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莫问出处

    袁世凯出山以来,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左算右计,步步为营,终于取得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就在他东征西讨、南北和谈的时候,为了保持情节的连贯性,本书行文没有打断他这一气呵成的军事政治谋略的思路。可这样一来,大家就淡忘了东北这块黑土地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状态,自然也就冷落了北洋的另一位豪杰,就是雄踞关外的“东北王”张作霖。

    清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山西这里是被曹锟和吴佩孚给镇住了,湖北这里是被冯国璋和段祺瑞给镇住了。而作为北京后方的东北三省当时也不是没有乱的可能,但被另一个与袁世凯没有直接往来的张作霖给镇住了。这几个人,也正是后袁世凯时代的直、皖、奉三大系的核心和灵魂人物。这里面还有一段很长的故事。

    因此,暂且把袁世凯放一放,把目光转回来,把张作霖这位枭雄也拉到舞台上。否则,其他豪杰都露脸了,如果把这个在北洋末期主政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奉系首领给忘了,实在是说不过去。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于辽宁鞍山海城。他自幼家境贫寒,到12岁时还没上小学一年级,也没上过育红班和幼儿园,甚至一个字也没学过。13岁的时候,一个叫杨景镇的私塾老师免费教了他三个月,这就是他一生的文化基础。后来张作霖发迹了,深悔自己当年的无知和莽撞,特意把杨先生接到沈阳,并在自己府中成立私塾馆,让杨先生教张学良等人功课。

    按说张作霖一家子都不识字,不应该取出如此有文化、有气魄、有内涵的名字,或许是无意中碰巧了。《尚书·商书·说命上》中有“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之言,“作霖”“雨亭”,这几个字却与《尚书》之言如此巧合,原文是这样的:“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作霖雨,实乃济世泽民之意。

    不过,张作霖小时候,是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根本看不出来他日后会成为历史上的大人物。

    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是个赌徒,因在赌场中赢钱后,输者无力还债,他半真半假地要逼人家用老婆来抵债,使人家恼羞成怒,最后被人家约到无人之处打死了。

    从此,张作霖一家更加无依无靠。他当过木匠,卖过包子,当过货郎。当货郎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富户的闺女,后来他娶此女为妻。

    不过,张作霖大概身上有浓重的父亲基因,手里有几个钱之后,每次路过赌场,心下都耐不住痒痒,总觉得这样一分一分地攒钱太慢、太辛苦,想一把捞个大奖,结果不仅把卖货的钱输了,连货郎担子都输了。

    回到家后,卧病在床的母亲一见儿子这么不争气,就唉声叹气,流下泪来。本来家里就穷,为了进货,向邻居借的钱还没还上,现在却输个精光。不仅买药看病的钱没有,就连饭都吃不上了。不过母亲说起一件往事,让困境中的张作霖心眼又活动了起来。

    据母亲讲,父亲在世的时候,前邻马武义家尚欠张家一吊钱没还,父亲去世后,张母去要债的时候,马家赖得干干净净。张母忍气吞声也无可奈何。而今实在走投无路了,与作霖说说,看看能不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张作霖这个小混混,天生的心眼多,加上在社会上混了几年,学得更是诡计多端。

    第二天,张作霖趁邻居家没注意,把他家要下崽的老母猪赶到池塘边之后,双手用力一推,就把猪给推到水里。猪在池塘里没命地狂叫,张作霖也大叫“猪落水了”,引得周围的人出来,自己装作衣服也顾不上脱就跳下水,把猪给拖了出来。周围的人都夸老张家这孩子仁义,纷纷对马家说一定要谢谢人家,否则这一头猪溺亡的话,不知要损失多少钱呢。马家邻居虽然吝啬,如此一来也不得不装作慷慨,何况自家还真欠着人家一吊钱呢。也罢,顶账吧。马家人从家里取出一吊钱来,送给张作霖,让他自己买点好吃的。张作霖接过钱来,连谢谢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张作霖回家把事情经过悄悄跟母亲汇报。看着儿子动用鬼点子从吝啬鬼手里撬出钱来,母亲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张家的生活仍然是越来越困窘。为了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张作霖的母亲无奈改嫁到一个兽医家中,张作霖也跟着继父学兽医、相马的本事,并通过自己的本事,结识了黑白两道的人,不管是官场的骑兵,还是黑道的土匪,张作霖和他们都有往来,于是阅历越来越丰富,胆子也越来越大。

