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袁世凯为了不让自己的大业受阻,严加防范了他所看重的人,可是,还是有一个人溜出了北京,老袁打了一辈子雁,最终却让毛头小雁给啄了。
蔡锷跑了!
黎元洪这样的九头鸟中的精英都被袁世凯看得牢牢的,黎菩萨变成了泥菩萨,三十多岁的蔡锷是怎么从老袁的眼皮子底下没影了呢?
说来颇为曲折,在刀光剑影的北洋男人世界中,风华正茂的蔡锷引出了一段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故事。
话说袁世凯怕蔡锷对自己形成威胁,在蔡被调进京城之后,没有像对待黎元洪那样软禁蔡锷,而是想将其收服到自己的帐下,于是开始百般试探。
从中国历史上看,一般来说,身陷敌对阵营之中的人,多数会采用装傻或干脆就装疯卖傻的方式来自保。
周文王姬昌,明明通过占卜算出纣王送给自己的包子,是用自己儿子伯邑考的肉做成的,但他照吃不误,使纣王放松了警惕;孙膑落入庞涓手中,装过疯吧?宋江装过疯吧?刘备在曹操营中与曹操煮酒论英雄,当曹操说当世英雄,唯使君与操,他连筷子都掉地上了;黎元洪被袁世凯弄到北京,一言不发吧?
蔡锷呢?好好的一个人,绝不会去吃污物以示自己傻吧?他采用了另一种傻的方式,把自己装成迂腐的知识分子,向老袁发出信息:我只会研究研究军事理论,而不会带兵打仗。
三十六计中说: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每当袁世凯与蔡锷谈论国事、兵事的时候,蔡锷都像是在打着根本不入流的太极拳,绵软拖沓,故作呆钝,并说自己年纪轻,阅历浅,除在云南昆明时读过曾国藩、胡林翼的文集,编了一本《曾胡治兵语录》外,其他的什么也不懂,因此只适合研究军事理论。
老袁故意问难,蔡锷却假作失词,答得文不对题。
孰料老袁的眼睛可不空,这招根本没骗过他。老袁私下里对左右说:“松坡的用心,也觉太苦了。古人说得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想照此行事,自作愚拙,别人或被他瞒过,难道我亦受他蒙蔽么?”
左右献计道:“谁人不愿富贵,但教大总统给他宠荣,哪一个不知恩报恩哩。”
这句话说到了老袁的心里。老袁从起家到现在,一直是坚守这一原则的,屡试不爽。因此他对蔡锷格外优待,迭予重职,又是议员,又是将军,又是全国经界局督办等,满拟通过各项荣名,各种要任,笼络这湖南人杰。
可偏偏蔡锷不动声色,随来随受。你给我一官,我也不特别高兴;你夺我一职,我也不生气,弄得袁总统莫名其妙。
蔡松坡这人,到底是“尖”还是“傻”呀?
太史公曾犀利地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俗人看来,人这一生,所要追求的东西,无非就是名和利二字。
可是,老袁不明白的是,这些都不是蔡锷追求的,蔡锷真的是追求理想!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的心里有一个炽热的中国梦!
这里不妨从当代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海归”蔡锷。
一般说来,海归的眼界都比较新,且会形成一种“世界的便是好的”观念。尤其是民国这个饱经战乱、国家屡受侵略的时期,许多人更是觉得西方的,便是先进的。你跟他谈那些官场旧俗,他会很不喜欢。
而对于蔡锷这样胸襟磊落、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他更是接受不了袁世凯要抛弃共和的做法。因为从近代社会以来,“社会进化论”兴起并影响着许多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那就是,共和制一定比君宪制“好”。特别是孙中山抢先竖起民主共和的大旗之后,不管是清朝皇权,还是英日君宪,在舆论和道德制高点上,都已经落了下风。这些基本上可以概括当时人的思维心理。
当筹安会进行得正热闹的时候,老袁又把蔡锷召入府中,不再遮遮掩掩,直奔主题,让蔡锷谈谈对自己大业的看法。
蔡锷没想到会这么直接,只得用最诚恳的语气来热捧。
蔡锷说,我啊,最初的意思的确是赞成共和,直到看见国民党人起兵,才终于明白,您是多么英明而有远见。现在既然总统有此志向,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我蔡锷举双手赞成。
老袁平常已经习惯了部下口中的拍马屁之言,但听蔡松坡这样的豪杰拍自己马屁,却是很高兴的。
老袁在高兴之余,仍然没放心,继续诘问道:你说的是真话吗?假如是真话,那么我和国民党人交火时,你为什么还想做调解人,替他们排解?
这一问,很是厉害,蔡锷只得答道:此一时,彼一时啊,那个时候,我偏居南方,离您太远,而长江一带多是国民党势力范围,我当时也是投鼠忌器,不得不如此,恳请大总统原谅。
离开总统之处,蔡锷惊出一身冷汗。虽说暂时遮掩过去了,可仍然知道总统对自己并未放心。而今不仅自己在京城,家眷也跟在一起,这要想脱身,可如何是好?
眼见得袁世凯频频出招,用钱砸了,授权笼络了,名誉也给了,蔡锷都没就范,那么接下来的招数,估计傻子也会看明白了,历代还有一招屡试不爽的妙计,美人计。
不过,发生在蔡锷身上的美人计,不是袁世凯使的,是蔡锷自己使的。这就使用得足够妙了。
面对袁世凯如此聪明之人,蔡锷眼见所用的示弱招式均未奏效,心下烦闷,便去八大胡同闭逛。想不到他在那里第一次就碰到了小凤仙。小凤仙识英雄、重英雄,两人心生爱意。蔡锷在这里不仅赢得美人心,还巧妙地逃出了袁世凯的手掌心。
1915年夏天,三十多岁的蔡锷,在妓院结识了年方二八、色艺俱佳的小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