁世凯已经出山,南方革命形势开始不妙,北方的吴禄贞刚想起义,就被身边人暗杀。蓝天蔚意识到,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于是开始准备武装起义,策动东北三省独立。然而,他们的作战行动还没开始,新军中就有人叛变,把军事计划告密给了赵尔巽。

    在局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赵尔巽也不想与革命党人刀兵相见,万一革命党人成事了,自己也不至于没有退路。于是,他派人把蓝天蔚请来议事,蓝天蔚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手下人出卖了。

    赵尔巽打开窗户说亮话,说你的计划我已经都知道了,我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我爱惜你是个人才,我也不为难你,你自己离开吧。

    蓝天蔚见机密泄露,只好交出兵权。赵尔巽在拿到清政府解除蓝天蔚军权的命令后,把蓝天蔚礼送出境,对外说派蓝天蔚到关内考察南方战事。

    蓝天蔚被逼走之后,东北革命形势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剩下的革命党人,有的不甘心就这么失败,以张榕为首的革命党人成立了一个叫联合急进会的组织,派人分赴各地,联合革命志士,发动武装起义。与此同时,回到关内的蓝天蔚又组织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北伐军,兵锋直指奉天。

    就在赵尔巽面临两面夹击、惊慌失措的时候,中华民国宣告成立。随后,南北双方通过了停战协定,于是赵尔巽与张榕相约,履行南北和谈停战的约定,大家也开始对话。

    掌握军权的张作霖主动与张榕交朋友,而张榕没看透这个表面上看起来一身江湖义气的人,居然是另有心机。张榕与张作霖交往,也有着他自己的小算盘,张榕是想通过双方往来,尽量争取巡防营为己所用,壮大革命力量,却不知道,与东北虎谋皮的时候,杀身之祸已经降临。

    1912年1月23日晚上,张作霖指使两名杀手将张榕暗杀。随后,张作霖对奉天城进行了全城大搜捕,自此无人再敢提革命。

    张作霖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为自己的仕途发展挖到了第一桶金,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并在十年之后,开始问鼎中原。

    像张作霖这样的人,没读过几天书,既不懂什么主义,也不知什么民主、共和,但下层百姓心里的这种政府主义的情结还是蛮深的,不喜欢无政府管理的乱局。尽管张作霖自己是胡子出身,也曾杀人无数,但他不喜欢革命党人,不喜欢这种过激行动,这大概也是他日后不喜欢苏联并杀害李大钊的一个原因吧。

    东北稳定下来后,张作霖通电全国:“革命军制造民乱,无视君主,图私利泄私愤,其行无异于匪徒。……东三省与内地省不同,军队已经配置就绪,而且勤王之师耿耿于怀,精兵数万,一旦令下,即可取道山东挥师南下,誓死剿灭革命军以尽微忠于朝廷。”张作霖准备组织一支勤王之师,进关南下。

    张作霖一心想建功立业,赵尔巽可不敢让他离开东北,万一东北再乱,缺了这个张作霖还真不行。他好说歹说,终于做通了张作霖的工作:暂不入关,持观望态度。

    袁世凯也不希望来支胡子队破坏自己当总统的计划。袁世凯要是想当总统,最需要局势的稳定,最需要地方实力派支持,而东北是北京的后院,东北不稳的话,北京休想稳定。他决定给小小人物张作霖一个甜枣。

    张作霖虽然聪明,但与老袁比起来,毕竟还嫩了许多。老袁不用琢磨都知道张作霖是要干啥。他明白,张作霖就像是个孩子,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并在引起注意的过程中捞些好处,使自己升官发财就是了。

    于是,袁世凯给张作霖写了封密信,意思就是说,我们都顺潮流而动吧,劝皇帝退位,拥护共和。一旦事情成功,在“共和政府成立之日任卿为东三省防务督办”。

    张作霖权衡了一下势力对比。北洋军全部听袁世凯指挥,各省纷纷独立,连身边的东北总督都以中立状态观望,看来满族人的天下气数已尽,自己的力量肯定没法与北洋军相比,自己的目的也不是真心保卫满族人的江山,确实只是想趁机捞点好处而已。

    张作霖心眼儿多活呀,他立即高兴了起来,自己能够得到实际权力是再好不过的。而且这样就和清廷内阁总理、未来的大总统搭上关系了,前途不是一片光明吗?

    二人均达到了政治目的。张作霖寻到了新的靠山,而袁世凯的一封信,就把这股力量收编在北洋旗下,换来了张作霖对自己的政治支持,甚至是军事支持。

    就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蔡元培等迎袁专使来北京接袁世凯南下就职的时候,曹锟制造了兵变的假象,以局势不稳为由阻止袁世凯去南京。远在东北的张作霖也心领神会,他本来就不喜欢革命党,此时高调支持袁世凯留在北京。

    政治这个东西,说高雅点儿,是一门有来有往、有取有予的艺术;说直白点儿,就和民间的礼尚往来没有太大的区别。你要是只想得到,不想付出,那就没人愿意和你一起玩了。

    这是政治“平衡术”的另一表现形式。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9月,袁世凯投桃报李,任命张作霖为驻东北的27师中将师长。张作霖的队伍,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政治力量。

    一场辛亥革命,袁世凯是最大的赢家,获得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而张作霖也是大赢家之一,从统领地方武装、非正规军的营长,几步蹿升,变成了中将师长,提升的速度,堪称火箭速度。

    张作霖早期的个人活动暂先告一段落,他与袁世凯的人生轨迹也有了交汇点,二人就这样在相互利用、暗中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使时局得以稳定。坐镇北京的袁世凯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这对他能够坐稳大总统的宝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接着来看袁世凯当上总统之后的国内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