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阿拉伯半岛与大战;阿拉伯石油
第一节 战前美国在阿拉伯的活动
阿拉伯半岛的风云人物,在战前15年期间是国王阿卜德·阿齐兹·伊本·沙特,在战争爆发时也是他。从1936年到1937年间,他同邻国和宿仇伊拉克王国和也门王国签订了“阿拉伯兄弟盟邦条约”,并同科威特和埃及缔结条约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分歧,从而终于能为其王国的巩固而举行庆祝。(1)在列强之中,他同英国的关系最为密切,最初的那项条约,就是英国在1915年同他签订的。那时,他还是内志的埃米尔,却已宣称从奥斯曼帝国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随后通过兼并奥斯曼帝国的哈萨省而同英国在波斯湾的势力范围有了直接接触。他在1925年征服国王侯赛因属下的汉志后,威望陡增,继而又于1927年修改了英国和他的“汉志和内志王国及其属地”的条约关系。后来这一领地名称从国家统一的意义来说,感到有缺陷,因此在1932年9月22日终于把它废弃,改称为沙特阿拉伯。(2)
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商业利益,是以一种奇怪而意外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当时,有个名叫H·圣约翰·菲尔比的著名英国穆斯林侨居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国王从他那里听说有个美国慈善家查尔斯·R·克兰(3)正在向也门政府提供援助,于是在1930年和1931年之交的冬季就把这位慈善家邀请前来吉达访问,并向他表示希望在沙特阿拉伯寻找更充沛的水源。为此目的,1931年3月,又聘请了一个名叫K·S·特威切尔的美国工程师前来,其后又在开辟其他有实际可能的财源问题上向他请教。当时,沙特政府几乎完全仰赖于每年朝圣的收入,而在那几年,即使是这一收入也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1931年12月,沙特政府请特威切尔在有关寻找水源和在位于波斯湾海岸的哈萨省找到石油的可能性问题上担任顾问,当时在哈萨省对面的巴林岛上,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正在试钻第一口井,并于1943年6月钻出了石油。(4)同月,沙特政府请特威切尔募集美国资本参加这一计划。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终于承接下来,并于1933年5月29日同沙特政府签订了一项协议,取得了在沙特阿拉伯东部一片约318 000平方英里地区为期66年的开采特许权。(5)至1936年,达兰半岛上达曼的一口探井钻到了地质上与巴林的油层相当的油层,但是有几口井钻到这一深度的结果却不令人鼓舞。然而,有一口井钻得更深一些,终于在1938年3月涌出了有商业价值的油流。1939年,在达兰北部的腊斯塔努腊建设了一个港口,从油田到港口敷设了一条长39英里、口径10英寸的输油管。1939年中东(不包括埃及)石油总产量为1亿1 410万桶(其中沙特阿拉伯为390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5.5%。(6)大战爆发时,有300多名美国技术人员在沙特阿拉伯油田工作,在吉达的欧美侨民也已达60名左右,而在十多年前仅不过10至12名而已。在科威特酋长国,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和美国海湾石油公司以同等股份合伙经营的科威特石油公司也于1934年12月4日取得了开采特许权。1938年2月在那里发现了油层,但直到大战爆发时商业性生产还未开始。(7)
第二节 战前的也门与英国
轴心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素少接触。直到1939年1月底,那个精力充沛的德国驻伊拉克公使弗里茨·格罗巴博士飞抵吉达,并于2月11日以第一任德国驻沙特阿拉伯外交代表的身份递交了国书。(8)6月17日,希特勒接待了伊本·沙特的使者哈利德·阿布勒·瓦利德·卡尔卡尼的回访。此人原系的黎波里塔尼亚反抗意大利人的造反者,后在吉达同一个德国人合伙经商,成了一个德国货品的崇拜者。(9)虽然轴心国的宣传机构试图大肆渲染这次访问的意义,访问并未取得明显的结果。所以,伊本·沙特与英国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尽管发生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暴动事件,伊本·沙特和其他阿拉伯君主在这方面还发挥了斡旋作用。(10)至于也门的伊玛目叶海亚,就不能同日而语了。他努力使他的中世纪王国尽可能地与世隔绝,既不允许别国外交代表常驻也门,也不愿意派遣代表常驻国外。这位年迈的君主对英国在亚丁保护地的存在满腹狐疑,一腔怨恨;他声称,从17世纪推翻奥斯曼帝国对也门的第一次占领直到19世纪这段时间内,他的祖先对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高原和包括亚丁殖民地本身在内的某些沿海地区曾或多或少行使过实际的权力。他因此谋求意大利的支持来同英国势力抗衡,当时在也门可以明显地觉察到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亚的权势。(11)但是,英国政府在1938年4月16日同法西斯意大利缔结了条约,试图借此消除分歧。条约的第三号附件规定,两国都不采取可能损害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何行动,并放弃在这些国家谋求政治性特权地位的任何企图。(12)但是,1934年的英也友好合作条约(13)却将也门和西亚丁保护地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考虑;而哈罗德·英格拉姆斯(1937年被任命为第一任英国在东亚丁保护地的常驻顾问)在充满不和的瓦迪哈达拉毛各族集团之间从事调解并取得成效,(14)则又是伊玛目所极为厌恶的。在他看来,既然英国政府派遣英格拉姆斯前来扩大其实际管辖地区,那么,他也有权扩大他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也门东南部哈里卜省省长就开始同该省东边的卡拉布部族以及他们在遥远的沙卜瓦绿洲的酋长们积极私通密谋。尽管英国在亚丁的代理驻扎官曾在1936年宣称:亚丁保护地虽没有对沙卜瓦行使过管辖权,但“肯定在其范围之内”,可是亚丁政府从未派代表视察过该地。(15)
……1938年夏,也门的伊玛目命令一支沙漠纵队在哈里卜的卫戍镇集结。哈里卜省的前省长贾尔达伊……奉命统率这支约有500人和700头骆驼的部队……。贾尔达伊的士兵主要是要从哈里卜省的阿比迪部族中招募的。……正是通过这些阿比迪族人,贝汉〔在亚丁保护地之内〕的地方长官们得到了关于贾尔达伊计划的精确情报,因为大多数阿比迪族人不喜欢伊玛目的统治。在贾尔达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那些地方长官把这些计划透露给他们的朋友。……拥有那个现代化的沙卜瓦小村一半以上而经常在沙漠东部、北部游牧的卡拉布族人,内部发生分歧,大多数人愿意接受英国为保护政府,赞成参加英格拉姆斯的和平联盟,而余下的一部分人……则主张从汉志—内志的伟大国王伊本·沙特那里寻求保护。究竟有没有请求伊本·沙特给予支持,我无从知道。但不久以后,整个卡拉布部族通过贝汉的地方长官请求英国支持并得到了英国的保证。
6月间,我们的4架旧子爵型飞机从灼热的浅蓝色的天空降落到沙卜瓦。……(16)
贾尔达伊等待着初冬的来临。……他得行军6天才能到达沙卜瓦,他提议在那里造个院子作为基地。……从那里他将同比勒·乌拜德和瓦迪·贾尔丹等部族的许多联盟进行谈判,并向哈迪亚进袭,把从哈达拉毛至也门的全部交通控制在手中,把他的直接统治扩展到奥拉基边界。然后,他将从那里挥师西进,直捣马尔卡的希拉里镇,并从南面切断贝汉。他后来告诉我,贝汉将成为一个处于也门税务员包围之下的孤岛。……他拟攻打的这些部族,没有一个能向英国祈求条约保护,因为所有这些部族都曾经一度受过也门伊玛目的统治。当时的形势充满着各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
将近深秋时节……他未遇抵抗就占领了沙卜瓦……向比勒·乌拜德、卡拉布和贝尼·希拉勒等部族发表了第一个文告,宣布沙卜瓦和整个地区归伊玛目所有。这时正值伊斯兰教斋月的禁食节……袭击和战争暂时停止。……在萨那,年迈的伊玛目准备进行长时间的争论,而贾尔达伊则利用他的地位。由于当时世界上危机接踵而来,贾尔达伊认为伯纳德·赖利爵士(亚丁总督)不会诉诸武力,即使赖利爵士建议动用武力,白厅也不会甘冒使英也协定破裂的风险。(17)
然而在11月底,亚丁政府派出一支由尊敬的A·汉密尔顿上尉率领的部族军队,迫使也门指挥官接受了体面的撤军条件。(18)1939年6月14日,也门外交大臣发表公报,对两天前英国广播公司阿拉伯语广播中一篇沙卜瓦事件的报道提出抗议,接着又在7月1日公布了伊玛目给国王乔治六世的一封抗议信,信中声称沙卜瓦及其周围地区从“创世”以来就属于也门。(19)
第三节 英国与阿拉伯诸小国(1936—1939年)
