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是国内外社会对护士的爱称,是非常光荣的、非常受人尊敬的称号。在医院内,大夫诊了病,开了药方;但是真正同病人直接打交道的却是这些天使们。她们所处的地位是关键,是枢纽。病人的直接感受,是从她们身上得到的。
病人有病人的特殊心理,病人与病人之间,这种心理是千差万别的。临危的病人同患点小病的病人,心理当然绝对不同。但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则完全一样,这就是体贴、温柔、同情、理解。精神变物质,做到或做不到这几件事,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影响,关系极大。
但是,“天使”也有不同的相。我一生两次住进医院,就看到了天使们的两面相。
二十六七年以前,“十年浩劫”虽高潮已过,但仍是乍暖还寒,并没有宣布结束。我被诬陷头上戴上的那许多顶可怕的政治帽子,仍然似有似无,“山在虚无缥缈间”。住进医院,遭到白眼,怪不得别人。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个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这些都是极有权势的人物,谁也惹不起的。“天使”们属于第一类,更见其权势之煊赫。我当时是一个“半不可接触者”,受到歧视,理属应当。我看到其他同一病房中的“囚徒”们所受的待遇,同我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总之,我第一次见到的“天使”们的相,是鬼子母相。
今天,我又住进了医院。不是真病,不能称为“卧病医院”,我杜撰了一个新词儿,叫“‘立’病医院”。现在,天日重明,阴霾尽逝。我乍离地狱,便登天堂。上一次是在地狱里同天使们会面的,这一次是在天堂里,回忆前尘,真恍如隔世矣。
我一走进病房,刘护士长就进来慰问,天使小文(燕)就笑容可掬,对我说了一句:“既来之,则安之!”我大吃一惊,觉得她可真是摸透了病人的心理。这一句话带给了我无量的安慰,顿使我有回到家中之感。刚才还有点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松弛了下来。在动切除白内障手术之前和之后,这些天使们遵照医嘱,按时量体温,测脉搏,送丸药,细致认真,一丝不苟,而且都面带自然的不是装出来的微笑,像丝丝春风,吹拂着、安慰着病人的心,使我这个性子特别急躁的人,也能够安下心来。但是,我仍有“越轨”行为。动手术的第二天,我一感到大放光明,便忘乎所以,提笔写了一篇《在病房中》,约三千字。这事大概被细心的天使们看到了而且报告了大夫。于是,在当天晚上,又是那一位小文,走进病房,向我郑重宣读“医嘱”,大意是希望我能够同大夫配合,把眼睛治好,万不能操之过急,致使前功尽弃。语气委婉,我心服口服,虔诚忏悔,立即变成了一个“乖孩子”,两天没有摸笔。
总之,我这一次见到的“天使”们的相,是观音菩萨相。她们第一次的相是“假相”,是时势逼成的,这一次才是“真相”。
我在这里为普天下的“白衣天使”们祝福!
199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