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释

    [1] 梵文注:iha=bhūsvarga,人间天堂。注 释 - 图1

    [2] 参阅本译作第一篇注〔176〕。注 释 - 图2

    [3] 梵文Jaya。注 释 - 图3

    [4] 梵文Śatahradā。注 释 - 图4

    [5] 指罗什曼那。注 释 - 图5

    [6] 梵文Tumburu。注 释 - 图6

    [7] 指因陀罗。注 释 - 图7

    [8] 梵文Śacī,因陀罗的老婆。注 释 - 图8

    [9] 指大梵天。注 释 - 图9

    [10] 五种火焰指东、西、南、北四方的火,再加上天空里的太阳。注 释 - 图10

    [11] 这一段讲到苦行的情况。汉译佛典中有许多类似的描绘,比如,《普曜经》卷第五,《六年勤苦行品第十五》;《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七,《苦行品第十七》;《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四,《精进苦行品第二十九上》;等等。注 释 - 图11

    [12] 指罗摩。注 释 - 图12

    [13] 乔达磨是舍罗婆注 释 - 图13 所属氏族(gotra)的名称。注 释 - 图14

    [14] 梵文Daṇḍaka,意思是“杖”和“惩罚”。这里隐含着“惩罚”的意思。注 释 - 图15

    [15] 指刹帝利。注 释 - 图16

    [16] 指罗刹。注 释 - 图17

    [17] 梵文Dharmabhṛta。注 释 - 图18

    [18] 梵文Pañcāpsara。注 释 - 图19

    [19] 梵文Māṇḍakarṇi。注 释 - 图20

    [20] 梵文pippalī,《翻译名义大集》,5794,作“荜拨”。注 释 - 图21

    [21] 参阅本译作第二篇注〔68〕。注 释 - 图22

    [22] 梵文Mṛtyu,意思是“死神”。注 释 - 图23

    [23] 梵文Vātāpi。注 释 - 图24

    [24] 梵文Ilvala。他同婆陀毗的故事也见于《摩诃婆罗多》中。注 释 - 图25

    [25] 指婆陀毗。注 释 - 图26

    [26] 指伊婆罗。注 释 - 图27

    [27] 梵文panasa。注 释 - 图28

    [28] 梵文tāla,一种棕榈。注 释 - 图29

    [29] 梵文timiśa。注 释 - 图30

    [30] 梵文vañjula。注 释 - 图31

    [31] 梵文dhava。注 释 - 图32

    [32] 梵文Ciribilva,学名Pongamia glabra Vent。注 释 - 图33

    [33] 梵文madhūka。注 释 - 图34

    [34] 梵文bilva。注 释 - 图35

    [35] 梵文tinduka。注 释 - 图36

    [36] 文字游戏。阿竭多,梵文是Agastya,这个字被分解为aga(山)和asti(投掷者),说他能够投掷大山。注 释 - 图37

    [37] 参阅上面3.10.52。注 释 - 图38

    [38] 梵文rajanīcara,指的是罗刹。注 释 - 图39

    [39] 梵文pataga,金翅鸟。注 释 - 图40

    [40] 梵文Bhaga,神名,阿底提耶之一,掌管财富,管理爱情与婚姻,是黎明之神的兄弟。注 释 - 图41

    [41] 参阅本译作第二篇注〔276〕。注 释 - 图42

    [42] 梵文Vidhātṛ,大梵天的别名,一说大梵天的儿子。此外,毗湿奴和湿婆都有这个称号。命运之神也叫Vidhātrṛ。注 释 - 图43

    [43] 梵文Brahmadatta。注 释 - 图44

    [44] 梵文Arundhatī,达磨的老婆。注 释 - 图45

    [45] 梵文Godāvarī。注 释 - 图46

    [46] 梵文Prajāpati,意思是“生主”。注 释 - 图47

    [47] 梵文Kardama。注 释 - 图48

    [48] 梵文Vikṛta。注 释 - 图49

    [49] 梵文Seṣa。注 释 - 图50

    [50] 梵文Saṃśraya。注 释 - 图51

    [51] 梵文Bahuputra。注 释 - 图52

    [52] 梵文Sthāṇu。注 释 - 图53

    [53] 梵文Kratu。注 释 - 图54

    [54] 梵文Pulastya。注 释 - 图55

    [55] 梵文Aṇgira。注 释 - 图56

    [56] 梵文Praceta。注 释 - 图57

    [57] 梵文Pualaha。注 释 - 图58

    [58] 参阅本译作1.20.15。注 释 - 图59

    [59] 参阅本译作1.69.18。注 释 - 图60