英国同马斯喀特所订的1891年友好、通商和航运条约在生效12年之后,每年都续订一次。但在1937年秋,苏丹表示希望修改条约,并于1938年春在伦敦正式访问期间同印度事务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会谈。1939年2月5日,他同英国在波斯湾的政治驻扎官签订了一项新的条约。该条约取消了他只可征收5%进口关税的权限(英国仍保留享有最惠国待遇的权利),并修改了英国领事当局的司法权。新条约为期12年,在期满前一年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可以终止。(20)
在1937—1938年期间,泛阿拉伯集团一直在酝酿波斯湾各酋长国的联合。在伊拉克,来自波斯湾地区的学生也在进行扩大独立和民主的宣传。科威特青年运动公开宣布的目标是为科威特获得“作为伟大的阿拉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全部主权和不可侵犯的独立”。1938年7月,这一组织从酋长那里获准以间接选举方式设立了一个立法会议。12月,该会议解散,进行了新的选举以产生一个20人的委员会;当选者有17名是民族主义者,他们于是向酋长呈交了一份宪法草案,其中有一项条款规定“保证”英国利益。酋长向委员会提出了他自己的草案,宣称科威特享有“在英国保护下的独立”,这是1914年11月科威特酋长拒绝效忠于奥斯曼帝国时为英国政府所承认的。(21)立法委员会拒绝了酋长的草案,要求科威特同伊拉克实行联合,而煽动联合的这股风正是从伊拉克吹来的,特别是通过年轻的国王加齐本人的私人电台吹来的。据说在科威特发生了一起未遂的叛乱。酋长的政府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逮捕了立法委员会中的民族主义者成员和另外一些人。包括伊拉克特务头子在内的一些人丧了命。泛阿拉伯报刊和电台,在巴格达的授意下,对民族主义者表示同情。大马士革《入门》报在1939年2月26日写道:
至于外国强加于这个小国的保护,并不能视为真正的保护。不需要很长时间,这一事实将会显露出来,也不需要很长时间,那个承担保护责任的强国将会放弃它对这一保护权的主张,因为一个比它更为强大的国家将会表示不满。如果政治前景变得更加具有威胁性,捷克人的教训对阿拉伯人将是一个明显的警告。那时,阿拉伯人将不得不紧密团结起来,作为对付将要出现的危险的预防措施。
3月8日,英国外交次官宣称,英国政府已向伊拉克政府提出紧急抗议,要求它停止进行反对科威特酋长的广播和报刊宣传运动。由于科威特酋长的有力行动和英国政府的干预,终于制止了混乱。但是,伊拉克当局为了泄愤出气,下令依法没收了科威特酋长在伊拉克的棕榈树林,因为他对该庄园向伊拉克负有纳税义务持有异议。(22)而在巴林这个英国当时在波斯湾地位的战略中心,(23)据报道由于3位知名人士的被捕,从1938年11月5日至7日也爆发了反对英国政治代办的罢工和示威。据说,那些不满分子要求建立一个立法委员会,罢免英国政治代办兼督学,并任命一名伊拉克人担任督学;他们还要求禁止巴林石油公司雇用外国人。(24)同样,在麦什哈特海岸的迪拜小酋长国,据报道于1938年成立的立法委员会也在要求控制国家的预算和酋长的私财,其第一项决议就是解雇政府文职人员中的外国人而代之以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但在1939年4月,大马士革的阿拉伯事务局声称迪拜酋长已卑鄙地杀害了立法委员会中的3名成员及其40名追随者;该委员会的其余成员正在英国政治代办处避难。5月间,3艘英国军舰抛锚停泊在迪拜沿海海面。报道说,迪拜酋长和他的主要对手被水上飞机带到巴林,那里的英国当局试图解决他们的分歧。(25)所有这些地方性的民族主义运动,从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的泛阿拉伯集团那里都至少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这种“遥控”的动机之一,可以设想,就是要扰乱英国,以期转移英国军队对当时怒涛汹涌的巴勒斯坦阿拉伯暴动的镇压。(26)此外,在这个对英国和印度之间空中交通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区,轴心国特务的煽风点火,挑动骚乱,也是不无可能的。(27)
第四节 沙特阿拉伯的国际关系
(1939—1945年)
沙特阿拉伯在1945年3月1日之前一直保持中立,(28)但伊本·沙特本人则在1940年夏,曾不顾几乎所有顾问的劝告,宣布与英国为友,并说他坚信英国是不会战败的。(29)1941年4月伊拉克政变时,他曾与不符合宪法的拉希德·阿里政府所任命的摄政互有电报往来;但是当阿里政府和英国之间的敌对行动爆发后,他就拒绝援助阿里政府,并规劝它同英国议和。(30)其后,沙特政府又同意了英国政府的请求,要求意大利政府从吉达撤出其公使馆,于是意大利公使和公使馆全体人员以及5名意大利平民于1942年2月8日离境。(31)沙特政府还曾拘留了意军在东非溃败时越过红海逃到沙特阿拉伯海岸的800多名意大利人以及25名德国海员。1943年3月20日,据宣布,由于上述这些人员拘留在沙特阿拉伯很使沙特当局为难,英国政府业已作出安排,把他们遣返而同轴心国手中的英国战俘交换。(32)1943年10月3日,英国政府和沙特阿拉伯互换了关于巩固吉达条约(1927年签订)的照会,双方同意条约将以7个阳历年为一期,除非一方于期满前6个月通知对方拟作修改或终止外,期满时均自动延长。(33)
1944年初,沙特阿拉伯和波斯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由于沙特阿拉伯于1943年12月11日处死了一个波斯什叶派的朝圣者,罪名是他公然蔑视朝拜克尔白(34),将携带的粪便扔在那里,企图亵渎圣地和污辱正在巡礼朝拜的人。(35)然而,1944年1月18日波斯外交部根据其他波斯朝圣者提供的证据,说被害者是个年轻人,由于朝拜时炎热难熬而引起呕吐,吐在自己的朝圣服中,并未玷污地面。逊尼派朝圣者控告他携带秽物企图亵渎克尔白,有4个证人出庭向一个沙特阿拉伯法官作证,据此这个年轻人就被当众斩首了。波斯政府在一封抗议信中声称,除非立即赔偿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波斯政府将禁止波斯人前去麦加朝圣。但是,沙特政府当即答称,那人的肇事远非疾病所致,而是16名阴谋亵渎克尔白的偶像崇拜者一帮中的为首分子。波斯政府在第二个照会中拒绝了这种说法,强调指出这一事件在全波斯引起的巨大愤慨,并宣称如沙特政府拒不赔偿,波斯政府将保留重新考虑同沙特政府关系的权利。(36)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后来有所缓和,但在下一年的朝圣期,波斯政府托词交通不便,不准其国民参加朝圣。
第五节 也门的国际关系(1939—1945年)
据说(37),自从1934年沙特阿拉伯—也门战争之后,伊本·沙特曾坚持要求伊玛目遏制意大利影响的发展。但是后来这种影响还是增长了,主要是因为在也门的首都和各省城镇设立了由意大利医生组成的医疗队,而这些医生又都是活跃的法西斯分子;其中有一名还担任了伊玛目的私人医生。1937年9月4日意也1926年友好条约的续订,成为意大利向萨那派出一个耗资浩大、印象深刻的政治使团的机会。(38)此后3年中,在曼德海峡对面仅距40英里的厄立特里亚南部的港口阿萨布日益发展,从而加强了意大利在红海南部的战略地位。(39)1940年8月英属索马里兰陷落之后,亚丁本身的前途看来也岌岌可危了。意大利医疗队在亚丁保护地边境塔伊兹的代表,一名意大利军医,(40)无疑起了收集情报和广事宣传的作用。然而,意大利还没有来得及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取得任何成就时,它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就告土崩瓦解。一些狂热的法西斯分子设法逃到也门,从波斯或沙特阿拉伯逃出的少数几个德国人,也一并到也门来了;尽管如此,也门的伊玛目还是决心不卷入大国之间的冲突,而仅是给予他们“勉勉强强、敷衍了事的庇护”,(41)且在隆美尔的部队遭到决定性失败的时候,就立即下令将他们拘押起来。(42)
第六节 英、美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1939—1945年):财政、石油和空军基地
伊本·沙特建立其王国以来,一直苦于开源乏术,行政开支难以维持,国家处于原始状态的经济的实现现代化,即便是有限的现代化,也无从着手。国家收入主要依靠一年一度的朝圣,(43)1939年前后,政府岁入约为60万金镑。国家所负的外债当时估计为22万金镑,短期内无法偿还。但此时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已同意为1933年的石油开采特许权向沙特政府支付下列款项:
(1)在发现具有商业产量的石油之前(商业产量系指油井完成后经试验连续30天的日产量至少达2 000吨):立即付给贷款3万金镑;18个月以后给予贷款2万金镑;每年缴付租金5 000金镑。
(2)在发现具有商业产量的石油之后:每间隔一年付给两笔贷款,每笔为5万金镑;每产油一吨缴付0.2金镑的矿区使用费;每年提交20万美国加仑汽油和10万美国加仑煤油。
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于1936年由得克萨斯石油公司认购一半股份后改用此名)在履行规定的义务之后,于1939年5月31日又在1933年特许权的地区以西一片地区,取得为期60年的特许权,使总面积达到约44万平方英里。该公司还取得了沙特阿拉伯分别同伊拉克和科威特共有的两个中立区上沙特政府方面的石油开采权。(44)为此,该公司这时承担支付下列款项:
(1)在新享有特许权的地区发现具有商业产量的石油之前:立即付14万金镑;每年缴付租金2万金镑;每年提交120万美国加仑汽油和10万美国加仑煤油。
(2)在新享有特许权的地区发现具有商业产量的石油之后:立即付10万金镑;每年提交汽油的数量增至230万加仑。(45)
战争的爆发在沙特阿拉伯市场引起一片恐慌:黄金和货币回笼,银根紧缩;政府试图固定物价,但未能完全控制食品与日用品价格的上涨,虽然到1939年底情况稍趋正常。战争还减少了朝圣的人数。(46)此外,西阿拉伯石油开发公司未能在汉志发现有开采价值的油层,鉴于战争带来的困难,又在考虑放弃特许权。(47)伊本·沙特虽在1939年订立开采特许权协定时从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得到14万金镑的付款和约为10万金镑按产油量计算的矿区使用费,并在1940年从英国政府得到40万金镑的补助,但他还是面临着财政危机。沙特阿拉伯境内各部族穷困匮乏,对他们的救济总要耗费很大一部分岁入,前一年冬季的一场旱灾更使他们陷于赤贫的境地。而国王本人由于家族庞大,侍从众多,随着石油收入源源而来,其开支的增加也为数不小。1941年需要的资金预计达1 000万美元(平均全国每人约2美元),国王希望从英国获得相等于400万美元的款项,尚有600万美元则要求石油公司支付。后者虽然答应预付300万美元,但是考虑到国际形势,(48)已没有理由再作进一步投资;它们事实上为未来的矿区使用费所预付的总额已达680万美元。因此它们转而求助于美国政府。1941年4月9日,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罗斯福总统的密友詹姆斯·A·莫菲特同总统讨论了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在以后5年内每年预付伊本·沙特600万美元而从石油公司收取大致等值的产品。罗斯福总统在这一问题上“切望能找到某种方式尽些力量”。但是,联邦贷款管理署主任于7月22日报告总统,无论以租借方式或以其他方式援助沙特阿拉伯,似都于法无据,于是经决定,向英国政府提出,他们在中东既有巨大的战略和政治利益,就应继续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援。英国人劝使伊本·沙特采取若干节约行政开支的措施,并在1942年和1943年分别向他进一步提供了价值约300万英镑的补助,其中部分是由中东补给中心提供的食品和其他必需品,部分是金银硬币。由于当时英国本身正在从美国拿取大量根据租借法的援助,所以对伊本·沙特的这些补助也就等于是租借法的一种间接援助方式。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早在1941年就曾声明它“不愿意让英国在这件事上独享名利”,到1942年底,情况“已发展到大不列颠似乎要在沙特阿拉伯政府牢固地树立其财政顾问和后台的地步”。因此,1943年初,石油公司的代表前往华盛顿,“对英国在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势力迅速增长”表示不安,“因为这对战后纯粹是美国的企业的继续经营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49)他们拜会了内政部、海军部和陆军部的部长们,并于2月8日向内政部长(哈罗德·L·伊克斯,兼任战时石油管理署主任)提出一份建议:美国向沙特阿拉伯直接按租借法提供援助,而由石油公司拨出同样价值或超过该价值的石油储备供应美国政府作为报偿,“其价格将大大低于世界市场价格,仅仅是生产成本(包括矿区使用费,如果是石油产品,则再加上加工费)加上一点微小的利润”;他们还表示愿意让政府选择购买“一定桶数的原油或其等值的产品,并可根据世界市场时价以商定的折扣计价”。(50)
2月18日,即在总统同战时石油管理署主任磋商此事之后两天,总统宣布沙特阿拉伯符合直接接受租借法援助的条件。7月间,美国驻吉达的临时代办升格为公使。(51)在此期间,对于美国国内石油蕴藏迅速耗竭的严重忧虑正在表现出来,有些大惊小怪的报道说,美国的石油蕴藏将在短短14年内全部用完,(52)有人因此感到政府必须立即在国外取得石油储备。特别是:
人们相信,近东地区在世界石油布局中的巨大重要性说明英美需要就石油问题签订一项协议。由于英国将会尽力保持它在近东的石油地位,于是也就有些想法认为在同英国谈判一项协议之前,第一步就应拟订行动计划,由美国政府同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有可能的近东国家作出安排,借以改善美国在石油方面对英国所处的地位。(53)
于是,美国总统向伊本·沙特发出了邀请,请他在短期内访问美国,或者至少派他的任何一个儿子访问美国(结果,当年秋天,伊本·沙特的第二个在世的儿子埃米尔费萨尔同他的兄弟哈立德访问了美国)。与此同时,国务卿、陆军部长、海军部长和内政部长于6月26日向总统提出两种选择:或是政府直截了当地取得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的全部股权;或是政府与该公司签订合同,在预计的石油储藏中规定一定百分比的数量,保证政府随时需要随时得到供应,而美国政府则应提供充分的资金以满足沙特政府的需要和开发油田的需要。海军部和战时石油管理署赞成第一项建议:“那里有的是石油,(54)美国可能需要这些石油,而保证一旦需要就能到手的最好办法是政府购买并保卫这些石油。”
经济顾问知道,有些官员切望——这是当然的——将美国的贸易关系扩大到整个中东地区。为此,这些人认为——他们的意见也是确有根据的——政府必须竭尽全力与英国和俄国的势力抗衡。
经济顾问也了解政府内某些人士相信,设法取得这个地区的海、空军基地,或者至少能确保使用这些基地已成为应有的深谋远虑的一着。他们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似乎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个地区的未来对美国具有极其重大的利害关系,美国将会发觉它被迫投入争夺权势的角逐之中;因此,美国应该将自己处于一种地位,使它的意见在发生危机时能更有效力。但是,这种意见却说得非常含糊,吞吞吐吐,没有肯定的态度……
在7月里一个炎热的下午……总统授权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方针。购买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55)股票的建议作为保障未来石油供应最不模棱两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而被选中了。讨论进行得轻松而简短,远远谈不上彻底深入。一种带有稚气的喜悦溢于总统的言表,每当谈及中东地区有关的事情时他总是如此。海军部长和战时石油管理署主任都是得意洋洋,深信不疑,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上没有更简捷的办法可以行之有效,而这个比较长远之计却易于付诸实施。他们的这种说法在讨论中很为得势。国务卿以一种犹豫畏缩的神情表示赞同,然而却又欣然从命,他苦于在各种说法之中求索能够诱导人们和睦相处的妙法,因此精神负担沉重,无法去同那几位念念不忘石油而固执己见的同事们进行争论。(56)
于是一个由哈罗德·L·伊克斯主持的石油储备公司建立起来了,
以便向美国以外的来源购买或以其他方式获取原油储藏,其中包括买进或取得拥有这种储藏的公司的股份……并在美国以外兴建和经营该公司为实现其目的任务所需的炼油厂、输油管、储油柜和其他设施。……(57)
石油储备公司向组成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的两公司提出的第一项建议是,要求取得其全部股权,而将业务经营委托给上述两公司,并保证它们可有足够数量的石油以维持其日常贸易。这一建议遭到拒绝之后,石油储备公司提出购买大部分股份,但也遭到拒绝。石油储备公司乃于1943年9月下旬提出,政府第一步只要取得1/3的股份,以后在提供资金建立新炼油厂和作其他用途的过程中逐步扩大其股权。私股和政府将在董事会中占有相等的席位,这两家石油公司将继续持有商业经营的管理权,不受干扰,但政府在若干政策问题上拥有决定权。
但是,在1943年10月,这两家石油公司通知政府,它们拒绝这一建议,并希望停止作任何进一步的讨论。(58)科德尔·赫尔于是在11月13日的一封信中埋怨伊克斯说,他的石油储备公司的这些活动可能大大削弱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在伊本·沙特心目中的地位,并反对该公司设法帮助英国石油资本进行扩张,(59)“因为这样做势必会阻碍美国企业的发展,危害其所有权,以致造成本国将来对英国的依赖”。(60)从暮春以来,国务院一直在考虑有无可能就中东石油储藏问题同英国达成一项协议。12月2日,赫尔向英国大使建议两国政府开始举行非正式的初步会谈。国务院希望由专家来进行这些讨论,而伊克斯却劝说罗斯福将会谈安排在内阁一级进行,他本人也参加谈判。英国政府表示反对,说鉴于纳粹对西欧的侵略迫在眉睫,此时它不可能派遣内阁的代表前来华盛顿。1944年2月20日,丘吉尔告知罗斯福总统说,某些英国人士担心美国想要剥夺英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61)担心宣布召开级别如此高的石油会议势必在议会引起质问,而他将无法使议会相信这不会涉及财产移交问题(虽然他确信,就美国政府而言,这种猜疑是毫无根据的)。罗斯福注意到丘吉尔所说英国方面的种种疑虑,所以他在2月22日的复信中说,他自己也正在为关于英国想要侵吞沙特阿拉伯石油储藏的谣传而深感不安——诸如此类的疑惧多心和流言飞语表明两国之间迫切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谅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说明内阁级别的会谈是必要的。英国人最后终于同意,并于3月7日宣布这一决定。(62)
