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磨杀驴
袁世凯不想恢复国会,但又不想承担解散国会的恶名。怎么办呢?
11月26日,他下令召集“政治会议”,共商国是,准备以此取代国会。政治会议是袁世凯的首创,由每省派两人,国务总理派四人代表,每部各派一人,总统派十人,由此组成(大家注意,这是“派”,而不是“选”)。
12月15日,袁世凯在居仁堂把剩下的69名议员召集起来训话:
——民国以来,人民滥用自由,主张共和的人,却在托共和政治之名,行暴民政治之实。
——纵观世界,国力之强弱,主要看的是该国内政外交搞的怎么样;而内政外交如何,又看这个国家的政府强弱与否,这个强弱程度,与国家实行君主还是实行民主,并没有关系。
——因此,当前救国之道,在于解散国会,修改约法。
他没说出来的话,就是权力要归总统。
当天下午,政治会议开始召开,准备替代国会,行使权力。但其对袁世凯的限制就远不如国会,毕竟,这些人是袁世凯首肯“派”来的,是秉承旨意的。
袁世凯上面的训话,听着有些蛮横,不过,平心而论,不管是从政治学角度,还是当年中国的政治实践角度,袁世凯的这一番话,也并不算太出格。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开篇第一句话便道:“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大师的意思是说,如果政府不能有效管理国家,即使形式再花样繁多,名字叫得再响亮,也是个无能的政府,这样的政府是不合格的。
袁世凯气势正盛,下面的人莫敢不从。
12月22日,黎元洪领衔,22省都督、民政长、护军使39人,共同谴责国会,要求解散国会,这达到了袁世凯要求的民意。
民主,民主,多少人假汝之名行专制之实啊?
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根据他得来的民意,下令停止全体国会议员职务,每人发旅费400元,饬令回原籍。
同时,袁世凯新成立了一个“筹备国会事务局”,接收参议院和众议院。
挖墙脚的目的,不是为了墙脚,而是为了让一面墙倒下。
袁世凯做事的套路,还是明显的。下一步要干什么呀?
改制,把责任内阁制改成总统负责制。改成总统制之前,先要干什么?踢开总理。
袁世凯把熊希龄等这样的进步党人拉上来,绝不是为了分去自己的权力,而是为了把做坏事的罪名分给进步党人,在国民党和进步党之间种下永远不可能和好的种子。他们两党不联合,袁世凯就能更轻松地分而治之。
就在袁世凯即将发出解散国民党的命令之前,进步党首领梁启超听到袁已决心这么做了,匆匆忙忙地跑到总统府,希望袁顾全大局,切勿走向不可收拾的路上。袁世凯耐着性子听完梁启超苦口婆心的劝说后,只淡淡地说了句:“晚了!命令已经发出了!”
兔死狐悲,唇亡齿寒,进步党人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此前他们只想取国民党而代之,现在才明白自己有多幼稚,成了袁世凯杀人的一杆枪。解散了国民党,下一步,这样的命运肯定会轮到进步党了。
梁启超和汤化龙等人在秘密会议上认为总统此举是非法的,必须反对,可是大家有什么力量来反对袁世凯呢?国民党兵强马壮不也是烟消云散了吗?进步党向黎元洪求救,也已经于事无补了。黎元洪早就经过了反复思量,觉得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根本无法与袁世凯对抗,否则他也不会乖乖地跟段祺瑞来京。硬对抗的结果,只能是国民党的下场。这一点,黎元洪看得清清楚楚。
为了彻底改掉内阁总理这一制度,袁世凯又开始制造舆论。
他在闲谈时,经常放出风来,话里有话地抱怨说:“现制总统、总长、都督为三级制,共有三总,殊多滞隔!”
可能是进步党人已经嗅出了袁世凯的下一步动向,进步党人汪荣宝出任比利时公使前,进谒袁世凯,直接劝道:您最好别实行总统制啊,这个总统制,取消了内阁总理,那您不就事事处在风口浪尖上吗?
他不知道,袁世凯从担任临时总统至今,内阁制的诸多不便早让他痛下决心一定要废除之。
袁世凯毫不留情面地直接反驳道:你这话不对吧?咱们国家以前实行的就是责任内阁制,可只听国民党喊讨袁,没说讨伐哪个总理呢。这怎么解释?
硬生生给顶了回去。汪荣宝哑口无言。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观风拍马者比比皆是。1914年1月24日,安徽都督倪嗣冲首先通电各省,倡议修改约法,实行总统制。
表态这个东西,是要抢占先机的,关键时刻的表态,是会为自己日后在政坛上加分的。要是等人家都表态完了,你再慢腾腾地开口,这么不情愿,政治态度这么不鲜明,那么不仅啥也轮不上你,而且还会被怀疑立场不坚定而被拿下。
领导吹牛皮到忘我的时刻,正是溜须拍马的大好时机。
各省群起响应热捧:袁公乃绝世之才,理应赋予更大权力来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如果元首无权,这简直是蛟龙困沟,天理难容……冯国璋画龙点睛地总结道:民国应于世界上总统总理之外,另创一格,总统有权则取美国模式,解散国会则取法国模式,使大总统有更大权来施展平生抱负。
各省的呼声越来越高,内阁总理熊希龄一看,得了,总理已经没法当了。于是,他称病请假了。
袁世凯既然下决心要废除内阁总理制,改为总统负责制,就绝对不会再手软了。他已经痛感自己在民国成立前,没有用北洋军把大家打服,进而给自己权力的实施带来无限障碍的难处了,这次他决定把坏事一做到底。
1914年2月,熊希龄在家病休的时候,北京的几家有影响的报纸如《新社会日报》《群强报》等,突然登出熊希龄盗取热河行宫古玩的新闻,指名道姓地提了国务总理和盗宝案有关,京城内外顿时轰动。
直到这时,熊希龄才彻底明白中了袁世凯的圈套,掉进了他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熊因涉嫌盗宝被迫灰头土脸地辞职。
至此,“名流内阁”运行五个月后垮台,暂时由孙宝琦代任国务总理。
孙宝琦,大家比较陌生,他有个女儿叫孙用蕃,是张爱玲的继母。这样,大家能稍微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了吧?
到底还是张爱玲的名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