    [60] 参阅本译作1.37.4。注 释 - 图61

    [61] 参阅本译作1.17.7。注 释 - 图62

    [62] 参阅本译作1.44.14,注〔359〕。注 释 - 图63

    [63] 梵文Danu。注 释 - 图64

    [64] 梵文Kālakā,意思是母乌鸦。注 释 - 图65

    [65] 梵文Tāmrā。注 释 - 图66

    [66] 梵文Krodhavaśā。注 释 - 图67

    [67] 梵文Manu,这里是阴性。注 释 - 图68

    [68] 梵文Analā。注 释 - 图69

    [69] 梵文Vasu,参阅本译作1.31.1。注 释 - 图70

    [70] 参阅本译作1.34.19。注 释 - 图71

    [71] 参阅本译作1.21.7。注 释 - 图72

    [72] 梵文Aśvagrīva。注 释 - 图73

    [73] 梵文Naraka。注 释 - 图74

    [74] 梵文Kālaka。注 释 - 图75

    [75] 梵文Bhāsī。注 释 - 图76

    [76] 梵文śyenī。注 释 - 图77

    [77] 梵文Dhṛtarāṣṭrī。注 释 - 图78

    [78] 梵文Śukī,苏吉。注 释 - 图79

    [79] 梵文Ulūka,优鲁迦。注 释 - 图80

    [80] 梵文Bhāsa。注 释 - 图81

    [81] 梵文Śyena。注 释 - 图82

    [82] 梵文Gṛdhra。注 释 - 图83

    [83] 梵文Kalahaṃsa。注 释 - 图84

    [84] 梵文Cakravāka。注 释 - 图85

    [85] 梵文Natā。注 释 - 图86

    [86] 梵文Vinatā。注 释 - 图87

    [87] 梵文Mṛgī。注 释 - 图88

    [88] 梵文Mṛgamandā。注 释 - 图89

    [89] 梵文Harī。注 释 - 图90

    [90] 梵文Bhadramadā。注 释 - 图91

    [91] 梵文Mātaṇgī。注 释 - 图92

    [92] 梵文Śārdūlī,意思是“母老虎”。注 释 - 图93

    [93] 梵文Śvetā。注 释 - 图94

    [94] 梵文Surabhī。注 释 - 图95

    [95] 梵文Surasā。注 释 - 图96

    [96] 梵文Kadrukā。注 释 - 图97

    [97] 梵文sṛmara,一种鹿的名称。注 释 - 图98

    [98] 梵文Irāvatī。注 释 - 图99

    [99] 梵文Airāvata。注 释 - 图100

    [100] 梵文Śvetākṣa。注 释 - 图101

    [101] 梵文Gandharvī。注 释 - 图102

    [102] 梵文Aruṇa。注 释 - 图103

    [103] 参阅本译作1.1.57。注 释 - 图104

    [104] 参阅本译作1.1.42。注 释 - 图105

    [105] 梵文tamāla。注 释 - 图106

    [106] 梵文kharjūra。注 释 - 图107

    [107] 梵文nīvāra。注 释 - 图108

    [108] 梵文cūta,一种芒果树。注 释 - 图109

    [109] 梵文Campaka。注 释 - 图110

    [110] 梵文ketaka,参阅本译作2.88.6。注 释 - 图111

    [111] 梵文syandana。注 释 - 图112

    [112] 梵文lakuca。注 释 - 图113

    [113] 指阇吒优私。注 释 - 图114

    [114] 指罗摩。注 释 - 图115

    [115] 梵文Āgrayaṇa,一种祭典的名称,在阿耆尼湿头摩祭中的第一个苏摩祭。参阅本译作第一篇注〔168〕。注 释 - 图116

    [116] 就是中国的阎王爷。他被认为是八大天王之一,他负责保卫南方。注 释 - 图117

    [117] 指吉迦伊。注 释 - 图118

    [118] 指吉迦伊。注 释 - 图119

    [119] 梵文Rudra,即湿婆。注 释 - 图120

    [120] 指波哩婆提(Parvatī)。注 释 - 图121

    [121] 梵文Nandi,湿婆的侍者。注 释 - 图122

    [122] 梵文Citrā,二十八宿的角。注 释 - 图123

    [123] 参阅本译作1.1.36,注〔45〕。注 释 - 图124

    [124] 参阅本译作1.3.26。注 释 - 图125

    [125] 梵文Sumeru,印度神话中的神山,中国所谓须弥山。参阅本译作2.35.21。注 释 - 图126

    [126] 参阅本译作1.1.24。注 释 - 图127

    [127] 梵文Pāka,一个底提耶的名字,为因陀罗所杀。注 释 - 图128