这两个盟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关系似乎确实出现了明显的摩擦。英国政府在1943年10月30日曾表示希望同美国协调对中东的政策并在这一地区密切合作,1944年初曾接受美国关于讨论沙特阿拉伯财政问题的建议。另一方面,据称帕特里克·赫尔利将军说过,英国反对美国在沙特阿拉伯发展石油利益,(63)英国大使因此在3月20日向赫尔说明此话纯属讹误。在那月和下月,国务院接连收到报告,说英国正在沙特阿拉伯加紧活动,这些活动被视为对美国利益具有“潜在的歧视性”。美国在吉达的驻节公使小詹姆斯·S·穆斯认为英国公使S·R·乔丹正在过分起劲地采取各种方式排挤美国利益,并正在充分利用英国对伊本·沙特的补助,以贬低美国的声望来抬高英国的威信。(64)4月3日,赫尔报告罗斯福说,英国政府拟在1944年向伊本·沙特提供较美国考虑在同年按租借法向伊本·沙特提供的援助多达五倍左右的补助。这一差额以及英国拟议的补助数额,并不比前几年的数字为大,那时罗斯福总统同意英国由于其巨大的战略和政治利益而应提供这笔财政资助。(65)但这时,科德尔·赫尔在列举了英国公使的所谓种种活动之后写道:
如果听任沙特阿拉伯过分依赖英国,那就始终存在着英国将索取等值石油报酬的危险。为了消除这种危险,兹建议本政府与英国人平均分担对沙特阿拉伯的补助。(66)
英国同意研究这一建议,并向美国谈判人保证,英国决无暗中破坏和歧视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权利的意图。美国政府承认在中东军事上负主要责任的是英国,于是同意英国关于向沙特阿拉伯派遣一个以英国军官为首的英美联合军事代表团的建议,但派往沙特阿拉伯的任何经济或财政代表团均须由美国人率领,“因为美国在这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占优势”。英国反驳说,这一观点出自“对事实的误解”,此类代表团的领导权应该归于派出该代表团时其利益占优势的那个国家。英国表示在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增加而不再主要依赖对英镑集团的联系时,它将愿意重新考虑这一问题。7月26日,赫尔通知英国驻美大使:
本国在中东的官员深信,乔丹毫无疑问正在不遗余力地损害美国政府与国王伊本·沙特的关系,且正在采取其他方式破坏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地位。他们认为我们不能坐视这些活动而不把我们的不满经常向英国政府大声疾呼。(67)
就在这个时间前后,沙特政府吁请英美两国政府协助解决严重的财政困境,它向英美两国描绘了一幅国库空竭、骆驼死亡、车辆损耗以及食品普遍匮乏的黯淡情景。两国政府同意提供同等款额来弥补沙特阿拉伯的亏空,其总额为1 500多万美元(约合380万英镑)。7月12日,赫尔指示驻吉达公使穆斯“与英国公使共同处理所有……有关援助沙特阿拉伯的建议,全心全意同他密切合作,并会同他和沙特阿拉伯政府进行一切接触”;英国政府也向乔丹发出了类似的指示。1944年8月,威廉·埃迪上校接替穆斯担任全权公使。美国国务院继续不断接到报告,说乔丹不愿进行合作,它于是告知英国驻美大使馆:“乔丹先生在沙特阿拉伯继续任职,对美国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乔丹因此于1945年1月被撤换。(68)
与此同时,伊克斯在关于买进阿美石油公司全部股权的计划失败之后,一直在同该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持有科威特石油公司半数股份的美国股东)(69)进行谈判,谋求敷设一条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油田通往地中海东端某处的输油管。敷设这样一条输油管估计将耗资1亿3 000万到1亿6 500万美元,而据计算,用这条输油管将石油输送到地中海的费用仅为用油船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所需运费的一半左右。西欧在1938年从西半球获得所需石油的76.7%,将来打算主要从中东获得供应,以便保存西半球的战略储备。1944年1月24日达成了一项原则性的协议,由美国政府修建和保养这条输油管,石油公司则在25年内偿还这笔费用及其利息。石油公司还承诺保留至少10亿桶的地下原油贮存(1亿3 000万到1亿4 000万吨),并随时准备以这笔贮存供应陆军和海军,按波斯湾市价和美国市价中较低一种价格打七五折计价。石油公司还同意在谈判向外国政府出售其产品之前事先通知国务院和石油储备公司,并同意不将产品销售给国务院认为可能损害美国利益的任何国家的政府或国民。(70)伊克斯希望政府永远将这条输油管持为己有,但赫尔认为它应由石油公司经管并在战争结束时归它们所有。后来,他们取得妥协,输油管由私人经营,所有权问题俟战争结束之后再行考虑。(71)但是,2月5日(星期六)下午,这个临时协议宣布之后,它在美国就立即遭到抨击:
自由派舆论认为,它对帝国主义者来说像一条光辉灿烂的走廊,使人不安,甚至是罪恶的。其他带有孤立主义思想色彩的一批人认为,它是把美国拖进英帝国和苏联在波斯湾地区历史性争斗的一步。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者之中,则引起了焦急不安,他们担心美国对他们的事业的支持可能会用来同石油作交易。
但是,这个方案的命运,并不取决于以上种种对其政治含意的疑虑。它之所以遭到拒绝,主要是因为某些集团的反对,这些集团认为它对于他们的商业地位和前景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事实上整个美国石油工业界都谴责拟议的这一措施是不必要的和不公平的。工业界争辩说,这一措施之所以不必要,是因为美国任何时候可能需要的石油,美国的私营石油工业是能够并且愿意供应的——以美国本身的资源为主,以外国产品为辅。工业界断言,这一措施之所以不公平,是因为它将造成美国政府同美国石油工业界竞争。而更加极端的批评则声称这一措施日后将导致美国政府控制整个石油工业。……
工业界的这一对抗,是由那些在美国国内拥有财产的生产者本身并在其周围组织起来的,但其中也有许多在国外其他国家从事石油生产的美国公司在内。……同英荷和法国资本合股在其他中东国家经营的两大美国石油公司,……认为这个建议是个不公正的打击。这两家美国公司持有股票的伊拉克石油公司,过去有相当一段时间曾为敷设一条从其油田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申请批准所需材料。现在美国政府却打算成为该公司的强大竞争者了。(72)
早在1月21日,两位共和党参议员,其中一人代表阿肯色州(一个次要的产油州),就曾递交了一份决议,要求撤销石油储备公司。政府建造输油管计划公布之后,更引起了种种批评,指责伊克斯“专横独断”的行动,直至3月13日任命一个委员会在美国国内外调查石油资源后,这些批评才有转变。(73)6月14日,这个委员会宣布,政府已向它作出满意的保证,即未经及时通知该委员会,政府决不签订有关输油管或其他外国石油问题的任何协议。因此,委员会一致决定将其公开会议推迟到即将举行的美英两国政府石油会议之后。(74)5月3日,英美专家(英国小组中有英伊(朗)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负责人)已在华盛顿几乎就可能达成合约的所有方面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交换意见的结果表明,两国政府的目的和两国大石油公司的长远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并表明双方都有意互相合作共事,而不是彼此勾心斗角。(75)
7月25日,内阁级会谈开始,以解决为数不多的几个重大分歧点,美国代表团由伊克斯率领,英国代表团由比弗布鲁克勋爵率领。8月8日公布了一项协定,期望举行谈判缔结一项国际协议,所有与国际石油贸易有关的国家都可参加,以便建立一个常设的国际石油理事会。同时,协定还就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规定了下述原则:
1.在服从可能作出的集体安全安排的前提下,应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并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向所有和平国家的国民提供充分的石油供应。
2.开发石油资源的方式,应有利于推动石油蕴藏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3.在尚未取得石油开采特许权的地区,应有均等机会取得勘探和开发权利。
4.尊重有效的石油开采特许权的合约和合法取得的权利。
5.任何一方的政府或国民均不得强行规定不符合本协定宗旨的限制性措施,以免妨碍石油工业的经营。
6.设立一个国际石油委员会,从长估计全世界的石油需要量,并作出建议,如何在各生产国公平分配生产,尽量满足这一需要。该委员会还将分析研究短期的问题,向两国政府提出报告并作出建议。(76)
