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莫洛托夫5月31日的演说(1)
在5月3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一次演说中,莫洛托夫回顾同西方国家谈判的问题时,突出地谈了同波罗的海各国的关系。莫洛托夫一开始就指出慕尼黑协定并未制止住侵略。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美美尔和阿尔巴尼亚,宣布废除英德海军协定和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以及签订德意钢铁公约:所有这一切都是国际形势恶化的迹象。另一方面,英波条约和英土条约的签订,则表明欧洲民主国家开始认识到有必要设立一个和平国家的统一战线。莫洛托夫宣称,苏联已同意“就加强苏、英、法三国的政治关系和组成一个和平阵线的问题进行谈判”。他提到了苏联提出的三项主要条件(缔结一项互助防御条约,向一切与俄国接壤的国家提供保证和缔结一项军事协定);并且说,英法早先的建议没有采纳平等互惠和对等承担义务这一“基本原则”。在这一点上,最近的建议是“前进了一步”,但它仍然被一些旧的观点“团团围住”,例如提到国联的盟约就是一例。此外,在提供保证的问题上,从平等互惠的观点来看,最近的建议“根本就没有一点进展”。这些建议规定,苏联应向得到英法保证的“五国”(2)提供援助,但是只字不提英法援助芬兰和波罗的海各国的问题。这些国家也许不可能抵御一个侵略者来维护它们的中立。“然而,如果位于苏联西北边界上的三国得不到保证的话,苏联就不能对上述五个国家承担义务。”莫洛托夫接着又说,与西方国家进行谈判,似乎并不会妨碍苏维埃政府与德、意的贸易关系。他还指出,现在有希望恢复在春季中断了的与德国的贸易谈判。(3)
(1) 关于讲话的详细报道见《纽约时报》,1939年6月1日。本书中的引文摘自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发给外交部的电报中的译文(《英国外交政策文件》,第5卷,第689号)。
(2) 这“五国”是波兰、罗马尼亚、希腊、土耳其和比利时(比利时的中立是由英法签署的一项条约给予保证的)。
(3) 见上文,原著第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