    [128] 参阅本译作1.26.16。注 释 - 图129

    [129] 梵文jīmūta,一种植物名。注 释 - 图130

    [130] 梵文sārikā,一种乌鸦。注 释 - 图131

    [131] 梵文Śyenagāmin。注 释 - 图132

    [132] 梵文Pṛthugrīva。注 释 - 图133

    [133] 梵文Yajñaśatru。注 释 - 图134

    [134] 梵文Vihaṃgama。注 释 - 图135

    [135] 梵文Durjaya。注 释 - 图136

    [136] 梵文Karavīrākṣa。注 释 - 图137

    [137] 梵文Paruṣa。注 释 - 图138

    [138] 梵文Kālakārmuka。注 释 - 图139

    [139] 梵文Meghamālin。注 释 - 图140

    [140] 梵文Mahāmālin。注 释 - 图141

    [141] 梵文Sarpāsya。注 释 - 图142

    [142] 梵文Rudhirāśana。注 释 - 图143

    [143] 梵文Mahākapāla。注 释 - 图144

    [144] 梵文Sthūlākṣa。注 释 - 图145

    [145] 梵文Pramāthin。注 释 - 图146

    [146] 精校本作Viveṣṭante,一些本子作Viceṣṭante,似较佳。√viṣṭ的意思是“裹起来”,√ceṣṭ的意思是“跳动”。注 释 - 图147

    [147] 梵文Dakṣa。注 释 - 图148

    [148] 湿婆。注 释 - 图149

    [149] 梵文Nālīka。注 释 - 图150

    [150] 梵文Nārāca。注 释 - 图151

    [151] 梵文Vikarṇin。注 释 - 图152

    [152] 参阅本译作1.34.19。注 释 - 图153

    [153] 都是树名。注 释 - 图154

    [154] 梵文Namuci,魔名,为天帝释和阿湿波所杀,最早见于《梨俱吠陀》。注 释 - 图155

    [155] 指阿竭多。注 释 - 图156

    [156] 梵文triveṇu,战车的一部分。有人解释说是插着三杆旗的地方。注 释 - 图157

    [157] 这一颂解释有分歧。我在这里是根据精校本的注翻译的。注 释 - 图158

    [158] 旧本作rājñā,精校本作rājā。我认为旧本比较正确,译文从旧本。注 释 - 图159

    [159] 梵文Andhaka,一个阿修罗的名字,迦叶波与底提之子,为湿婆所杀。注 释 - 图160

    [160] 梵文Bala,一个恶魔的名字,被因陀罗所杀。注 释 - 图161

    [161] 因陀罗用水中泡沫杀死了恶魔那牟质。这个故事初见于《梨俱吠陀》。注 释 - 图162

    [162] 修罗即神仙。注 释 - 图163

    [163] 梵文Takṣaka,义为“木匠”,指天上的将作大匠。注 释 - 图164

    [164] 梵文Naliṇī,梵文注:财神爷俱毗罗的荷池。注 释 - 图165

    [165] 梵文Nanda,神仙的乐园,特别指天帝因陀罗的乐园。一般作Nandana。注 释 - 图166

    [166] 梵文Caitraratha,财神爷俱毗罗的园林,乾闼婆质多罗罗陀(Citraratha)养护它,故名。注 释 - 图167

    [167] 这是大梵天赐给罗波那的恩惠。本颂中有一个字,精校本作saṇāme,疑有误。旧本作saṇgrāme(在战斗中),是正确的。注 释 - 图168

    [168] 原文作muhūrta。注 释 - 图169

    [169] 参阅1.26.16。注 释 - 图170

    [170] 梵文Āḍhaki,一种豆类,学名是Cajanus Iudicus Spring。注 释 - 图171

    [171] 梵文Āja。注 释 - 图172

    [172] 梵文Māṣa,一群仙人的名称。注 释 - 图173

    [173] 梵文Vālakhilya,一群仙人的名称,据说只有拇指那样大。注 释 - 图174

    [174] 梵文Marīcipa,一群仙人名。注 释 - 图175

    [175] 梵文agaru。注 释 - 图176

    [176] 梵文takkola,学名Pimenta acris。注 释 - 图177

    [177] 梵文Dhūmra。注 释 - 图178

    [178] 指罗波那。注 释 - 图179

    [179] 梵文Subhadra。注 释 - 图180

    [180] 罗波那的弟弟。参阅本译作1.1.66。注 释 - 图181

    [181] 罗摩,梵文是Rāma,以ra起头。ratna(珍宝)和ratha(车子)都是以ra起头。他一看到这些字,就想起罗摩,极言他对罗摩之恐惧。中国俗话说:“被蛇咬了,见到草绳也害怕”,就是这个意思。注 释 - 图182