菲斯评论说:
产生这项协定而进行的会谈显示了要求合作的强烈愿望。怀疑消失了。美国人远不像以往那样认为英国资本在蓄意排挤或损害他们了。英国人也不像以往那样认为美国人想要给他们搞政治麻烦或在石油市场上横行霸道。一个瓜分机会的前景出现了。(77)
然而,美国石油工业界又一次“对协定进行愤怒的攻击”,部分是由于误解了协定的抽象条文,他们从中察觉到一种危险,政府可能把控制扩大到他们在国内的经营,甚至同他们竞争。
工业界……希望在国外经营中得到政府大力的、可靠的支持而又不至屈从政府的意志。据经济顾问的观察,各石油公司一般都愿意对政府的指导作出响应,在不会招致财政损失的情况下都愿意听从非正式的建议,但是一有官方施加限制或强制执行的任何迹象,他们就会很快地跳起来。为了防备这种危险,他们已懂得经常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从协定连篇的废话里,已被嗅到了一种危险——虽不具体化——的味道了。(78)
这项协定作为一个条约草案呈交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后,并未取得多大进展。1945年1月,总统把它撤回,以便同英国政府协商修改。战争结束以前几个月的时间花在伊克斯和工业界之间的谈判。同时,在1944年秋,阿美石油公司表示希望测量一条横贯阿拉伯输油管的路线,这条输油管将由该公司自己承建。1944年10月16日,美国驻吉达公使馆接到指示,如沙特政府询问时,就向它说明,美国政府完全了解该公司的计划,没有反对意见,但仅此而已,没有介入。(79)1945年8月6日,据宣布,已测量了敷设输油管的7条可能路线,输油管在地中海岸的终点位于亚历山大和黎巴嫩的的黎波里之间,组成阿美石油公司的两家公司已设立了另一个公司,即横贯阿拉伯输油管线公司,以持有线路权并于最后修建一条24或26英寸口径的输油管。阿美石油公司并已在1944年9月开始在腊斯塔努腊兴建一座日产5万桶的炼油厂,于1945年10月完工。与此同时,还敷设了一条从达曼油田通到巴林炼油厂的长达34英里的海底输油管,那个炼油厂的生产能力正在不断扩大。当时在达兰还开设了美国副领事馆,那里是阿美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战争结束时约有2 000名美国人。美国陆军部在1944年决定在那里建造一个军用机场。(80)
综上所述,1943年以来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利益之所以会迅速扩大,其原因可归结为担心、嫉妒和正当的雄心壮志三者相结合。(81)美国担心,“美国生活方式”的主要动力——西半球的石油储藏正由于进行战争而消耗殆尽,而英国却在中东囤积其石油储藏。(82)英国捷足先登,在掌握当时中东已知的石油储藏方面占了优势,美国对此垂涎三尺,(83)只是在它好容易才取得英国的勉强同意,在伊拉克(1920—1925年)和在波斯湾的阿拉伯沿岸(1928—1934年)各让给它一片土地之后,这种嫉妒之心方稍有收敛。这些斗争,事过不久,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们是记忆犹新、耿耿于怀的,所以他们在1941—1943年期间担心伊本·沙特这时可能在英国金币的引诱下剥夺他们那些宝贵的石油开采特许权。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当时发生的一起无足轻重的事件却表明了英国对中东石油的独霸——这种独霸从来不是绝对的(84)——正在逐步瓦解的一个象征。这件事就是在20年代一家英国辛迪加由于没有在巴林发现石油而把那里的石油开采特许权转让给美孚石油公司。英国专家由于英国在巴林的失败而对沙特阿拉伯大陆的石油前景产生了怀疑。而在此以后,美国公司在巴林这块小小的油田上却取得了不大不小的成就,这一成就,经过一种“连锁反应”,使美国资本后来在开发沙特阿拉伯油田中独霸天下,结果使英美在中东已查明的油藏中各自拥有的份额完全改观:
1944年
(单位:百万桶)
①伊拉克和卡塔尔的数字中也没有考虑荷兰在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中的份额;见上文,原著第367页注⑤(即本书第543页注③。——译者)。
这种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使人眼花缭乱,前景引人,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与此同时,对共同作战可能耗竭美国国内石油储备的忧虑,又使伊克斯和詹姆斯·贝尔纳斯之流“老吝啬鬼”(85)的倔强本性更其顽固了,他们知道美国在这场争夺世界石油的扑克牌比赛中已经胜券在握,准备迫使英国“老手”摊牌。“老手”纵然经验宏富,也弥补不了命运或复仇女神给他们的一手蹩脚牌。1944年这一年中,这两个盟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关系阴云密布之时,看来已很明显,英国政府是在打一场顽强的后卫战,尽可能保持“英国生活方式”赖以存在的那种经济和政治势力。然而,在这一场世界大战中,英国最后的希望(实际上也是它生存的希望)仰赖于美国提供的物质援助,它的回旋余地是有限的。因而,当英国最终屈服于无情的经济现实时,它所能聊以自慰的想法无疑是,既然只得屈服,那就不愿看到在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由美国以外的大国立足生根而操帝国大业。(86)
(1) 《概览,1936年》,第783—793页。
(2) 《概览,1928年》,第284—288页;《现代东方》,1932年10月,第504—505页。
(3) 此人是1919年金–克兰“土耳其托管地调查委员会”的第二席委员。参阅安东尼厄斯:《阿拉伯的觉醒》,第294—298页;该书是献给克兰的。
(4) 《石油时报:中东石油评论》(Petroleum Times: Review of Middle East Oil),1948年6月,伦敦,以下简称《中东石油评论》,第69页。巴林酋长曾于1914年5月14日承诺,未经印度政府同意,对于来自任何方面关于在巴林境内开采石油的建议将一概不予考虑。一家英国辛迪加自1925年12月2日获得石油开采特许权以来一直在进行试钻,但未见成功。它后来在1928年12月21日授权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继续进行钻探。后者为此成立了一个子公司——巴林石油公司。为了适应英国在巴林的政治地位,该子公司在加拿大按该国法律注册登记为英国公司。然而原来的开采特许权已在1928年12月2日满期。那家英国辛迪加向英国殖民部申请延长一年,它在1928年10月接到通知,延长期限须以下述规定为条件:常务董事和大多数董事须是英国人;特许权所有人应是在英国登记注册过的公司;巴林酋长授予的任何权利和特权,均不得由外国人直接或间接掌握。当美国政府向英国询问关于准许外国人在波斯湾半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取得开采特许权的总的方针政策时,英国外交部于1929年5月30日答称,英国原则上准备同意美国公司参加开采,但以英国对美国资本参加开采的条件和开采公司的国籍以及董事长、董事和将在巴林雇用的人员的国籍感到满意为限;英国政府对提请准予在该地区持有和行使石油开采特许权的每一要求,保留根据其利弊和当时情况加以考虑的权利;因此,英国不能就这方面的政策作总的说明。不过,英国政府建议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与英国殖民部开展谈判。这些谈判终于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印度,外交与政治部:《与印度有关的条约、债务和让与文件汇编》(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 relating to India),C·U·艾奇逊(C.U.Aitchison)编(以下简称艾奇逊),第11卷(德里,印度政府,1933年版),第239页,第16号;美国参议院报告,第10号,第15部分,《国防计划调查。特别委员会关于……计划调查的补充报告。……海外调查小组委员会报告,第一节——石油问题》(Investiga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Program.Additional Repor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investigating the ...Program ...Report of Subcommittee Concerning Investigations Overseas,section I — Petroleum Matters),华盛顿,美国政府印刷局,1944年版,第74—75页(这份报告以下简称《石油问题》);美国国务院:《1929年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29),华盛顿,1944年版,第3卷,第80—82页〕。不久以后,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又附加申请邻近的卡塔尔与麦什哈特阿曼酋长国的开采特许权,但英国在这些酋长国也拥有否决开采特许权的条约权利〔赫伯特·J·利布斯尼:《阿拉伯半岛的国际关系:属地》(Herbert J.Liebesny: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Arabia: The Dependent Areas),华盛顿,转载自《中东杂志》,1947年4月,第1卷,第162页;艾奇逊,第261页,第34—35号〕,对此未予同意。因此,伊拉克石油公司集团后来取得了这些地区的开采特许权——1935年5月取得卡塔尔的开采特许权,1937年取得迪拜、沙迦和阿曼的开采特许权〔参阅雷蒙德·F·米克塞尔与霍利斯·B·切纳里:《阿拉伯石油:美国在中东的赌注》(Raymond F.Mikesell and Hollis B.Chenery:Arabian Oil: America's Stake in the Middle East),查佩尔希尔,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49年版,第50页〕。