    家境贫寒的人,必然也是命运多舛。张作霖闯荡江湖,数次差点成为异乡孤魂。给财主放马时,马被土匪盗走,财主却认为是张作霖与外人勾结,将其一顿毒打,张作霖连病带气,卧床不起,被人扔到沟里,让捡粪老头给救了回来;与财主于六合开兽医桩子,被财主的小老婆相中,约其私奔,张作霖感觉于六待其不薄,没有答应,却被财主的小老婆设计诬陷,称其调戏,被人一顿暴打,冬天被扒掉棉衣,绑在外面准备活活冻死,又被过路人救出;在赌场上与人斗殴,差点被砍掉手脚;欠赌债被人抓住,又遭冬天剥衣的待遇差点冻死;通京御道上官饷被劫,被抓住充当替死鬼……穷人家的孩子,虽然天生命贱,却也数次大难不死,可称得上是从刀尖上滚出来的人。

    生活就是这样,诚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生活就在他身上印下胡作非为的性格;而张作霖在啃读生活艰辛的同时,生活却赐给了他永不服输的性格。这对他后来的成长非常重要。

    张作霖走投无路,找到了他在当兽医时结识的毅军营长赵得胜,开始当兵。中日甲午战争时,宋庆手下的毅军防守辽东,张作霖当了伙夫,也经常给军队的马匹治病,又被提拔为哨长,从此小有名气。甲午战败,单骑逃回家。倒插门娶妻之后,重新干起了兽医的行业,自然又认识了不少黑白两道的朋友。

    不过,张作霖恶习难改,有点钱就会出入赌场,有一次在赌场中与人打架,被人诬为勾结绿林胡子,押入大牢。在岳父用钱四处活动将其买出来后,他再也无法在家乡立足,牙关一咬,彻底离开家,经自己早年认识的辽西巨匪冯麟阁介绍,真的投入了胡子(土匪)的队伍。从此,他渐渐地当上了小头目,并开始自己拉出帮来。

    然而,张作霖注定是不安分的,他不想在土匪窝中终其一生,他有着自己的理想。眼见了东北民生凋敝,十室九空,打劫也没什么油水,他想换身衣服,希望能得到朝廷招安。跟手下汤玉麟等弟兄商量,大家也都想过稳定的生活,娶妻生子,不愿以“贼”之名终老一生,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投靠朝廷,只要张作霖想出了办法,其他人唯命是从。

    主意拿定之后,机会很快就来了。

    不过,机会这东西,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同样一件事,对某些人来说,只是个普通事件,甚至是个笑话;但对于有心计的人来说,那就是不可多得的大好机会。

    张作霖是善于发现和利用机会的人,他很快就发现了机会并想好了自己的妙计。据手下人探报,近一两天,盛京将军增祺的三姨太的车马轿子要路过自己的地盘,于是,张作霖精心编导了一出精彩的戏,情节设计很简单,但是寓意却很深,不次于张艺谋的片子。

    张作霖事先告诉弟兄们:此次我们要把增祺眷属的车马连人带物全劫下来,但是,绝不能动这些人一根汗毛,否则,咱老张的子弹可不长眼。

    就在三姨太车马进入张作霖设下的包围圈时,张作霖率领弟兄们冲了出来,就像单田芳评书中说的那样“嗷”地一嗓子: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牙蹦半字说不是,我这一棍打死你可不管埋!

    娇生惯养的三姨太吓得“咯喽”一声,背过气去。自己财色双全,却落入土匪窝里,轻则受辱,重则丢命,此番定是凶多吉少了。

    张作霖要干什么?绑票、勒索?不,有着明确奋斗目标的张作霖,已经不干纯打劫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活了,他要演一出戏给三姨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