    [182] 梵文rūpa。注 释 - 图183

    [183] 这就是所谓人生三要(trivarga或trigaṇa)。注 释 - 图184

    [184] 梵文Aśoka。注 释 - 图185

    [185] 梵文sṛmara。注 释 - 图186

    [186] 参阅上面注〔165〕。注 释 - 图187

    [187] 参阅上面注〔166〕。注 释 - 图188

    [188] 梵文kādalī,一种鹿的皮。注 释 - 图189

    [189] 梵文priyakī,一种鹿的皮。注 释 - 图190

    [190] 梵文praveṇī,一种彩色毛布。注 释 - 图191

    [191] 关于婆陀毗的故事,参阅3.10.53等等。注 释 - 图192

    [192] 海市蜃楼之类,见《摩诃婆罗多》。注 释 - 图193

    [193] 梵文citrā,星座名。注 释 - 图194

    [194] 梵文Hrī,毗湿奴的老婆。注 释 - 图195

    [195] 梵文Śrī,福禄天女。注 释 - 图196

    [196] 梵文Kīrti,荣誉女神,达刹之女,达磨之妻。注 释 - 图197

    [197] 梵文Bhūti,女神名。注 释 - 图198

    [198] 梵文Rati,爱俗女神。注 释 - 图199

    [199] 印度古代迷信说,看到金子树,是死亡的朕兆。注 释 - 图200

    [200] 关于优哩婆湿与国王补卢罗婆娑的故事,可参阅迦梨陀娑的剧本《优哩婆湿》。注 释 - 图201

    [201] 参阅本译作1.1.24,第一篇注〔29〕,还有本译作3.44.5。注 释 - 图202

    [202] 梵文karṇikāra。注 释 - 图203

    [203] 梵文Mālyavat,大山名。注 释 - 图204

    [204] 梵文Prasravaṇa。注 释 - 图205

    [205] 参阅本译作1.23.17。注 释 - 图206

    [206] 指大梵天应群神之请,请大神毗湿奴化身为罗摩,下降尘世,灭魔除害。注 释 - 图207

    [207] 婆楼那原来并非海神,后来逐渐变成了这种神。“婆楼那的宫廷”即指大海。注 释 - 图208

    [208] 梵文Maya与Māyā。据印度神话,莫耶是底提耶的巧匠,又精通幻术、天文与军事。群魔的三城就是他修建的。他在阿修罗中的地位,与将作大神在群神中的地位相似。摩耶是莫耶的幻影。注 释 - 图209

    [209] 指大梵天赐给他的恩惠:天神等等都杀不死他。只有凡人能把他杀死。注 释 - 图210

    [210] 指水晶,同现在的玻璃不同。注 释 - 图211

    [211] 梵文Prāpnuyāvahe,这个字形式很怪,应为prāpnuyāva。注 释 - 图212

    [212] 梵文Bilva,参阅本译作第一篇注〔155〕。注 释 - 图213

    [213] 梵文Arjuna,树名,参阅本译作第一篇注〔531〕。注 释 - 图214

    [214] 梵文Kakubha,参阅本译作第一篇注〔222〕。注 释 - 图215

    [215] 梵文Jambu。注 释 - 图216

    [216] 梵文Campaka,参阅上面注〔109〕。注 释 - 图217

    [217] 梵文Bali,参阅本译作1.28.3。注 释 - 图218

    [218] 关于那护沙和耶夜底的故事,参阅本译作1.69.29—30。注 释 - 图219

    [219] 梵文Bṛhaspati,参阅本译作2.22.4。注 释 - 图220

    [220] 梵文uśira。注 释 - 图221

    [221] 梵文Viśravas,仙人名,补罗私底耶之子,财神爷、罗波那、维毗沙那和鸠槃羯叻拿之父。参阅本译作1.19.17。注 释 - 图222

    [222] 梵文Krauñca。注 释 - 图223

    [223] 梵文Vañculaka。注 释 - 图224

    [224] 梵文Kabandha,意思是没有脑袋的躯干,参阅本译作1.1.45,第一篇注〔53〕和3.65.15。注 释 - 图225

    [225] 参阅本译作1.18.16。注 释 - 图226

    [226] 梵文Sthūlaśiras。注 释 - 图227

    [227] 梵文Danu,这里是阴性,指的是母亲。注 释 - 图228

    [228] 梵文Danu,这里是阳性,指的是儿子。注 释 - 图229

    [229] 六种手段是:一、和平;二、战争;三、军事远征;四、驻扎;五、在敌人中制造分裂;六、寻求庇护。注 释 - 图230

    [230] 梵文Ṛṣyamūka,精校本注释说,应读为Ṛśyamūka,本译作1.3.15也应如此读。《圣彼得堡梵语大辞典》指出 Ṛṣya这个写法后出。注 释 - 图231