(5) K·S·特威切尔:《沙特阿拉伯》(K.S.Twitchell:Saudi Arabia),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7年版,第139—152页;菲尔比:《在阿拉伯的岁月》(Philby:Arabian Days),第290—291页,第295—296页;《阿拉伯五十大庆》,第175—178页。协议全文见《现代东方》,1933年9月号,第476—477页。
(6) 《中东石油评论》,第7页,第73—79页。这里可顺便提一下吉达东北250英里的马哈德达哈卜的一个金矿。该矿是沙特阿拉伯矿业辛迪加经营的,但其中有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股份。沙特政府获得15%的股权和占金属冶炼总产值5%的矿区使用费。此外,10%的股份须由沙特国民和政府认购。1939年开始出口金砂,价值达10万美元。但每吨金砂仅产金7至8英钱而不是原来预计的12英钱,而且冶炼需要的氰化物的供应不久就受到战争的影响(特威切尔,前引书,第156—163页)。
(7) 《中东石油评论》,第87页。那家原先在巴林得到开采权的英国辛迪加,还得到了一项未经签字的在科威特的开采权,并在1927年11月27日授权海湾石油公司进行开采。然而,在这家辛迪加进入该地区之前,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已正式申请在科威特的开采权,但所提条件并不令人满意。海湾石油公司试图议定其开采特许权的努力由于英国殖民部坚持“英国国籍条款”而无结果,因为科威特酋长曾于1913年10月27日承诺除了英国政府指定的以外,他决不向其他任何人授予开采特许权(艾奇逊,第264—265页,第12号)。美国国务院在1931年12月3日曾过问此事,但在1932年3月获悉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对这油田重又感到兴趣。1932年4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宣布,这件事只要科威特酋长同意,英国政府不拟坚持“英国国籍条款”。海湾石油公司在5月26日呈交了开采合同草案,接着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在8月间也呈交了草案。英国政府作为科威特酋长的保护者,便承揽了研究这两个开采草案,就每个草案的利害得失向酋长提出建议的任务。美国国务院因此埋怨“英王陛下政府任意作出决定,美国企业的机会看来要受到阻碍”(美国国务院:《1932年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华盛顿,1947年版,第2卷,第1—29页)。这两家公司的竞争,终于经双方同意以同等股份合伙而告妥协。
(8) 《民族观察家》,1939年1月27日和2月1—2日;《现代东方》,1939年5月,第290页。
(9) 格拉尔德·德戈里:《阿拉伯的不死鸟》(Gerald de Gaury:Arabia Phoenix),伦敦,哈拉普,1946年版,第84—85页;H·圣约翰·菲尔比,1939年6月29日给《曼彻斯特卫报》的信。
(10) 《概览,1936年》,第739—740页;《概览,1937年》,第1卷,第551页。
(11) 也门和厄立特里亚两地的主要港口马萨瓦与荷台达相距仅220英里,曼德海峡两岸的阿萨布与木哈相距仅40英里。
(12) 《文件,1938年》(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第1卷,第144—147页;参阅《概览,1928年》,第307—319页;《概览,1934年》,第308—310页。
(13) 《文件,1934年》(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第455—458页。
(14) 哈罗德·英格拉姆斯:《阿拉伯半岛与诸岛》(Harold Ingrams:Arabia and the Isles),伦敦,默里,1942年版,第243—354页;D·范·德尔·莫伊伦:《从亚丁到哈达拉毛》(D.van der Meulen:Aden to the Hadhramaut),伦敦,默里,1947年版,第237—242页。
(15) H·圣约翰·菲尔比:《谢巴的女儿们》(H.St.J.B.Philby:Sheba's Daughters),伦敦,梅休因,1939年版,第224—238页;贝尔哈文男爵(尊敬的A·汉密尔顿中校):《梅尔基奥尔王国》(The Master of Belhaven:The Kingdom of Melchior),伦敦,默里,1949年版,第109页。
(16) 《现代东方》(1938年7月,第372页,引自《穆克特姆报》,1938年6月8日)提供的日期是上年5月6日;而菲尔比所提供的日期却是1937年5月(前引书,第122—123页)。《现代东方》(1938年3月,第139页,引自《穆克特姆报》,1938年3月9日)曾提到1937年3月6日“在沙卜瓦地区”有一个部族向汉密尔顿上尉投降。
(17) 贝尔哈文:《梅尔基奥尔王国》,第127—128页,第133—134页。
(18) 同上书,第133—150页;《泰晤士报》,1938年11月29日和12月1日;《现代东方》,1938年12月,第678页;D·范·德尔·莫伊伦:《从亚丁到哈达拉毛》,第99—100页。
(19) 抗议信文本见《现代东方》,1939年7月,第396—397页;1939年8月,第453—454页。
(20) 英国外交部:《英王陛下与马斯喀特和阿曼的苏丹的通商航运条约,1939年2月5日订于马斯喀特》(Great Britain,Foreign Office: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between His Majesty and the Sultan of Muscat and Oman,Muscat,February 5,1939),敕令第6037号(伦敦,英王陛下文书局,1939年版);艾奇逊,第310—317页;《泰晤士报》,1939年2月8日。
(21) 艾奇逊,第265—266页,第13号。
(22) 彼德森:《帷幕前后》,第150—151页;《泰晤士报》,1941年4月9日社论;下院辩论,第5辑,第344卷,第2155—2156栏;参阅《现代东方》,1938年,第43页,第92—93页,第243页,第314页,第373页,第448页,第491页,第564页;同上,1939年,第67页,第103页,第164—165页,第224—226页,第291—292页。
(23) 利布斯尼,前引书,第157页。
(24) 《现代东方》,1939年1月,第66页;1939年3月,第164—165页。
(25) 同上书,1938年11月,第623页;1938年12月,第678页;1939年1月,第66页;1939年5月,第291页;1939年7月,第397页。
(26) 参阅恩里科·努因:“英国人在阿拉伯半岛”(Enrico Nunè:“L'Inghilterra nella Penisola Arabica”),同上,1941年5月,第216页,第230—232页。
(27) 关于1932年皇家航空公司的航空线从波斯湾移至海湾的阿拉伯沿岸的背景,参阅《皇家中亚洲学会季刊》,1933年1月,第20卷,第77—87页,第173—178页;H·伯切尔中校:“国际航空线的政治”(Lieut.-Colonel H.Burchall:“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Air Routes”),《国际事务》,1935年1月,第14卷,第92—97页。
(28) 伊本·沙特在正式通知罗斯福他参加同盟国时写道:“我们的这一声明不包括圣地〔麦加与麦地那〕在内。由于那里的圣所〔原文如此〕,我们应该保持完全中立。这样,这一地区才得免于介入战争,也不至于对它宣战,它对于所有当地居民和前来的穆斯林都将是个安全和平的地区。”罗斯福在回信中没有提到这一例外(《国务院公报》,1945年3月4日,第375页)。1925年伊本·沙特将哈希姆王朝逐出汉志时,他的部队曾攻打麦地那,先知的陵墓曾被子弹击中。这一报道在整个穆斯林世界激起了一阵怒潮(《概览,1925年》,第1卷,第306页)。
(29) 特威切尔,前引书,第105页;参阅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结束后会见伊本·沙特之后于1945年2月27日返回伦敦时在下院的讲话:“我有幸接待了这位最杰出的人物……他对我国和我们的共同事业坚定不移,忠贞不渝,我代表大不列颠向他致谢,他的这种忠诚从没有像在当前这样黑暗的岁月和生死关头显得更为光辉灿烂。”(下院辩论,第5辑,第408卷,第1289栏;参阅丘吉尔给伊本·沙特的信,《泰晤士报》,1943年9月25日)
(30) 见上文,原著第71页注②(即本书第105页注②。——译者)。
(31) 1942年2月19日在下院对质询的回答,下院辩论,第5辑,第377卷,第1916栏。
(32) 《泰晤士报》,1943年3月22日。
(33) 英国外交部:《联合王国和沙特阿拉伯关于延长1927年5月20日签订并于1936年10月3日换文修订的吉达条约的换文,麦加/吉达,1943年10月3日》(Great Britain,Foreign Office:Exchange of notes between the U.K.and Saudi Arabia prolonging the Treaty of Jedda of 20 May 1927 as modified by the exchange of notes of 3rd October 1936,Mecca/Jedda,3rd October 1943),敕令第7064号(伦敦,英王陛下文书局,1947年版)。1927年的条约,原来在7年有效期满时,如于6个月前通知对方,即可终止。但双方在1936年10月3日互换照会,同意在未来7个阳历年的期限内放弃这一终止条约的权利,到这次换文时,7个阳历年的期限业已届满。英国政府并曾于1942年4月20日代表科威特酋长与沙特阿拉伯政府缔结一项友好睦邻协定、一项贸易协定和一项引渡罪犯并附有关于走私罪换文的协定。1943年5月1日,双方互换这些协定的批准书〔条约全文分别见敕令第7084号(1947年),7065号(1947年)和6382号(1942年)〕。关于1936年以前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之间的贸易战,参阅《概览,1936年》,第787—788页。
(34) 麦加圣寺内石殿的名称,穆斯林把镶在墙上的一块黑石视为神圣。——译者
(35) 《首府报》(Umm ul-Qurā),麦加,1943年12月17日。
(36) 《纽约时报》,1944年2月4日(开罗电讯);《德黑兰日报》,1944年2月9日。
(37) 见休·斯科特:《在上也门》(Hugh Scott:In the High Yemen),伦敦,默里,1942年版,第137—138页,第230—232页。
(38) 《现代东方》,1937年10月,第531—532页。
(39) “1935年以前,阿萨布港还不过是一个围有单道防波堤的敞开海港。1935年以后,该港一直在进行改建,准备建成一个具有优良的码头、仓库和电动起重机等设备的人造港。一年以前,新港部分建成,并将按计划于今年夏天全部竣工。”(《国际新闻公报》,1940年8月24日,第1073页)
(40) 斯科特,前引书,第96页。
(41) 伦内尔(第122页)补充说,这些人的阴谋活动“似乎是杂乱无章的”,从来不是十分严重的。但可从隆美尔进逼阿拉曼之后在开罗流传的那些大惊小怪的报道中举一个例子,参阅《纽约先驱论坛报》,1942年8月9日。据该报说,在也门约有100名意大利人和20来名德国人,他们绝大多数是东方问题或阿拉伯宣传的专家,备有两架短波地下电台,广播轴心国的宣传,远至埃及和“肥沃新月”,都可以听到。
(42) 《每日邮报》和《每日先驱报》,1943年2月26日。
(43) 据1940年的一项估计,每个朝圣者在沙特阿拉伯花费约15.5金镑的税款、旅费、关税和生活费用,据推测,其中一半以上成为国家收入的净收益。
(44) 这样还有红海沿岸两个地带未包括在内,这两个地带的石油勘探权已于1936年让予(西阿拉伯)石油开发有限公司(伊拉克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这两个地带是:麦加和麦地那周围的圣区以及沙特阿拉伯中部西面的大部分地区,后者由于火成岩的侵入而不可能生产石油。
(45) 全文见《现代东方》,1939年8月号,第479—481页。特威切尔(前引书,第154页)说,日本驻埃及公使在访问利雅得期间,为取得开采特许权而提出的竞争性的付款额(《现代东方》,1939年5月,第290页)高得出奇而诱人。但据另一(未经发表的)消息称,是伊本·沙特有意漫天要价,使日本人无法接受。
(46) 20年代,平均每年朝圣人数约为10万人,其中最高的一年达13万人。但在30年代初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人数急剧下降,并始终未恢复到原来水平(《国外商业周刊》,1943年12月4日,第7—8页)。战争初期的几年中来自海外的朝圣人数如下,除此之外还应加上每年5 000多名通常经由陆路前来朝圣的人:
(47) 该公司确在1943年放弃了特许权。
(48) 意大利的参战使地中海不能通航而只有紧急护航船队行驶。美国和同盟国的联合油船队力有不足,不能将大量石油从波斯湾运往西方;而且,面对着敌军窜犯中东的风险,英国政府已与各石油公司洽定,暂时推迟进一步的开发。关于产量数字,可参阅《中东石油评论》,第7页;米克塞尔和切纳里,前引书,附录2,图表6。
(49) 石油政策部际委员会委员赫伯特·菲斯后来听到了这些焦急不安的详情,评论说:“有人认为美国企业在沙特阿拉伯、巴林和科威特面临的危险有些已经过时,不过是早先打入一个闭关自守地区所作斗争的痕迹而已。经作详细查问,这种忧虑仅不过是杞人之忧。在经济顾问〔菲斯本人〕看来,似乎很少有迹象,甚至毫无迹象可以表明无论是英国政府或是英国石油公司会故意使劲地撵走或严重损害它们的美国对手。看来更有可能的倒是它们一方面会顽强地维护其自身的利益,一方面会感到使自己的活动能够适应新来的美国人乃是上策。”〔《经济顾问所见》(Seen from E.A.),纽约,诺夫,1947年版,第110—111页;参阅第104—112页〕
(50) 本段主要据美国参议院报告第440号,第5部分:《国防计划调查》(Investiga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Program),《国会记录》,1948年4月28日,第4944—4963页(以下简称《国会记录》,1948年4月28日)。
(51) 战争爆发时美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仅有一项于1933年签订的关于互派外交和领事代表、法律保护、通商和航海的临时协定。但随着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蕴藏量的日益明显,两国在1940年2月4日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驻埃及公使被任命兼任驻沙特阿拉伯公使,并于1942年5月在吉达开设公使馆。与此同时,一个美国农业代表团也抵达吉达。
(52) 关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此类似的忧虑,可参阅赫伯特·菲斯:《石油与美国对外政策》(Herbert Feis:Petroleum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食品研究所,商品政策研究,第3号,1944年3月,第3—11页。
(53) 《国会记录》,1948年4月28日,第4961页。
(54) 1944年,德戈尔委员会估计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蕴藏量为中东已查明的蕴藏量的19%,为全世界已查明的蕴藏量的8%〔《中东石油评论》,第4页;关于“已查明的蕴藏量”的技术定义,可参阅《概览,1939—1946年:1939年3月的世界》(Survey for 1939—1946: The World in March 1939),第129页注④〕。
(55) 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于1944年改用这一新的名称(习惯上简称Aramco)。
(56) 菲斯:《经济顾问所见》,第117页,第121—122页;参阅第110—120页。又见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11—1527页。总统的顾问们的头脑中经常考虑的另一件与此类似的事是:英国政府在1914年5月获得英伊(朗)石油公司56%的股份。
(57) 菲斯,前引书,第124页。
(58) “伊克斯部长把这两家石油公司之所以不愿意放弃股权的原因,归诸当时隆美尔已被逐出北非,它们感到自己的石油开采特权已告安全,因而更加有意在我们鼻子上抹灰。……‘他们来到这里……是来放火烧我们的,说这是政府企图接管私营企业,这当然是违背美国传统的。按照他们的说法,也许确实是的。但是,这已经不仅仅是工商企业的问题了。它关系到国家的防务与安全。我觉得如果对于传统如有例外的话,这个问题倒是一个恰当的例外。’”(《国会记录》,1948年4月28日,第4948页)
(59) “在伊克斯鲁莽急躁的领导下,石油储备公司开始推行庞大的计划,使政府不仅插入沙特阿拉伯的油田,并且还插入其他地区的油田。这个公司还制定规划,准备扩大完全由英国拥有的英伊(朗)石油公司的经营,修建一条从英国控制的伊拉克油田通往地中海的新输油管,并在英属印度建造一家炼油厂。”(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20页)
(60) 同上书,第1521页。