    [231] 梵文Ṛkṣarajas。注 释 - 图232

    [232] 以上这些树名,屡见于本译作,这里不再一一注明。注 释 - 图233

    [233] 梵文plava,一种水鸟。注 释 - 图234

    [234] 梵文kurara,鹗。注 释 - 图235

    [235] 梵文rohita,一种鱼名。rohita,意思是“红”,这种鱼颜色可能是红的。注 释 - 图236

    [236] 梵文vakratuṇḍa,意思是“有钩嘴的”。注 释 - 图237

    [237] 梵文Mataṇga。注 释 - 图238

    [238] 梵文Śabarī,参阅本译作1.1.46,第一篇注〔54〕。注 释 - 图239

    [239] 梵文Pratyaksthalī。注 释 - 图240

    [240] 梵文kīcaka。注 释 - 图241

    [241] 梵文mataṇgasaras。注 释 - 图242

    [242] 梵文puṃnāga。注 释 - 图243

    [243] 梵文bakula。注 释 - 图244

    [244] 梵文uddāla。注 释 - 图245

    [245] 梵文bījapūra。注 释 - 图246

    [246] 梵文karavīra。注 释 - 图247

    [247] 梵文mālatī。注 释 - 图248

    [248] 梵文kunda,白茉莉花。注 释 - 图249

    [249] 梵文bhaṇḍīra。注 释 - 图250

    [250] 梵文nicula。注 释 - 图251

    [251] 参阅上面注〔110〕。注 释 - 图252

    [252] 梵文atimuktaka。注 释 - 图253

    本篇附记

    《罗摩衍那》的中译文已经有两篇在排印中,第一篇估计不久就可以出版。在校完第三篇的译稿的时候,忽然想到要说几句话。

    首先是关于注释的问题。我原来自己曾规定过一条戒律:只要已经注释过的就不再注释。我没有想到,对一部小书,这样做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但是像《罗摩衍那》这样一部二百多万字、分七册出版的巨著,实行起来可真有些困难,而且对读者也不方便。于是在注释的过程中,我就把戒律修改了一下:常见的词语和典故,容易记住的,我尽量避免重复。有一些不常见的,我就有意重复一下,用以免除读者翻检之劳。并不完全是因为我注到后面竟忘记了前面。

    其次,我想感谢一些同志的帮助。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我已经讲到,这一部史诗并不是成于一时一地,而是源远流长,版本很多。因此,尽管大体上说起来,文字并不繁难;但是在个别地方,也难免有一些隐晦之处,了解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这就需要参照印度其他语言的译本,比如印地语。在这方面我得到了刘安武、刘国柟、徐晓阳等同志,还有其他一些同志的帮助。谨记于此,以志心感。还有李铮同志,他帮我校阅译稿,查检一些资料,付出了很大劳动。原来我把译稿抄完后,必须自己再仔细过目,把其中一些笔误或遗漏之处,一一加以改正。现在有了他的协助,我把译稿一抄完就交给他。他工作细致,认真负责。以前需要我自己做的工作,现在统统由他担任,而且我完全可以放心。在这望七之年,觉得时间空前的宝贵,我能腾出手来,做一些别的工作,自己心里得到很大的安慰。对于别人,也许不无好处。因此,我在这里也要向李铮同志表示感谢。

    现在80年代已经来到人间。对全中国来说,对全世界来说,未来的十年都是关键性的十年,而且是充满了希望的十年。对我自己来说,更是如此。今天是元旦,正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候。我仿佛正在从一个新的起点上迈步前进。凝望未来的十年,心里激动万端。我活了六十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自己的不足,这样迫切要求学习,这样想多做工作,这样珍惜时间。我恨不能每天能有48小时,不吃不睡,把自己想学的东西学到,想写的东西写出。这当然只是幻想。增时无术,延寿有方。我只能在这每个人平均分配到的24小时以内,努力工作,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毫无补益。但愿在80年代结束的时候,我自己能做出一点对人民更有益的工作。刘梦得有两句诗:“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唐朝的牡丹可能是这样的。但是我相信,今天的牡丹不会这样了,它们也会为老人开放的。

    1980年元旦