(61) 1943年10月15日,战时动员署主任詹姆斯·F·贝尔纳斯向总统呈交的一份备忘录说:“根据租借法,到1943年7月1日为止,我们已给予英帝国价值达4.66亿美元的美国石油产品以及价值达1.2亿美元的来自美国控制的国外储备的石油产品。目前供英国使用的租借法项下的石油支出高达每月6 000万美元。以前曾建议英国用同样的实物偿还我们根据租借法给予英国及其殖民地的石油产品,但这种安排可能严重危及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开采特许权和美国的利益,因为这一安排事实上可能会摧毁沙特阿拉伯石油产品的市场,而我们在这一地区开采特许权项下的业务只有动用储备方能维持。”(《国会记录》,1948年4月28日,第4952页)因此,贝尔纳斯舍此而建议“应敦促英国进行积极的谈判”以使美国能取得英伊(朗)石油公司和拟议中的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的1/3的股份(《纽约时报》,1947年11月4日)。
(62) 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21—1524页;菲斯:《经济顾问所见》,第123—139页。
(63) 帕特里克·赫尔利将军系爱尔兰血统,1943年由总统派往中东执行特别使命。他批评英国在波斯采取对美国利益不友好的政策(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06—1508页)。
(64) 3月31日,穆斯报告国务院说,乔丹已劝使伊本·沙特撤换了几个据认为是亲美的重要官员,并同意任命一名英国经济顾问,还可能任命一名英国石油顾问。穆斯还声称,乔丹未经与他磋商,就已经安排在英军监督下开始修建某些公路,尽管伊本·沙特已同意美军为修建两条军用公路而进行的勘测工作,这两条公路的修建是在1943年12月一个美国军事代表团来访时讨论商定的(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13—1514页)。但实际情况看来如下:(1)伊本·沙特免除纳吉卜·萨勒哈在财政部的职务是因为他办事失当。他胆敢在美国人与英国人之间挑拨离间。(2)伊本·沙特未经任何人授意,要求乔丹向他推荐一位逊尼派的穆斯林担任经济顾问。这事曾请示过印度政府。(3)在经过吉达到利雅得的一段不舒适的旅程之后,乔丹曾向伊本·沙特建议由很小一支印度部队前来修理这段公路,这无害于美国军事代表团关于修建公路的那些更为雄心勃勃的建议。
(65) 以1943年的情况为例:
(*里亚尔为沙特阿拉伯货币单位。——译者)
(66) 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15页。4月12日,即英美两国的石油专家在华盛顿举行试探性讨论之前4天,那里对海军部长在众议院一个小组委员会上的作证大肆宣传。海军部长在证词中谈到了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担心它的地位会由于英国对伊本·沙特的补助而遭到暗中破坏(《泰晤士报》,1944年4月13—14日)。
(67) 同上书,第1516页。
(68) 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16页;《纽约时报》,1944年6月23日,《纽约先驱论坛报》,8月12日(对埃迪的提名和批准);《泰晤士报》,1945年1月18日(英国新公使的任命)。一位地位很高的权威人士评论说:“有相当充分的迹象表明,此时美国人正在玩弄——至少可以这样说——一种非常奇妙的把戏。我很难使自己相信乔丹是无可指责的;但是我不认为他在了解到美国玩弄诡计的程度之前就采取敌视态度。当然,这些诡计与其说是政治性的,倒不如说是商业性的。”参阅上文,原著第191—192页。
(69) 作为一种战时措施,科威特油田的工作在1942年全部停顿,探井也被堵塞起来。油田的工作直到1945年10月才恢复,那时美国专家德戈尔估计科威特的石油蕴藏量占中东蕴藏量的1/3,占全世界蕴藏量的1/7(《中东石油评论》,第4页)。科威特油田的生产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开始。
(70) 《国会记录》,1944年2月9日,第1466—1468页;菲斯:《经济顾问所见》,第140—151页。
(71) 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22页。
(72) 菲斯:《经济顾问所见》,第152—153页;参阅弗兰克·赫德尔:“石油供应”,《社论研究报告》(Frank P.Huddle:“Oil Supply”,Editorial Research Reports),第10号(1944年3月9日),第184页。伊拉克石油公司1934年修建的通往海法和的黎波里的输油管口径主要是12英寸的,现拟改为16英寸的(《中东石油评论》,第67—68页)。
(73) 《国会记录》,1944年1月21日,第496页;1944年2月9日,第1466—1471页;1944年3月13日,第2489页。《幸福》月刊(1944年6月,第123—128页,第273—280页)刊登了一篇带有浪漫色彩的文章,题为“伊克斯先生的天方夜谭”(“Mr.Ickes' Arabian Nights”)。文章问道:“首先,是什么东西将伊克斯先生拖入这一计划的?”文章自己回答道:“他想报答各石油公司在战争期间他所赞不绝口的出色工作。与此同时,他作为改革者的一面,又把石油公司诱进政府控制的陷阱而兴高采烈。但事情又仅仅是这样吗?一个密切注意伊克斯先生在这场交易中思维发展过程的人深信不疑的是,这位部长在策划一个伏击之中的伏击。……他具有美国中西部的人对英国人那种根深蒂固的怀疑,他对英国在中东的石油统治心怀鬼胎,倒不仅是因为——按照他的讲法——这是一种垄断,而是因为这是英国的垄断。‘他以为他在打击英国石油公司。建立一个托拉斯来并吞一个托拉斯的这种想法把他弄糊涂了。’”(第273页)
(74) 《纽约时报》,1944年6月15日。
(75) 菲斯:《经济顾问所见》,第157—158页。
(76) 全文见英国外交部:《美利坚合众国与联合王国之间的石油协定,1944年8月8日于华盛顿》(Great Britain,Foreign Office:Agreement on Petroleum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ted Kingdom,Washington,8 August,1944),敕令第6555号(伦敦,英王陛下文书局,1944年);参阅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24—1526页。
(77) 菲斯:《经济顾问所见》,第162页。
(78) 同上书,第166页。
(79) 菲斯:《经济顾问所见》,第164—170页。
(80) 这一决定受到英国人的相当大的反对,其理由是兴建这一机场在军事上并无必要。英国推测美国的民航界正在战时军事需要的借口下计划在达兰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民航基地,从而对皇家航空公司战前建立的航线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后来的事态发展终于证明英国的预测是正确的〔参阅《国会记录》,1948年4月28日,第4950页;乔治·A·布劳内尔:“美国民航在中东”(George A.Brownell:“American Aviation in the Middle East”),《中东杂志》,1947年10月,第1卷,第409—410页〕。
(81) 参阅威廉·赖策尔:《地中海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William Reitzel:The Mediterranean:Its Role in America's Foreign Policy),纽约,哈考特,布雷斯,1948年版,第54—55页注。
(82) 这是5位美国参议员的怨言之一,这5个人在1943年秋作了一次快速的环球旅行(参阅《纽约先驱论坛报》,1943年9月30日;关于总统对这一指责的反驳,见《纽约时报》,1943年10月6日)。
(83) 1936年已查明石油储藏的份额(单位:百万桶):
(据《中东石油评论》,第4页。英国在伊拉克的数字中没有考虑荷兰在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中的份额,因该公司是由英国控制的。)
(84) 我们刚才看到,他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对美国资本曾作过不小的让步,这和他们在1914年同德国资本订立分享土耳其石油公司股权协定的情况是一样的〔参阅爱德华·米德·厄尔:“土耳其石油公司:油滑外交的研究”,《政治学季刊》(Edward Mead Earle:“The Turkish Petroleum Company:A Study in Oleaginous Diplomac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24年6月,第39卷,第265—279页〕。
(85) “伊克斯先生的天方夜谭”,《幸福》月刊,1944年6月,第273页。
(86) 历史的嘲弄使我们注意到,英国的国际法学家对德国人在1898年越来越关心奥斯曼帝国这一事实开始是抱欢迎态度的。当时,对英国在中东的利益的挑战,看来主要仍旧来自俄国〔见爱德华·米德·厄尔:《土耳其与列强及巴格达铁路》(Edward Mead Earle:Turkey,the Great Powers,and the Baghdad Railway),纽约,麦克米伦,1923年版,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